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08ZX05030-002)
- 作品数:4 被引量:58H指数:3
- 相关作者:廖明光唐洪姜崴陈小强谈德辉更多>>
- 相关机构:西南石油大学中国石油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 W油藏粘土矿物特征及油层低阻成因被引量:18
- 2010年
- W油藏Z1油组为高孔低渗低阻油藏,低阻油层的地质成因复杂多样。依据Z1油组储层发育特征,研究了储层粘土矿物的类型、颗粒的分布形式和泥质含量,以及上述粘土矿物特征对Z1油组低阻的影响。研究发现,Z1油组低阻层段的粘土类型以伊蒙混层为主,其相对含量高;粘土颗粒较均匀地成薄膜状、絮状分布;平均泥质含量高。粘土矿物组构产生的附加导电性和高泥质含量是影响Z1油组低电阻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 廖明光苏崇华唐洪姜巍
- 关键词:低电阻率油层粘土矿物泥质含量
- W低阻油藏高不动水饱和度的成因及对低阻油层的影响被引量:34
- 2010年
- W油藏Z1油组为高孔低渗低阻油藏,低阻油层的地质成因复杂多样。该文针对Z油组的储层发育特征,统计了储层的不动水饱和度,分析了低阻层段Z1油组的高不动水饱和度的成因,以及不动水饱和度与油层电阻率的关系。通过研究发现,形成低阻层段Z1油组高不动水饱和度主要原因是储层细颗粒含量高,储层孔隙结构差、细微孔喉体积百分数高,以及岩石的亲水性。地层电阻率随着不动水饱和度的增高而降低。因此,高不动水饱和度是影响W油藏Z1油组低阻的重要原因之一。
- 廖明光唐洪苏崇华姜巍
- 关键词:粒度分析孔隙结构低电阻率油层
- 砂泥岩薄互层低阻油层地质成因——以珠江口盆地A油藏M_1油组为例被引量:11
- 2010年
- 珠江口盆地A油藏M1油组为高孔低渗低阻油藏,为了查明造成油层低电阻率的主要原因,从储集层岩石粒度、泥质含量及粘土矿物类型和分布形式、孔隙结构特征、导电矿物含量、砂泥岩薄互层发育状况等方面进行分析,并与高阻层段M2油组进行对比。形成M1油组低电阻率的主要原因是:储集层细颗粒含量高,泥质含量高,细微孔喉体积百分数高,造成储集层束缚水饱和度高,增强了油层的导电性能;粘土矿物以伊蒙混层和高岭石为主,呈薄膜状、絮状、分散状分布,增强了储集层的附加导电能力;砂泥岩薄互层的发育使本身低阻的油层受围岩低电阻率的影响而变得更低。导电矿物和地层水矿化度虽对储集层电阻率降低有一定影响,但不是主要因素。
- 廖明光苏崇华唐洪谈德辉姜崴陈小强
- 关键词:珠江口盆地低电阻率油层束缚水饱和度粘土矿物薄互层
- 珠江口盆地A油田ZJ-1段低阻低渗油藏储层非均质性研究被引量:1
- 2010年
- 通过对珠江口盆地A油田ZJ-1段储层层内韵律性、层间差异性、平面上砂体连续性、层间层内隔夹层的定量评价以及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的研究,揭示了A油田ZJ-1段储层宏观、微观非均质特征,指出该研究区为稳定的海相沉积,砂体广泛分布连通性较好,储层较为均质,由于层间隔层厚度的不稳定分布,其隔挡能力受到影响。
- 王显财廖明光苟亚西
- 关键词:储层非均质性层内非均质性层间非均质性平面非均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