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临床肿瘤学科学基金

作品数:70 被引量:783H指数:13
相关作者:罗荣城李黎波吕成伟严晓丁雪梅更多>>
相关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天津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0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0篇细胞
  • 21篇肿瘤
  • 12篇疗法
  • 11篇光动力
  • 9篇细胞株
  • 9篇耐药
  • 9篇化疗
  • 9篇肺癌
  • 9篇癌细胞
  • 7篇扶正
  • 6篇多药
  • 6篇多药耐药
  • 6篇血卟啉
  • 6篇血卟啉衍生物
  • 6篇生活质量
  • 6篇人鼻咽癌
  • 6篇鼻咽
  • 6篇鼻咽癌
  • 6篇参芪扶正
  • 5篇结肠

机构

  • 13篇南方医科大学...
  • 5篇天津医科大学
  • 5篇天津中医药大...
  • 5篇中国医学科学...
  • 4篇第二军医大学
  • 4篇贵州省人民医...
  • 4篇华中科技大学
  • 4篇新疆生产建设...
  • 4篇解放军534...
  • 3篇福建医科大学
  • 3篇辽宁医学院
  • 3篇河南省肿瘤医...
  • 3篇暨南大学附属...
  • 3篇中国中医科学...
  • 3篇江苏省肿瘤医...
  • 3篇第三军医大学...
  • 3篇第四军医大学...
  • 3篇解放军第30...
  • 2篇江苏省人民医...
  • 2篇山西省肿瘤医...

作者

  • 14篇罗荣城
  • 12篇吕成伟
  • 12篇李黎波
  • 11篇丁雪梅
  • 11篇严晓
  • 7篇杨小民
  • 5篇陈晓华
  • 5篇周小平
  • 5篇陈波
  • 5篇马红京
  • 4篇谭诗生
  • 4篇郭义
  • 4篇李杭
  • 3篇吴皓
  • 3篇何素英
  • 3篇刘莉
  • 3篇王居峰
  • 3篇徐萌
  • 3篇洪专
  • 3篇刘文静

