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201906)

作品数:15 被引量:33H指数:3
相关作者:王伟王伟孙其恺季楚舒胡冰更多>>
相关机构: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安徽医科大学安徽省立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肿瘤
  • 10篇细胞
  • 6篇蛋白
  • 6篇细胞癌
  • 6篇肝细胞
  • 5篇肝细胞癌
  • 3篇预后
  • 3篇肝肿瘤
  • 2篇肉瘤
  • 2篇生物信息
  • 2篇生物信息学
  • 2篇食管
  • 2篇食管肿瘤
  • 2篇联合化疗
  • 2篇化疗
  • 2篇甲基化
  • 2篇肝癌
  • 2篇靶向
  • 2篇靶向治疗
  • 2篇表观

机构

  • 10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安徽省立医院
  • 1篇中国科技大学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庐江县人民医...
  • 1篇安徽省六安市...

作者

  • 7篇王伟
  • 5篇王伟
  • 2篇孙其恺
  • 2篇胡冰
  • 2篇季楚舒
  • 1篇余继海
  • 1篇荚卫东
  • 1篇许戈良
  • 1篇何义富
  • 1篇王伟
  • 1篇陈浩
  • 1篇马金良
  • 1篇王露方
  • 1篇李岩
  • 1篇英卫东
  • 1篇刘国岩
  • 1篇吕阳
  • 1篇吕雅静
  • 1篇张建国
  • 1篇贾伟

