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D02A14)

作品数:41 被引量:1,587H指数:20
相关作者:徐明岗何萍王伯仁金继运黄绍文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际植物营养研究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1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2篇农业科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17篇土壤
  • 16篇施肥
  • 13篇长期施肥
  • 9篇玉米
  • 8篇小麦
  • 7篇养分
  • 7篇水稻
  • 6篇施钾
  • 6篇钾素
  • 6篇长期施钾
  • 5篇氮素
  • 5篇土壤钾
  • 5篇土壤钾素
  • 5篇作物
  • 5篇作物产量
  • 5篇红壤
  • 4篇氮肥
  • 4篇稻田
  • 4篇施用
  • 4篇土壤养分

机构

  • 38篇中国农业科学...
  • 7篇湖北省农业科...
  • 5篇河北省农林科...
  • 3篇吉林省农业科...
  • 3篇江西农业大学
  • 2篇河南科技大学
  • 2篇山东省农业科...
  • 2篇西北农林科技...
  • 2篇贺州学院
  • 2篇新疆农业科学...
  • 1篇河北农业大学
  • 1篇河南省农业科...
  • 1篇云南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吉林农业大学
  • 1篇山西省农业科...
  • 1篇西南大学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四川省农业科...

作者

  • 21篇徐明岗
  • 8篇何萍
  • 8篇王伯仁
  • 6篇黄绍文
  • 6篇金继运
  • 5篇李冬初
  • 5篇张会民
  • 5篇熊桂云
  • 4篇秦道珠
  • 4篇张文菊
  • 4篇范先鹏
  • 4篇高菊生
  • 4篇杨利
  • 4篇谭德水
  • 3篇赵士诚
  • 3篇余延丰
  • 3篇孙楠
  • 3篇李菊梅
  • 3篇邢素丽
  • 3篇韩宝文

传媒

  • 14篇植物营养与肥...
  • 6篇中国农业科学
  • 5篇中国土壤与肥...
  • 2篇华北农学报
  • 2篇湖北农业科学
  • 2篇农业环境科学...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玉米科学
  • 1篇土壤学报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甘肃农业科技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天津农业科学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核农学报
  • 1篇中国科学:生...

