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D02A13)

作品数:33 被引量:740H指数:14
相关作者:赵明董志强丁在松马国辉孙锐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农业部农业结构调整重大技术研究专项项目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经济管理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2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4篇玉米
  • 8篇杂交
  • 7篇栽培
  • 6篇小麦
  • 6篇高产
  • 5篇杂交中稻
  • 5篇中稻
  • 5篇超级杂交
  • 5篇超级杂交中稻
  • 4篇氮肥
  • 4篇水稻
  • 3篇性状
  • 3篇水稻产量
  • 3篇农杆菌
  • 3篇农杆菌介导
  • 3篇作物
  • 3篇垄作
  • 2篇氮肥用量
  • 2篇倒伏
  • 2篇动态特征

机构

  • 17篇中国农业科学...
  • 8篇中国农业大学
  • 4篇河南省农业科...
  • 4篇吉林省农业科...
  • 3篇国家杂交水稻...
  • 3篇长江大学
  • 3篇湖南杂交水稻...
  • 3篇沈阳农业大学
  • 3篇石河子大学
  • 3篇河南省农作物...
  • 2篇湖南农业大学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河北农业大学
  • 1篇河北省农林科...
  • 1篇湖南省农业科...
  • 1篇山东省农业科...
  • 1篇教育部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内蒙古农业大...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作者

  • 17篇赵明
  • 6篇丁在松
  • 6篇董志强
  • 5篇马国辉
  • 4篇秦峰
  • 4篇方保停
  • 4篇勾玲
  • 4篇岳俊芹
  • 4篇龙继锐
  • 4篇郑飞
  • 4篇孙锐
  • 4篇邵运辉
  • 4篇陈传永
  • 3篇田小海
  • 3篇王小燕
  • 3篇侯玉虹
  • 3篇汪庆昌
  • 3篇黄建军
  • 3篇王美云
  • 3篇张宾

传媒

  • 7篇玉米科学
  • 6篇作物杂志
  • 5篇作物学报
  • 2篇湖北农业科学
  • 2篇湖南农业科学
  • 2篇麦类作物学报
  • 1篇华北农学报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生物技术通报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中国水稻科学
  • 1篇农业现代化研...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杂交水稻
  • 1篇长江大学学报...

