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878199)

作品数:5 被引量:177H指数:5
相关作者:王海云谢礼立胡进军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哈尔滨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天文地球

主题

  • 5篇地震
  • 4篇地震动
  • 3篇汶川地震
  • 2篇谱比法
  • 1篇地形
  • 1篇地形效应
  • 1篇地震动场
  • 1篇断层
  • 1篇多普勒
  • 1篇多普勒效应
  • 1篇玉树地震
  • 1篇台阵
  • 1篇土层
  • 1篇渭河盆地
  • 1篇近场地震
  • 1篇近场地震动
  • 1篇近断层
  • 1篇反应谱
  • 1篇方向性
  • 1篇凹凸体

机构

  • 5篇中国地震局工...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作者

  • 3篇王海云
  • 3篇谢礼立
  • 2篇胡进军

传媒

  • 4篇地球物理学报
  • 1篇地震工程与工...

年份

  • 3篇2011
  • 2篇201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汶川地震近场加速度基本参数的方向性特征被引量:17
2011年
以2008年5月12日的Ms8.0级汶川地震强震记录为基础,根据场地条件和断层距,选取1 98组三分量近场加速度记录,按照台站相对于破裂传播方向的位置将其划分为破裂前方和破裂后方两类场点.为了考虑破裂传播的方向性和地震辐射图对地震动不同分量的影响,将每组地震动的两个正交水平分量旋转成为垂直断层走向和平行断层走向的分量,然后分别对破裂前、后方向上的垂直断层、平行断层和竖向分量地震动的三个基本工程参数——峰值、反应谱和持时进行定量对比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汶川地震中地震动的峰值、反应谱和持时均显示出了明显的方向性特征:(1)在峰值方面,破裂前方场点的峰值明显大于破裂后方的峰值,而且破裂前、后方的峰值差别随着断层距的增大而逐渐减小;(2)在反应谱方面,在反应谱的各个自振周期段,破裂前方的平均反应谱明显高于破裂后方的平均反应谱,并且当周期大于2 s时.破裂前、后方反应谱谱比最高可以达4倍左右;(3)在持时方面,破裂后方场点的持时明显大于破裂前方的持时,差别也可达数倍.因此,虽然汶川地震是一次以逆冲为主兼具右旋走滑的地震,但是由于此次地震以单侧破裂为主,破裂传播的方向性使得近场地震动的峰值、反应谱和持时三个基本参数中均体现出了明显的方向性特征.
胡进军谢礼立
关键词:汶川地震近场地震动方向性反应谱持时
渭河盆地中土层场地对地震动的放大作用被引量:53
2011年
土层场地对地震动的影响较大,建(构)筑物的选址及其抗震设防必须考虑土层场地的放大作用,以避免或减轻其震害.汶川地震中,布设在渭河盆地中的数字强震动台网共有27个台站(包括2个基岩台站和25个土层台站)获得良好的主震加速度时程.利用这些加速度时程,选择汤峪台做为参考场地,基于考虑几何衰减的传统谱比法分析研究了25个土层场地的放大作用.结果表明:(1)汶川地震中渭河盆地土层场地上的加速度峰值(PGA)有随震中距增加而减小的趋势,且与土层的厚度无关.(2)根据汶川地震中渭河盆地土层场地的加速度反应谱特征及其对地震动的放大作用特征,渭河盆地的土层场地可分为3类:深厚、中厚和薄土层场地.而且,深厚、中厚和薄土层场地分别对地震动的低频、1 Hz附近和高频分量放大作用显著;值得注意的是,深厚土层对地震动的高频分量也有一定程度的放大,只不过相对于低频分量的放大作用较小.(3)汶川地震中渭河盆地的土层场地对不同方向地震动的放大作用不同,且有EW>NS>UD的关系.(4)汶川地震中从宝鸡到眉县沿着盆地边缘分布的Ⅶ度烈度异常区是盆地边缘效应和土层场地对地震动放大作用共同作用的结果.
王海云
关键词:渭河盆地汶川地震谱比法
自贡市西山公园地形对地震动的影响被引量:67
2010年
不规则地形和土层对地震动的影响较大,建(构)筑物选址及其抗震设防必须考虑地形和土层场地的放大效应,以避免或减轻其震害.利用自贡地形台阵记录的汶川地震(M_s8.0)的主震加速度时程,基于传统谱比法分别研究了地形和土层场地对地震动的放大效应.结果表明:(1)地形场地在低频的放大效应不明显,最大仅为1.24;在高频的放大效应较显著,在1~10 Hz频带,山顶的放大效应最大,EW、NS和UD地震动的最大放大效应分别为4.15、3.61和2.41,对应频率分别为5.72 Hz、6.46 Hz和7.44 Hz;在10~20 Hz频带,靠近山顶的山脊上某个地震动分量的放大效应最大,7#台站EW、5#台站NS和7#台站UD地震动的最大放大效应分别为9.10、5.56和2.52,对应频率分别为16.97 Hz、16.91 Hz和17.91 Hz.(2)地形场地的最大放大效应随高度有增加的趋势,且在0.1~10 Hz频带随高度增加的趋势更加明显.(3)土层场地水平向地震动在2 Hz以上开始明显放大,竖向地震动在4 Hz以上开始明显放大;EW、NS和UD地震动的最大放大效应分别为13.4、12.168和6.0,对应频率分别为6.94 Hz、7.55 Hz和10.8 Hz.(4)土层场地与地形场地的最大放大效应相比较,前者显著大于后者,对于水平向地震动,前者至少是后者的3倍以上;对于竖向地震动,前者至少是后者的2.5倍以上.(5)无论是地形场地还是土层场地,地震动的最大放大效应均有水平向大于竖向的特征.
王海云谢礼立
关键词:汶川地震地震动地形效应谱比法
2010年4月14日玉树M_s7.1地震加速度场预测被引量:25
2010年
基于有限断层震源、且使用动力学拐角频率的地震动随机模拟方法预测玉树地震近断层的加速度场.首先,基于有限断层震源建模方法建立该次地震的震源模型;然后,基于上述地震动模拟方法预测玉树地震近断层191个节点的加速度时程.在此基础上,取每个结点的加速度峰值绘制该次地震的近断层加速度场.结果表明:(1)近断层加速度场主要受震源破裂过程和断层面上滑动分布的影响.断层面上凹凸体投影到地表的区域附近,加速度峰值最大,也是震害最严重的区域;(2)对于走滑地震,断层沿线附近的场地并非均会发生破裂方向性效应;发生破裂方向性效应的场地与凹凸体在断层面上的位置有关.
王海云
关键词:近断层地震动场凹凸体玉树地震
地震破裂的方向性效应相关概念综述被引量:22
2011年
地震断层破裂的方向性会造成在地震动记录和地震动分布场中出现一些典型的特征,分析方向性效应的特点以及方向性效应产生的原因对于揭示近场地震动的特征有重要的意义。文中以诸多研究文献为基础,从方向性效应的研究回顾开始,分析了方向性效应的概念,并重点论述了方向性效应对地震动影响的特点、方向性效应的产生原因及其影响因素。为了阐明与方向性相关的几个概念,文中还分析了破裂传播效应,有限移动源效应和多普勒效应等概念,以及方向性对震源时间函数的影响。通过这些概念的探讨和分析,使得这些相关概念的意义更加清晰,最后给出了地震动方向性效应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胡进军谢礼立
关键词:多普勒效应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