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2BA104801)

作品数:14 被引量:161H指数:6
相关作者:祝益民胥志跃肖政辉卢秀兰张新萍更多>>
相关机构:湖南省儿童医院湖南省人民医院南华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湖南省科技厅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脓毒
  • 5篇脓毒症
  • 5篇患儿
  • 5篇儿童
  • 4篇重症
  • 2篇休克
  • 2篇血液
  • 2篇严重脓毒症
  • 2篇支气管
  • 2篇支气管镜
  • 2篇手足
  • 2篇手足口
  • 2篇手足口病
  • 2篇手足口病患儿
  • 2篇脓毒性
  • 2篇脓毒性休克
  • 2篇气管
  • 2篇气管镜
  • 2篇重症患儿
  • 2篇危重

机构

  • 6篇湖南省人民医...
  • 6篇湖南省儿童医...
  • 5篇南华大学
  • 2篇复旦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8篇祝益民
  • 4篇肖政辉
  • 4篇胥志跃
  • 3篇卢秀兰
  • 2篇张新萍
  • 2篇黄娇甜
  • 2篇陆国平
  • 1篇胡肖伟
  • 1篇闫宪刚
  • 1篇陆铸今
  • 1篇何伟志
  • 1篇傅启华
  • 1篇贾兵
  • 1篇任宏
  • 1篇刘娟
  • 1篇李璧如
  • 1篇刘美华
  • 1篇杨梅雨
  • 1篇仇君
  • 1篇闫钢风