年份

  • 1篇2014
  • 4篇2012
  • 6篇2011
  • 9篇2010
  • 11篇2009
  • 10篇2008
  • 3篇2007
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长期不同施肥下我国旱地红壤N2O释放特征及其对土壤性质的响应被引量:8
2009年
为评价长期不同施肥下红壤N2O释放特征及其与土壤性质的关系,以湖南祁阳摞荒地(CKo)、不施肥对照(CK)、单施氮磷钾化肥(NPK)、施有机肥(M)、有机肥配施化肥(NPKM)和秸秆配施化肥(NPKS)6个处理的红壤为研究对象,进行为期30d的培养,测定其N2O释放量、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NH4+-N、NO3--N含量及其pH值。结果表明:6个处理的N2O释放量差异显著(P<0.05),大小排序为NPK>NPKS>M≈NPKM>CK>CKo。施用有机态氮与等量无机态氮相比,前者N2O释放量较低。N2O释放量与土壤性质的关系较为复杂,其与铵态氮、硝态氮和碱解氮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而与C/N、pH值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多元回归和通径分析进一步显示,全氮、C/N、碱解氮、硝态氮和pH值与N2O的释放量直接相关。本研究表明长期施肥及其土壤性质显著影响红壤N2O释放量。
李梦雅徐明岗王伯仁包耀贤李桂花李桂花
关键词:N2O释放红壤长期施肥土壤性质
中国菌根研究60年:过去、现在和将来被引量:33
2012年
菌根(真菌根系)存在于大约90%的植物中,在促进土壤结构、植物养分与生长、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和陆地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过去60年尤其是近30年,中国菌根研究成果举世瞩目,如共鉴定出20种新种与120余种新记录种丛枝菌根真菌、30种新种与800余种新记录种外生菌根真菌以及10种新种与100余种新记录种兰花菌根真菌.同时,在菌根真菌菌种丰富度与遗传结构、菌种生态分布与植物种群,植物养分摄取与生长、植物修复与土地复垦、植物抗病性和与其他土壤微生物相互作用、菌根植物酶学性质及大气CO2和O3浓度升高对丛枝菌根多样性的影响等方面也取得重大进展.本文选介中国菌根主要研究成就,进行研究前景展望,以促进我国菌根研究的深入开展.
何新华段英华陈应龙徐明岗
关键词:丛枝菌根外生菌根植物修复物种多样性
东北平原土壤速效养分状况与分布研究被引量:17
2008年
应用GPS定位技术,对整个东北平原土壤按20km×20km的网格分0~20cm和20~40cm两层进行取样,对土壤速效养分状况与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东北平原0~20cm的表层土壤中,土壤速效氮、磷、钾、硫和锌的缺乏面积分别为18.5%、28.6%、51.1%、78.6%和44.7%。三江平原土壤养分状况良好,嫩江平原次之,辽河平原较差,因此应对3个区域采取不同的施肥措施。
王红娟白由路魏义长
关键词:东北平原GPSGIS
杂交水稻培两优537的营养特性与施肥效应被引量:13
2009年
对湖北省农业科学院选育的杂交水稻品种培两优537进行了营养特性与施肥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氮、磷、钾、锌配合,产量最高,每公顷可以达到8148kg,各因子对产量的影响顺序为氮>磷=钾>锌。在实际生产上,培两优537的适宜施肥量推荐为每公顷N150~210kg、P2O545~120kg、K2O90~120kg。
余延丰杨利胡刚游艾青范先鹏丁亨虎熊桂云吴家琼刘凯杨国才
关键词:杂交水稻施肥经济施肥量肥料效应营养特性
我国南方地区钾肥使用及市场调查研究分析被引量:7
2012年
研究我国南方地区钾肥使用与市场需求情况,为稳定和恢复钾肥市场供需平衡提供决策依据。2011年,选取农用钾肥代表性较强的湖南和广东两省6个地区的200名县、乡经销商和400名农户作为调查基础,经过电话采访和实地走访调研,综合分析了我国南方地区农户钾肥使用的现状与需求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氮磷钾复混肥正在成为替代农用钾肥的首要产品;2)当前农用钾肥终端市场价格相对合理,处于农户可以接受区间的上限;3)经销商对单一钾肥的推广意愿正在下降;4)经济作物种植农户和种植承包大户是促进农用钾肥需求恢复的主要目标群体;5)产品品牌是影响农户对农用钾肥的购买因素之一。因此,我国南方地区钾肥使用与市场需求要进一步梳理经营渠道,发挥县、乡级经销商的网络及配送作用,以经济作物种植农户和种植承包大户为重点培养对象,稳定和恢复钾肥市场与需求。
王姗娜徐明岗甘良涛张树清
化肥有机肥配合施用下双季稻田氮素形态变化被引量:14