传媒

  • 4篇南方医科大学...
  • 3篇福建医科大学...
  • 3篇中国中西医结...
  • 3篇肿瘤防治研究
  • 3篇广东医学
  • 3篇实用临床医药...
  • 2篇中国激光医学...
  • 2篇临床肿瘤学杂...
  • 2篇中华放射医学...
  • 2篇肿瘤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2篇新疆中医药
  • 2篇重庆医学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辽宁中医杂志
  • 2篇细胞与分子免...
  • 1篇中国耳鼻咽喉...
  • 1篇河北中医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流行病学...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4篇2017
  • 4篇2016
  • 7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5篇2010
  • 5篇2009
  • 10篇2008
  • 11篇2007
  • 4篇2006
  • 6篇2005
7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累及髋臼的原发良性与交界性骨肿瘤的术式选择与预后评估
2021年
目的·探讨并总结累及髋臼的良性与交界性骨肿瘤(benign and aggressive bone tumors,BABT)的一般特点、处理原则及预后因素。方法·收集88例髋臼病灶患者病例资料,其中41例为髋臼BABT,就患者人口学资料、外科治疗的选择以及患者的预后情况等进行分析。结果·41例髋臼BABT术后中位随访时间42.6个月。其中30例行病灶刮除植骨术,2例行病灶刮除骨水泥填充术,8例行瘤段切除联合骨盆假体重建术,1例行半骨盆截肢术。术后病理提示良性者23例,其中8例伴有骨皮质破损(34.8%),仅有2例复发。术后病理提示交界性者18例,其中14例伴有骨皮质破损(77.8%),共有5例复发。7例骨巨细胞瘤中1例复发(14.3%),4例非典型软骨肿瘤中3例局部复发(75.0%)。结论·髋臼良性肿瘤不伴骨皮质破损者,单纯刮除术后复发罕见。交界性肿瘤和/或伴骨皮质破损者,单纯刮除术复发率较高,需术前严格确定手术边界。其中,骨巨细胞瘤可酌情采用病灶刮除骨水泥填充术或是瘤段切除术,而非典型软骨肿瘤建议行瘤段切除联合骨盆假体重建术。
张珠晟刘琦鲍其远沈宇辉张伟滨万荣
关键词:髋臼预后因素
5-氨基乙酰丙酸光动力杀伤人鼻咽癌耐药/非耐药细胞株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观察5-氨基乙酰丙酸(5-aminolevulinic acid,5-ALA)光动力学效应对体外培养人鼻咽癌细胞株CNE2及其顺铂耐药株CNE2/DDP的生物作用,探讨光动力治疗多药耐药鼻咽癌的可行性。方法对CNE2与CNE2/DDP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5-ALA(0.01、0.05、0.10、0.25、0.5、1.0、2.0、4.0mmol/L)孵育4h,予波长为630nm的半导体激光进行照射,能量密度分别为2、5、10、20J/cm2,继续孵育24h,用四唑盐比色法测定细胞存活率;两株细胞与2.0mmol/L浓度的5-ALA溶液共孵育4h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生性光敏剂原卟啉Ⅸ的荧光强度。结果5-ALA光动力对体外培养的CNE2和CNE2/DDP细胞均有杀伤作用,表现为对5-ALA浓度、激光剂量的量-效依赖关系。激光能量为20J/cm2时,5-ALA对CNE2和CNE2/DDP细胞的半数杀伤浓度分别为0.07mmol/L与0.375mmol/L,二者比较差异显著(P<0.01);不同5-ALA浓度、不同激光剂量条件下CNE2细胞存活率显著低于CNE2/DDP(P<0.05);CNE2和CNE2/DDP的细胞内荧光强度分别为(197.33±1.45)、(106.36±2.31),相差非常显著(P<0.01)。结论5-ALA-PDT对CNE2和CNE2/DDP均有杀伤作用,但CNE2/DDP对其敏感性低于CNE2,表明CNE2/DDP对5-ALA-PDT存在一定程度的交叉抗性,增加5-ALA浓度和/或增大激光剂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这种抵抗。
杨小民罗荣城马红京李黎波丁雪梅严晓吕成伟
关键词:鼻咽癌5-氨基乙酰丙酸光动力学疗法CNE2多药耐药
沉默Dnmt1基因对结肠癌细胞株HT-29细胞增殖及细胞周期的影响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利用RNA干扰技术研究沉默DNA甲基转移酶1(DNA methyltransferase1,Dnmt1)对结肠癌细胞株HT-29细胞增殖及细胞周期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LipofectamineTM2000将Dnmt1 siRNA转染HT-29细胞,实验中将细胞分为3组:未处理组、对照siRNA组和Dnmt1siRNA组。