年份

  • 2篇2012
  • 4篇2011
  • 3篇2010
  • 7篇2009
  • 13篇2008
  • 4篇2007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气候变化与对荆州市粮食安全影响的思考被引量:1
2008年
运用二次多项式回归方法,模拟分析出荆州市近54年来逐年平均气温呈整体上升趋势,气候变暖;揭示了荆州市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近年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阶段性的低温冷害也时有发生的区域气候变化事实;提出了应对气候变化,保障荆州粮食安全的必要措施.
刘银秀范剑肖学胜
关键词:气候变化粮食安全
群体密度对玉米茎秆抗倒力学和农艺性状的影响被引量:259
2007年
适当增加种植密度是提高玉米产量的重要途径之一,而倒伏是玉米增加群体密度的主要限制因素。2005—2006年以茎秆抗倒伏性不同的3个品种(稀植大穗型品种京科519、耐密抗倒型品种登海3719和当地主栽品种农大108)为材料,设3.0、5.25、7.5、9.25、12.0万株hm-25个密度处理,研究了种植密度对茎秆的抗倒力学和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群体密度的增加,茎秆的压碎强度(SCS)和外皮穿刺强度(RPS)以及节间直径、干重(DW)、干物质百分比、单位茎长干物质重(RDWL)显著降低,而节间长度有所增加,以上这些变化在供试品种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茎秆抗倒力学性状随群体密度呈指数曲线(y=aebx)变化。茎秆抗倒力学性状与农艺性状密切相关。节间伸长慢且节间变细可能是耐密品种在高密度群体下的适应性表现,而节间干物质积累、尤其高位节间的干物质积累较高的品种抗倒伏能力强。在玉米抽雄前1周茎秆第4节间及其以上节间干物质百分比大于7.5%,单位茎长干物质重(RDWL)高于0.2gcm-1时较为抗倒。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单位茎长干物质对茎秆压碎强度(SCS)和外皮穿刺强度(RPS)的正向影响最大,可以作为玉米抗倒伏品种选择的重要农艺指标。
勾玲黄建军张宾李涛孙锐赵明
关键词:玉米群体密度农艺性状
密植高产条件下玉米植株可溶性糖含量及其产量关系分析被引量:12
2008年
以先玉335为材料,在不同密度条件下,对玉米各器官可溶性糖含量积累变化与产量形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生育时期春玉米叶、鞘、茎中可溶性糖的平均百分含量均是茎秆>叶鞘>叶片。雌穗各器官中可溶性糖平均百分含量为子粒>苞叶>穗轴。密度主要通过影响穗数来影响产量,在提高密度的基础上,提高穗数、稳定千粒重是提高产量的重要措施。
陈传永侯玉虹李刚朱平董志强赵明
关键词:玉米可溶性糖
LeERF2基因对旱稻耐盐性的影响被引量:1
2009年
采用T2代转LeERF2基因旱稻(旱297)为材料,研究分蘖期盐胁迫下植株光合性能和生理反应。结果表明,50mM NaCl胁迫条件下,转基因植株(T)和野生型对照(WT)的各项光合参数差异不明显,但在100 mM NaCl胁迫条件下,转基因植株仍能维持较高的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随着NaCl胁迫浓度增加,野生型旱稻和转基因旱稻植株叶片SOD活性增加幅度加大,但都表现为转基因植株增幅更明显,而MDA含量则表现为野生型植株增幅更明显,表明LeERF2基因增强了旱稻盐胁迫下抗氧化能力,提高了耐盐性,能维持较高光合速率。
常英芬丁在松高聚林
关键词:旱稻盐胁迫
纳米增效尿素对杂交水稻产量及氮肥偏生产力的影响被引量:1
2011年
在2009年水稻生长季,以高产水稻品种皖稻153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纳米增效尿素对水稻产量及氮肥偏生产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纳米增效尿素施用量的增加,插秧后分蘖数、叶片SPAD值、干物质积累量均显著增加,子粒产量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施氮量为225 kg/hm2时子粒产量达最大,这与普通尿素处理产量结果一致;相同施氮量的纳米增效尿素处理与普通尿素处理比较,其分蘖数、干物质积累量均显著提高;在较低施氮量条件下,纳米增效尿素处理与普通尿素处理间子粒产量及氮肥偏生产力差异不显著,随施氮量增加,差异达显著水平。总之,在试验条件下,纳米增效尿素施用量为225 kg/hm2的处理,最终子粒产量最高,达11 546.7 kg/hm2,比普通尿素增产10.2%,氮肥偏生产力为51.3 kg/kg,是氮肥运筹最优处理;纳米增效尿素施用量为135 kg/hm2的处理,子粒产量较高,氮肥偏生产力达76.5 kg/kg,是纳米增效尿素安全、节氮运筹模式。
王燚王小燕黄斌宋登蓉何洁郑成法田小海
关键词:杂交水稻
超级杂交中稻Y两优1号最佳缓释氮肥用量与密度配置研究被引量:45
2008年
