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8AA701202)

作品数:3 被引量:5H指数:1
相关作者:程春玲张登银高炳贞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邮电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篇信任模型
  • 1篇数字版权
  • 1篇数字版权管理
  • 1篇数字水印
  • 1篇水印
  • 1篇匿名
  • 1篇匿名性
  • 1篇网格
  • 1篇网格安全
  • 1篇网格计算
  • 1篇网络
  • 1篇网络匿名
  • 1篇访问控制
  • 1篇P2P
  • 1篇DRM系统

机构

  • 3篇南京邮电大学

作者

  • 3篇程春玲
  • 2篇张登银
  • 1篇高炳贞

传媒

  • 2篇计算机技术与...
  • 1篇计算机应用

年份

  • 3篇2009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基于Merkle难题的P2P网络匿名认证方案被引量:1
2009年
现有的认证方案大多采用超级节点或者引入CA认证中心进行节点间认证,破坏了P2P网络分布式特点;此外,认证过程一般使用节点的真实ID,不能满足P2P网络匿名性的需求。针对以上问题,文中提出一种结合Merkle难题和改进的SAKA算法的节点间匿名认证方案MBAA(Merkle-based Anonymous Authentication)。该方案使用Merkle难题产生和安全传输SAKA算法所必需的对等节点间的初始共享密钥,并采用基于单向散列函数认证的SAKA算法,实现了P2P网络中节点之间的分布式匿名认证。理论分析表明,MBAA可以有效抵御中间人攻击、重放攻击和密码猜测攻击,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匿名认证方案。
程春玲高炳贞
关键词:P2P匿名性
一种网格混合认证模型的研究
2009年
系统地分析了当前常见信任模型的优缺点,针对网格应用需求提出了一种新的混合认证模型,详细设计了新模型的框架和功能,并对三级认证子系统和域间认证子系统分别进行了仿真验证和性能分析,结果表明混合认证模型能够解决单一密钥机制存在的缺陷,提高网格认证的安全性。
程春玲张登银
关键词:网格计算网格安全信任模型
实现DRM系统的一种新方案被引量:4
2009年
版权保护一直是困扰创作者和发行商的重大问题,现有的技术和协议在防止盗版上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缺陷。数字版权管理(DRM)系统综合使用各种技术和协议寻求买卖双方的利益平衡,保证创作者的版权和用户端的安全。本文提出基于模块化实现DRM系统的全面解决方案。该实现方案对DRM模型进行了改进,将水印的嵌入移交给权威机构来处理,买卖双方只需对水印的存在性进行检验。最后,对整体安全性能进行了分析。该方案利用现有的技术和协议,实现了对作品的整个生命期的安全访问控制。
程春玲张登银
关键词:数字版权管理数字水印访问控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