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攻关计划(2005BA807B10)
- 作品数:2 被引量:60H指数:2
- 相关作者:陈田刘敏刘爱利刘敏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北京联合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天文地球更多>>
- 旅游地游憩价值评估研究进展被引量:47
- 2008年
- 近50年来,旅游地游憩价值评估成为一个热点研究领域,为相关自然保护区、景区的管理与决策起到重大作用。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也出现了游憩价值评估的探索。综合分析国外的相关资料,旅游地游憩价值评估主要集中于旅游地环境资源总经济价值评估、生态旅游发展与政策评估、游憩项目评估和评估方法的研究,主要使用费用支出法、旅行费用法和条件估值法等方面。我国的游憩价值评估主要集中在森林游憩价值领域,方法应用和研究规范上与国外尚有差距。此外,针对我国部分研究将出现将游憩价值评估与经营资产价值评估糅合,认为游憩价值评估与经营资产价值评估是两条独立的主线,不应互相混淆。
- 刘敏陈田刘爱利
- 关键词:旅游地游憩价值评估
- 我国景区经营权价值评估途径的选择被引量:14
- 2007年
- 近年来,随着我国景区的快速发展,出现了景区经营、所有权和管理权三权分离的实践探索。在景区经营权转让中,由于景区经营权价值评估环节的缺失,造成了国有资产流失和保护开发资金不均衡等严重后果。专家和经营者都认识到景区经营权价值转让的重要性,但目前主要还停留在景区经营权价值评估的呼吁阶段。本文认为景区经营权价值评估属于资产评估领域,并通过对资产评估基本途径的主要测算价值类型、途径的前提条件满足程度及方法本身的科学性分析,本文认为收益法(途径)是目前适合我国景区经营权价值评估的途径。对土地使用权和公路使用权等其他领域评估方法的梳理也进一步佐证了收益途径用于景区经营权评估的适宜性。因此,本文认为现阶段我国景区经营权价值评估途径首选收益途径。收益途径的确定不仅辨清了景区经营权价值评估的总体思路,而且有助于具体方法的选择和具体评估的开展。
- 刘敏陈田石学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