传媒

  • 5篇国际肿瘤学杂...
  • 2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肝胆外科杂志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安徽卫生职业...
  • 1篇国际外科学杂...
  • 1篇中华消化外科...
  • 1篇肿瘤药学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5篇2013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DNA甲基化与肝细胞癌被引量:1
2013年
肝细胞癌是原发性肝癌的主要类型,也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然而在分子和细胞水平,肝癌的发病机制仍然不清楚。一般来说,肿瘤形成通常被认为是抑癌基因失活或原癌基因激活致DNA突变而诱导人类正常细胞向恶性细胞转化的过程。近年来随着对肿瘤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表观遗传学改变与肝癌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其中DNA甲基化是人类基因组发生最为常见的一种表观遗传学事件,也是表观遗传学研究最为深入的一种机制。本文将就DNA甲基化在肝癌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朱剑宇王伟荚卫东
关键词:肝肿瘤DNA甲基化表观遗传学基因
表观遗传修饰与肝癌的关系被引量:4
2013年
表观遗传学是指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在不发生改变的情况下,基因表达了可遗传的表型变化。表观遗传机制的失调在人类恶性肿瘤包括肝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研究结果发现:大量表观遗传可凋节有关基因靶点和信号转导通路,如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RNA调节基因沉默等与肝癌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探究这些异常的表观遗传机制对诊断和治疗肝癌有着重要的意义。
孙其恺王伟英卫东
关键词:肝肿瘤表观遗传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微小RNA
STIL在肝细胞癌中高表达及其预后价值
2018年
目的探索STIL在肝细胞癌(肝癌)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预后意义。方法采用癌症公共数据库Oncomine和TCGA对STIL基因的表达情况和预后价值进行生物信息学预测;回顾性收集67例肝癌患者癌与配对癌旁正常组织标本,应用免疫组化的方法对STIL基因蛋白表达水平进行检测;最后通过Kaplan-Meier单因素和Cox多因素分析探索STIL表达水平与肝癌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Oncomine数据库预测STIL基因mRNA水平在肝癌组织中显著高于正常组织(P<0.05),TCGA数据显示STIL基因mRNA水平高表达的肝癌患者预后明显差于低表达者(P=0.003)。免疫组化结果证实了上述预测结果,肝癌中STIL蛋白水平呈现高表达(P<0.001),且高表达STIL的肝癌患者预后差于低表达者(P<0.001),单因素及多因素生存分析均提示:STIL高表达可以作为肝癌患者预后不佳的独立预测因子(P值均<0.001)。结论 STIL基因在肝癌中高表达,且高表达的STIL可以作为预测肝癌患者预后不佳的独立预测因子。未来STIL基因有望成为肝癌患者治疗的新靶点。
袁勇刚李文娟周杭城彭燕王伟胡冰
关键词:肝细胞癌预后生物信息学
periostin与肿瘤相关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3年
periostin是在鼠成骨细胞株中发现的一种促成骨细胞形成黏附蛋白[1],对维持骨及牙齿组织,以及心肌发育、损伤后修复有调节作用.近来研究结果提示periostin与肿瘤也有密切关系,特别是在肿瘤微环境形成及肿瘤侵袭转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本文就periostin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孙其恺吕阳王伟
关键词:PERIOSTIN肿瘤侵袭转移损伤后修复黏附蛋白细胞形成
AGGF1在肿瘤中的作用及其调控机制被引量:3
2019年
血管生成因子含G补缀和FHA域1(AGGF1)是近年来鉴定出来的血管生成因子,其在血管内皮细胞高度表达,可表现出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一样的功能,能够促进新生血管生成。近年来研究发现,AGGF1在肝癌、白血病、胶质瘤和胃癌等多种肿瘤中呈高表达。基于其可参与调控肿瘤血管生成、DNA修复和细胞自噬等机制,高表达AGGF1的肿瘤容易产生耐药及发生转移,其患者的生存与预后较AGGF1低表达的患者更差。深入了解AGGF1影响肿瘤血管生成的作用及具体的分子机制,可为抗肿瘤血管生成的治疗提供新策略。
沈夏波李岩王伟
关键词:肿瘤DNA修复自噬
CIK细胞联合化疗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5年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是单个核细胞经体外诱导分化而成的免疫细胞群,可通过多种机制杀灭肿瘤细胞。基础及临床试验表明CIK细胞与化疗联合可逆转肿瘤耐药和增加CIK细胞杀伤效应,且毒副反应小,使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获益率较单独CIK细胞治疗或化疗显著提高。本文主要对CIK细胞的免疫学特点、抗肿瘤作用和机制、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局限性进行了综述。
冉宝石王伟王露方季楚舒
关键词:肿瘤化疗
食管鳞状细胞癌的肿瘤血管生成机制
2016年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缺氧诱导因子、白细胞介素、血管生成素样蛋白、整合素和上皮间质转化在食管鳞状细胞癌血管生成中为癌细胞的生长、侵袭和转移提供了营养支持和有利环境.对食管鳞状细胞癌血管生成机制的研究将为其抗血管靶向治疗提供更多思路和潜在靶点.
吕雅静王伟季楚舒胡冰
关键词:食管肿瘤
食管癌血管生成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4年
食管癌的高侵袭性与血管生成密切相关,并伴随微血管密度、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管生成相关因子及其受体表达水平的改变.研究发现,血清中高水平的血管生成相关因子与食管癌患者疗效不佳及预后不良密切相关,提示其可作为食管癌治疗的新靶点,值得进一步深入探索.
王伟胡冰何义富
关键词:食管肿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靶向治疗
ECM-1和TIMP-2在肝细胞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通过检测肝细胞癌患者血清中ECM-1和TIMP-2的表达水平,分析ECM-1和TIMP-2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59例肝癌患者血清ECM-1和TIMP-2水平。结果 59例肝癌患者血清ECM-1和TIMP-2平均水平分别为145.08±22.13 pg/ml、30.77±13.89 ng/ml;两者水平均与肿瘤包膜、TNM分级、血管侵犯、肿瘤结节有关(P<0.005),而ECM-1与肿瘤分化程度有关(P<0.005);ECM-1和TIMP-2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469,P=0.000)。结论 ECM-1与TIMP-2的表达可能与肝癌侵袭转移密切相关,可作为患者术后复发与转移的预测指标。
孙其恺王伟吕阳刘国岩荚卫东许戈良马金良余继海陈浩
关键词:肝细胞癌细胞外基质蛋白-1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1
肝癌细胞株HepG2中侧群细胞的生物学特性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分选出HepG2中侧群(sP)细胞并探讨其生物学特性。方法流式细胞仪分选出sP细胞为实验组,同代常规培养HepG2为对照组,利用非肥胖糖尿病/严重联合免疫缺陷(NOD/SCID)鼠接种实验、黏附实验、Transwell、迁移实验、成球培养实验检测两者生物学特性差异。结果接种实验显示2×104个sP细胞即能成瘤;两组细胞黏附能力[(16.19±3.68)%比(25.01±13.97)%]和侵袭能力[(20±4)比(16±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迁移实验sP细胞穿出细胞数(87±10)比对照组(47±8)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细胞成球数(54±9)较对照组(18±3)多(P〈0.05)。结论HepG2中sP细胞具有肿瘤干细胞特性,可能富集了肝癌干细胞。
吕阳许戈良荚卫东王伟夏洪海刘文斌
关键词:肝细胞侧群细胞肿瘤干细胞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