传媒

  • 6篇中国小儿急救...
  • 2篇中国医师杂志
  • 2篇中华实用儿科...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华急诊医学...
  • 1篇中华儿科杂志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5篇2016
  • 5篇2015
  • 2篇2014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纤维支气管镜在危重症患儿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14年
纤维支气管镜术已在PICU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成为了PICU呼吸系统疾病诊断及治疗的一项必备措施。本文着重结合实际工作介绍纤维支气管镜术在PICU的应用进展和注意事项。
黄娇甜卢秀兰
关键词:纤维支气管镜术儿童重症监护病房
右侧颈部置管建立体外膜肺氧合治疗危重症患儿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 总结经右侧颈部血管切开置管建立体外膜肺氧合(ECMO)的技术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2月至2015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因小儿危重症接受ECMO治疗,并经右侧颈部血管置管建立ECMO的患儿资料,包括疾病种类、年龄、体重、置管时间、ECMO运行时间、并发症及预后等.结果 共28例患儿接受ECMO治疗,3例患儿为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后经胸置管建立ECMO未纳入.故最终纳入25例患儿,其中男15例、女10例,中位年龄1.8岁(1 d~13岁),中位体重12.0(2.8~50.0) kg.25例患儿均因一般机械通气不能维持或心力衰竭对常规药物治疗无反应,均为静脉-动脉转流(V-A模式)ECMO支持;均采用全身麻醉下右侧颈内静脉-颈总动脉插管,其中5例患儿术前右侧颈内静脉已置入颈静脉导管,3例患儿术前右侧颈内静脉已置入血透管,1例患儿在心肺复苏的同时置管.25例患儿均成功顺利置入插管建立ECMO,手术时间为(45±26) min,除1例动脉灌注压力过高,重新更换管道后压力恢复正常外,其余均置管一次成功;置管位置恰当,未再调整置管深度;流量满意,达到80 ~ 150 ml/(kg·min).ECMO中位运行时间为153(14~567)h,成功撤机16例,撤机成功率为64%,出院存活15例,出院存活率为60%.插管相关并发症:置管位置切口渗血6例;插管固定缝线松弛2例,误伤颈外静脉1例,局部缝合后止血.结论 血管插管是进行ECMO的基础,经右侧颈部血管置管建立小儿ECMO相对简单安全.掌握熟练的切开置管技术可确保ECMO的应用.加强局部管道管理,减少并发症.
闫宪刚陆铸今郑继翠张文波陆国平贾兵
关键词:插管法危重病体外膜肺氧合
胞内高迁移率族蛋白B1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8年
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HMGBl)是一种高度保守的DNA结合蛋白,HMGB1的功能取决于其分子定位,生理情况下HMGB1存在于细胞核内,具有稳定核小体的结构和促进基因重组、修复、转录等作用,有"DNA伴侣"之称,胞内HMGB1对心脏肥厚、心力衰竭、胰腺炎、肝缺血/再灌注损伤、脊髓小脑共济失调等具有保护作用.
刘颖祝益民
关键词:高迁移率族蛋白B1
儿童脓毒性休克(感染性休克)诊治专家共识(2015版)被引量:56
2015年
2005年首次公布的国际儿科脓毒症相关概念和定义的专家共识已得到全世界儿科界广泛认可;2006年我国儿科重症医学专家制定的“儿科感染性休克(脓毒性休克)诊疗推荐方案”,对国内儿科医师具有积极指导意义。2012年“拯救脓毒症战役”之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国际指南加入了血流动力学、组织灌注、
关键词:脓毒性休克感染性休克儿科医师严重脓毒症诊治儿童
重症儿童院际三级转诊专家建议被引量:4
2015年
按照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把握儿童疾病的特点,建立区域性急诊与重症儿童的三级转诊体系,因地制宜开展重症儿童转运,是保障儿童健康和生命的关键。重症儿童转运分为现场转运、院内转运及院际转运。现场转运是通过公共急救电话呼叫开展的转运;院内转运是指在同一医院不同医疗区域间的转运;
关键词:重症儿童转诊院内转运卫生行政部门儿童疾病急救电话
肠道病毒71型致神经源性肺水肿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6年
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可引起手足口病,由于EV71的高度嗜神经性,重症者可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损害、急性肺水肿、心肺功能衰竭甚至死亡等.笔者就近年来EV71感染累及中枢神经系统导致神经源性肺水肿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要综述.
王丽娟祝益民
血栓弹力图检测儿童脓毒症凝血紊乱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4
2017年
目的了解血栓弹力图(thromboelastography,TEG)在儿童脓毒症凝血紊乱中的检测意义。方法前瞻性收集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收入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PICU诊断为脓毒症和严重脓毒症的患儿共100例,于诊断脓毒症当日检测传统凝血功能指标(conventional coagulation tests, CCTs),包括血小板计数(Pl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imers);检测TEG指标,包括凝血反应时间(R)、动力时间(K)、凝固角度(α)、最大幅度(MA)、30 min幅度下降比例(LY30)、综合凝血指数(CI)。另随机纳入体检儿童25例为对照组,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析TEG和CCTs检测脓毒症凝血紊乱的特征、ROC曲线下面积法(AUC)考察TEG和CCTs预测严重脓毒症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共纳入脓毒症56例、严重脓毒症44例,男女比例63∶37,中位年龄11.5(3.3~48)个月,合并基础疾病占71%。根据TEG检测结果,发生凝血紊乱72例,其中高凝状态28例,低凝状态44例;根据CCTs检测结果,发生凝血紊乱50例,其中非显性DIC 29例,显性DIC 21例。高凝状态在无DIC组中比例高于非显性DIC组(46% 和17.2%,P=0.016)。低凝状态显性DIC组比例高于非显性DIC组(100% 和44.8%,P<0.01)。脓毒症高凝组较对照组TEG结果显示:R、K缩短,α增大,MA、CI升高(均P<0.01);CCTs结果显示:PT延长(P=0.002),APTT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87)。严重脓毒症组较脓毒症组TEG呈低凝状态:R、K延长,α减小,MA、CI降低(P<0.01)。TEG与CCTs各指标预测严重脓毒症AUC均>0.5,其中α的AUC大于Fib(P=0.000 2);K的AUC大于Fib(P=0.004 1)。结论TEG检测显示脓毒症患儿凝血紊乱占72%,其中脓毒症早期呈高凝状�
项龙钱娟张建任宏胡肖伟李璧如王莹傅启华祝益民宁铂涛
关键词:血栓弹力图脓毒症严重脓毒症凝血紊乱儿童
脓毒性休克的液体复苏治疗进展被引量:6
2016年
脓毒性休克的初期复苏尤其液体复苏是关键,但对于液体复苏的种类、速度、剂量均存在较多的争论,各多中心研究的结果也存在明显不同的意见。目前的意见是在血流动力学指导下进行个体化的液体复苏。
陆国平闫钢风
关键词:脓毒性休克生理盐水清蛋白羟乙基淀粉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对脓毒症胰腺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脓毒症是重症患儿继发胰腺损伤的重要原因,胰腺急性损伤后可引起炎症介质大量释放,加剧机体炎症反应及应激状态,使病情进一步恶化。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E2-related factor2,Nrf2)是人体重要的保护性转录因子,可激活人类基因组中500多种基因的表达,其中大部分具有细胞保护作用。研究证实Nrf2具有的细胞保护作用主要包括调控炎症反应、抗氧化应激、改善线粒体功能、减弱毒性蛋白的聚集等。本文就Nrf2保护脓毒症导致胰腺损伤的主要机制作一综述。
颜海鹏祝益民
关键词:脓毒症胰腺损伤核因子
手足口病患儿血清NT-proBNP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通过检测手足口病患儿血清 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蛋白浓度,探讨其与该病病情评估的关系。【方法】选取2011年12月至2012年6月在本院门诊及ICU一科治疗的手足口病患儿10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体检健康患儿5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电化学发光双抗体夹心测定血清 NT-proBNP浓度,比较各组间血清 NT-proBNP浓度的差异。【结果】手足口病患儿随着病变程度的加重,血清 NT-proB-NP浓度逐渐升高(P<0.05)。【结论】血清 NT-proBNP浓度可为手足口病患儿病情评估提供参考依据,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
邱瑜胥志跃肖政辉何伟志
关键词:手足口病血液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