利用CCK-8试剂盒和流式细胞术分别研究其对HT-29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进一步通过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ting技术研究与增殖和周期相关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与未处理组和对照siRNA组相比,Dnmt1siRNA组中HT-29细胞的增殖受到明显的抑制(P<0.05)。Dnmt1siRNA组中HT-29细胞在G0/G1期的比率高达66.93%,高于未处理组和对照siRNA组中HT-29细胞在G0/G1期的比率(分别为53.45%和54.71%)(P<0.05)。此外,与未处理组和对照siRNA组相比,Dnmt1siRNA组中HT-29细胞的cdk2,cyclin D1和cyclin E基因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明显下调(P<0.05)。结论干扰Dnmt1能明显诱导HT-29细胞周期静止,其可能的机制与cdk2,cyclins D1和cyclin E基因的表达下调密切相关,操纵该基因有可能成为新的结肠癌的分子治疗靶点。
王居峰刘莺刘文静何素英
关键词:结肠癌RNA干扰DNA甲基转移酶1细胞周期
小剂量阿帕替尼治疗晚期乳腺癌的效果和安全性分析被引量:9
2020年
目的探讨小剂量阿帕替尼治疗晚期乳腺癌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7年3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71例晚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5例接受小剂量阿帕替尼(250 mg,每日1次口服,21天为1个周期)治疗(阿帕替尼组),余26例仅接受标准化疗方案(化疗组),2个周期后分别采用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1.1版和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常见不良反应事件评价标准(NCI-CTC AE)4.03版评估疗效和不良反应,根据随访数据进行生存分析并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两组均完成2个周期及以上治疗,可进行疗效评价,均无获CR者,其中阿帕替尼组45例获PR 11例、SD 26例和PD 8例,总有效率(RR)和疾病控制率(DCR)分别为24.4%和82.2%,而化疗组26例获PR 1例、SD 12例和PD 13例,RR和DCR分别为3.8%和50.0%。阿帕替尼组的RR和DCR均优于化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帕替尼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4.1个月,优于化疗组的3.0个月(P<0.05);单因素分析发现前期接受蒽环类药物(5.5个月vs.3.2个月)或贝伐单抗(4.9个月vs.3.8个月)治疗者拥有更长的PFS(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前期曾接受蒽环类药物(OR=2.156,95%CI:1.264~4.156)或贝伐单抗治疗(OR=1.956,95%CI:1.368~3.458)均为延长PFS的独立因素。阿帕替尼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多为高血压、贫血和手足综合症,多为1~2级。结论晚期乳腺癌患者可从小剂量阿帕替尼治疗中获益,尤其是既往曾接受蒽环类药物或贝伐单抗者,且不良反应较轻,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曾天宇孙春晓杨帆李俊李薇殷咏梅
关键词:乳腺癌疗效预后
中药联合全身化疗和(或)动脉灌注化疗治疗胰腺癌肝转移的回顾性研究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评价中药联合全身化疗和(或)动脉灌注化疗治疗胰腺癌肝转移(pancreatic cancer with liver metastases,PCLM)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2001—2010年10年间采用中药联合全身化疗和(或)区域性动脉灌注治疗的292例PCLM患者,其中西医治疗组157例,中西医治疗组135例。对西医治疗组患者采用含吉西他滨(GEM)的方案化疗,其中部分患者接受区域性动脉灌注治疗;中西医治疗组在接受上述治疗的同时持续口服清热消积中药4周以上。观察中位生存时间(median survival time,MST)、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西医治疗组和中西医治疗组的MST分别为4.8、5.5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组无化疗或动脉灌注治疗相关性死亡,毒副反应均可耐受。结论中药联合全身化疗和(或)动脉灌注治疗安全有效,可作为PCLM姑息治疗的优先选择。
欧阳华强潘战宇刘方谢广茹闫祝辰
关键词:胰腺癌动脉灌注化疗全身化疗
“白血”释义及临床应用被引量:1
2017年
血是循行于脉内的红色液态物质。与血的概念相对,在脉外同样运行着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称之为"白血"。本文对其主要概念进行考释,并总结泻白血的三种方法——天灸、拔罐、针刺,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指导。
