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专项(2013ZX10005002-001)

作品数:1 被引量:0H指数:0
相关作者:王丽萍王晓东张赛男林镯董进中更多>>
相关机构:温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王宝恩肝纤维化研究基金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蛋白
  • 1篇形态发生蛋白
  • 1篇生长因子受体
  • 1篇受体
  • 1篇受体表达
  • 1篇体表
  • 1篇转化生长因子
  • 1篇转化生长因子...
  • 1篇纤维化
  • 1篇化生
  • 1篇骨形成
  • 1篇骨形成蛋白
  • 1篇骨形成蛋白-...
  • 1篇骨形态
  • 1篇骨形态发生蛋...
  • 1篇骨形态发生蛋...
  • 1篇肝纤维化
  • 1篇肝硬化
  • 1篇表皮
  • 1篇表皮生长因子

机构

  • 1篇温州医科大学

作者

  • 1篇陈永平
  • 1篇曹肃婷
  • 1篇董进中
  • 1篇林镯
  • 1篇张赛男
  • 1篇王晓东
  • 1篇王丽萍

传媒

  • 1篇中华传染病杂...

年份

  • 1篇2014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骨形成蛋白-7对肝纤维化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表达的影响
2014年
目的观察肝纤维化小鼠模型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动态表达,以及骨形成蛋白-7(BMP-7)对其表达的影响,探讨治疗纤维化的新靶点。方法30只健康雄性ICR小鼠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6只)、肝纤维化模型组(18只,包括4、8、12周3个亚组)和BMP-7干预组(6只),皮下注射四氯化碳制备肝纤维化小鼠模型,BMP-7干预组注射四氯化碳8周后腹腔注射人重组BMP-7,持续4周。采用HE和Manson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并进行肝纤维化半定量评分;下腔静脉采血检测ALT、AST和白蛋白;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印迹法分别检测各组TGF-β1 mRNA和TGF-β1、EGFR、pEGFR蛋白表达情况。计量资料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成功建立小鼠肝纤维化模型,肝纤维化模型组血清ALT、AST均逐渐升高,12周时最高,白蛋白逐渐降低,12周时最低,BMP-7干预组各指标均有所缓解[ALT:(153.9±18.1)U/L比(191.3±24.5)U/L;AST:(177.8±19.2)U/L比(206.6±25.0)U/L;白蛋白:(25.4±0.9)g/L比(22.2±1.2)g/L;均P〈0.053。肝纤维化组随着纤维化的进展,TGF-β1、EGFR及pEGFR的蛋白表达量均逐渐升高,于12周时达到高峰,BMP-7干预后,上述3种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TGF-β1:0.256士0.006比0.287±0.014;EGFR:1.061±0.017比1.094±0.014;pEGFR:0.855±0.053比1.007±0.063;均P〈0.05)。直线相关分析显示,TGF-β1与EGFR及pEGFR表达量均呈正相关(rs值分别为0.895、0.859,均P〈0.05)。结论BMP-7能改善小鼠肝纤维化,其作用机制可能是调节EGFR和TGF-β1的表达。
王丽萍董进中曹肃婷张赛男林镯王晓东陈永平
关键词:肝硬化骨形态发生蛋白质类转化生长因子B1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