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研究了缓释氮肥用量、移栽密度对超级杂交中稻新组合Y两优1号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并建立了产量与施氮量和密度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施氮量、移栽密度以及两者交互作用均显著地影响水稻产量;氮肥用量和密度分别为189.5 kg/hm2(折纯N)和20.8万穴/hm2时产量最高(10.608 t/hm2),最佳经济施氮量和最佳密度分别为189.0 kg/hm2和20.7万穴/hm2,此时最佳经济产量为10.069 t/hm2。
马国辉龙继锐戴清明周静
关键词:超级杂交稻Y两优1号缓释氮肥移栽密度
种植密度对超级杂交中稻产量和群体质量的影响被引量:17
2009年
以超级稻两优0293、GDS/RB207为材料,研究了4种密度对水稻高产栽培产量、产量结构及其叶面积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密度下群体产量随密度的增加而迅速提高;由适宜密度达到最高点后,进一步增大密度,产量便开始下降。叶面积LAI随密度的增大而增大,而有效、高效叶面积率随密度的增大而减少。其中两优0293、GDS/RB207适宜密度分别为8000株/667m2(27cm×25cm)、10000株/667m(225cm×26.5cm)能获得高产。
周建群吴朝晖
关键词:超级稻高产栽培
不同抗倒能力玉米品种物质生产与分配及产量性状研究被引量:20
2009年
2005~2006年以4个不同耐密性品种为材料,研究玉米不同抗倒能力对光合物质生产及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稀植(52500株/hm2)条件下,大穗品种京科518和京科519的丰产优势明显,叶面积指数、群体光合势、单株干重和群体干物质积累量均较高,其产量显著高于耐密品种登海3719;当群体密度大于75000株/hm2以上时,发生倒伏,两品种绿叶面积和光合性能下降,群体干物质积累减少,有效收获穗数显著降低,产量明显下降。从玉米抽雄前到生理成熟期,根系干重所占比例越高,植株抗倒伏能力越强;玉米抽雄前单株干重和根干重所占比例与倒伏率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达-0.5405*和-0.5302*。田间倒伏对产量有较大影响,选用在吐丝前根系发达、干物质积累多的玉米品种抗倒能力强,是实现在大群体条件下创高产的保障。
黄建军赵明刘娟勾玲
关键词:玉米群体密度抗倒伏干物质
春玉米叶面积系数动态特征的密度效应被引量:38
2009年
为进一步明确春玉米不同密度群体叶面积系数(LAI)特征参数的密度效应,以吉单209和郑单958为材料,于2005年和2006年在东北春玉米区(吉林)分别设置4.5~10.5万株hm?25个密度和3.0~12.0万株hm-27个密度处理试验,应用作物高产群体相对LAI动态普适模型方程y=(a+bx)/(1+cx+dx2)模拟分析不同密度对LAI动态特征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春玉米群体最大LAI在3.0~12.0万株hm?2范围内随密度增加呈近似直线增大趋势,而最大LAI出现的时间随密度增加而提早;将LAI数据相对化处理后,不同密度群体的LAI差异在最大LAI之后较之前表现明显,高密度群体较低密群体LAI衰减迅速。全生育期平均LAI随密度增加呈显著线性增大趋势,而平均LAI与最大LAI的比率则随密度增加呈显著线性减小趋势。密度对模拟方程各参数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相邻密度差异不明显,间隔3.0万株hm?2的差异显著;不同参数变化趋势不同,其中参数a接近"0",受密度影响不大;b、c均随密度的增加而减小,d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大。全生育期群体LAI变化速率呈"N"形变化趋势,且与群体LAI变化及生育期对应,高密度群体LAI增加及衰减的速率均大于低密度群体,拔节期和大喇叭口期为密度响应敏感期。由此可见,密度对春玉米全生育群体LAI动态具有调节作用,尤其群体LAI变化速率、最大LAI及其到达的时间、平均LAI及其与最大LAI的比率等重要特征参数对密度响应较为敏感,可作为对春玉米群体密度调控的参考指标。
孙锐朱平王志敏丛艳霞勾玲方立锋赵明
关键词:春玉米叶面积系数
缓释氮肥用量及与磷钾配比对超级杂交中稻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0
2008年
为探讨超级杂交中稻最佳施肥量,采用"3414"试验设计,研究了不同氮、磷、钾用量与超级杂交中稻两优0293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氮磷钾三元素中氮对水稻产量的贡献最大,氮磷钾三元素对产量的作用大小依次为N>P>K,两两互作效应为NP>PK>NK;两优0293获得最高产量(10 352.2 kg/hm2)时的最大施肥量分别为N(折纯)209.0 kg/hm2、P2O598.7 kg/hm2、K2O 206.8kg/hm2。最佳经济施肥量分别为N 158.0 kg/hm2、P2O563.7 kg/hm2、K2O 124.3 kg/hm2,此时最佳经济产量为1 0082.5 kg/hm2。
陈明如龙继锐
关键词:超级杂交稻水稻施肥肥料效应函数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