郭扬宋裕如陈波王舒
关键词:白血天灸拔罐针刺
RNA干扰Nucleostemin基因对人结肠癌细胞株HT-29细胞增殖及细胞周期的影响被引量:1
2010年
将Nucleostemin(NS)siRNA利用脂质体2000转染人结肠癌细胞株HT 29,分别利用CCK-8试剂盒和流式细胞术检测NS siRNA对HT 29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进一步利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NS基因和细胞周期相关基因p21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表明,NS siRNA的转入能有效下调NS mRNA和蛋白的表达(P<0.05),并能明显抑制人结肠癌细胞株HT 29的细胞增殖(P<0.05),并诱导细胞周期静止在G_0/G_1期,转染NS siRNA后,p21 mRNA和蛋白的表达均明显升高,提示细胞增殖抑制和细胞周期静止与p21基因表达的升高密切相关.
王居峰刘莺刘文静何素英
关键词:核干细胞因子结肠癌细胞周期
黄芪、党参提取物增强紫杉醇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和转移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7
2008年
目的:观察黄芪、党参提取物对紫杉醇抑制Lewis肺癌血管生成和肿瘤转移的增强作用,为中医药抗肿瘤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C57BL/6小鼠右肋处皮下接种Lewis肺癌,6h后随机分为实验组、紫杉醇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接受紫杉醇联合参芪注射液治疗,紫杉醇组接受同等剂量的紫杉醇治疗,对照组用等体积的生理盐水代替。观察指标:移植瘤体积,肿瘤组织内微血管度和肺脏转移瘤数量,小鼠存活时间。结果:与紫杉醇治疗相比,紫杉醇联合参芪可以明显减少移植瘤内的微血管密度(10.1±4.4 vs 16.8±7.3,P<0.05)和肺脏转移瘤个数(13.4±4.3 vs 18.4±3.9,P<0.05),明显延长小鼠的存活时间(43.3±8.4d vs 36.3±6.6d,P<0.05)。结论:黄芪、党参提取物对紫杉醇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和移植肿瘤转移有一定的增强作用。
柏长青宋颖芳王德堂郭惠玲
关键词:党参紫杉醇血管生成
尿多酸肽诱导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伊马替尼耐药细胞生长抑制及分化的体外观察被引量:8
2007年
目的观察尿多酸肽(CDA-2)在体外对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L)伊马替尼(IM)耐药细胞株 K562R 生长抑制及诱导分化的作用。方法 MTY 和集落形成实验观察 CDA-2对 CML 细胞株 K562、IM 耐药细胞株 K562R、IM 耐药和非耐药 CML 患者骨髓细胞生长抑制作用。吉姆萨染色观察细胞形态,膜联蛋白-V(Annexin-V)/碘化丙啶(PI)染色分析细胞凋亡,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分化抗原 CD11b、CD14的表达,反转录 PCR(RT-PCR)检测细胞分化相关基因、细胞周期调节基因及 DNA甲基化转移酶基因的表达。结果 CDA-2均可抑制 K562、K562R、IM 耐药和非耐药 CML 患者骨髓细胞的生长,且对 K562R 细胞和 IM 耐药 CML 患者骨髓细胞的生长抑制更明显;CDA-2改变了 K562和K562R 细胞形态,诱导细胞向成熟分化,并引起细胞周期在 G_1期的停滞;这种停滞可能与 CDA-2抑制 DNA 甲基转移酶活性,逆转细胞周期调节基因的甲基化状态有关。结论 CDA-2在体外对 K562R细胞株有很强的生长抑制和诱导分化的作用,提示 CDA-2可能成为治疗 IM 耐药的 CML 患者的一种新药。
王晓丹邱林卢润章陈立君展昭民韩冰虹张伯龙马军
关键词:髓样伊马替尼
5-氨基乙酰丙酸光动力杀伤人鼻咽癌细胞株的实验研究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探讨5-氨基乙酰丙酸(5-ALA)光动力学效应(PDT)杀伤人鼻咽癌细胞株CNE2的可能性。方法对培养的CNE2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5-ALA(0.01、0.05、0.10、0.25、0.5、1.0、2.0、4.0mmol/L)孵育4h,予波长630nm的半导体激光照射,照射能量密度分别为20、10、5、2J/cm2,继续孵育6、12、24h,用四唑盐比色法分别测定细胞存活率。结果5-ALA-PDT能有效杀伤人鼻咽癌CNE2细胞,其杀伤程度与照射后孵育时间、5-ALA浓度和激光剂量呈正相关(P<0.01)。激光照射后12h,激光能量为20J/cm2,5-ALA浓度为0.5mmol/L时,其杀伤作用最明显。结论体外培养CNE2细胞对5-ALA介导的PDT敏感。
杨小民罗荣城李黎波丁雪梅严晓吕成伟周晓平
关键词:鼻咽肿瘤5-氨基乙酰丙酸光化学疗法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