2009年
为揭示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下稻田氮素的动态及迁移特征,在湘南双季水稻农作区第四纪红土发育的红黄泥稻田上进行了连续6年田间试验。通过比较不施氮肥(PK)、施用有机肥猪粪(M)、化肥(NPK)及有机肥化肥配合(NPKM),研究稻田表层全氮、无机氮动态变化,不同层次(25—30、55—60、85—90 cm)土壤溶液无机氮动态,耕层土壤无机氮动态等。结果表明,NH4+-N是红壤双季稻田无机氮素存在的主要形态,施用化学肥料处理(NPK)施肥后1~3 d表面水NH4+-N浓度占全氮比例可达0.5~0.9,有机肥处理(M)为0.3左右。不同层次土壤溶液及其土壤氮素浓度呈现一致的特征,即施肥后短期内出现浓度峰值随后迅速下降,且随着往下推移,氮素峰值出现时间延长,表层水全氮及无机氮在施肥后1~2 d出现浓度高峰,耕层土壤及25—30 cm土壤溶液无机氮浓度高峰约在施肥后3~5 d。化肥有机肥配施有利于水稻稳产高产,年产量达12.2 t/hm2,比不施氮肥的对照产量(7.3 t/hm2)增加68%;土壤有机质6年提升18.5%,显著高于化肥。施用有机肥(M)及有机无机肥配合(NPKM)显著降低了稻田表层水全氮及不同层次土壤溶液和耕层土壤NH4+-N峰值浓度,提高水稻产量和培肥土壤,有利于减少当前氮肥过量施用带来的环境负荷。
李冬初徐明岗李菊梅秦道珠八木一行宝川靖和
关键词:稻田氮素动态
长期施肥下中国主要粮食作物产量的变化被引量:72
2009年
【目的】阐明长期不同施肥下中国主要粮食作物产量变化态势及其差异,为评价和建立长期施肥模式、促进粮食持续生产提供依据。【方法】对中国主要长期试验不施肥(CK)、施化肥(NPK)、化肥配施有机肥(NPKM)3个处理的玉米、小麦、水稻等粮食作物产量700多组数据进行整理和统计分析。【结果】长期不施肥的玉米和小麦产量总体上表现为极显著(P<0.05)下降趋势,年下降量分别为110.9和33.4kg·hm-2,而水稻产量基本保持稳定。施用化肥,玉米、小麦和水稻的产量均呈极显著(P<0.01)下降趋势,年平均下降量分别为90.9、48.5和25.3kg·hm-2。化肥配施有机肥,3种作物的产量随时间没有显著变化,均比较稳定,与NPK比较,玉米、小麦和水稻产量变异系数分别降低了8%、4%和3%。3种作物比较,小麦和玉米产量年际间变异较大,而水稻产量相对稳定。施肥的作物产量与不施肥的作物产量(反映土壤基础地力)呈极显著(P<0.01)正相关,基础地力产量每增加一个单位,施肥产量增加量NPKM处理比NPK处理小0.12~0.31kg·hm-2·a-1,表明长期施用化肥作物产量对基础地力的依赖程度高于化肥配施有机肥(NPKM)。【结论】中国农田长期不施肥或施用化肥的作物产量变化趋势为玉米和小麦下降,水稻基本稳定;化肥配施有机肥具有明显的增产和稳产效果,是农业生产可持续性的施肥模式。
李忠芳徐明岗张会民张文菊高静
关键词:长期施肥小麦玉米水稻
不同耕作方式对黑土有机质和团聚体的影响被引量:4
2009年
对吉林省公主岭市长期定位试验站不同耕作方式下黑土有机质含量和团聚体组成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与传统耕作秋翻秋耙匀垄相比,宽窄行交替休闲处理和全方位旋耕处理增加了土壤表层有机质含量和0~30cm范围内>0.25mm水稳性团聚体数量,改善了土壤结构。宽窄行交替休闲处理对于提高深层土壤有机质含量也有显著效果,优于其他处理,应加以提倡。
廉晓娟吕贻忠刘武仁李明悦郑金玉
关键词:黑土有机质水稳性团聚体
水稻应变式肥水管理技术综述被引量:14
2009年
阐述了水稻水分管理和灌溉技术研究与应用现状,对水稻应变式肥水管理技术的背景条件、技术内容和作用特点进行了综述,并分析了相关土壤水分管理条件对水稻生长及稻米品质的影响。
杨利范先鹏余延丰熊桂云刘冬碧吴家琼彭洪张富林吴茂前
关键词:水稻水分管理节水灌溉肥水耦合
生态集约化养分管理对春玉米产量和氮素利用率的影响被引量:11
2012年
通过两年田间试验,研究了吉林玉米带不同氮素管理措施对春玉米产量、氮素吸收、氮素平衡状况以及经济效益的影响。两年的结果表明:与农民习惯施肥(FP)相比,生态集约化养分管理措施(EI)在减少氮肥用量28%的情况下,并未影响作物的产量和氮素吸收,而其氮素回收率,农学效率,偏生产力和经济效益却分别提高了48.1%、56.9%、43.8%和11.0%;第一年不施氮肥第二年补施氮肥不会影响第二年春玉米产量和氮肥利用率。在氮素输出项中,EI处理两季作物氮素总表观损失仅为97 kg/hm2,而FP处理高达226 kg/hm2。因此,在考虑高产的基础上兼顾保护环境的要求,基于氮肥农学效率、作物目标产量和作物施肥反应的生态集约化养分管理措施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氮素管理措施。
苗建国金继运仇少君谢佳贵侯云鹏徐新朋何萍
关键词:氮素管理氮素平衡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