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NJC07219)
- 作品数:4 被引量:3H指数:1
- 相关作者:葛丽英更多>>
- 相关机构:内蒙古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更多>>
- 李渔戏曲艺术之舞台表演论刍议被引量:2
- 2010年
- 李渔的戏曲理论依照戏曲艺术由剧本创作到舞台表演的逻辑顺序分为词曲部与演习部两大部分。李渔用"填词之设,专为登场"巧妙又有机地把二者结合在一起——论剧本创作,始终围绕着登场搬演这一核心;论戏曲表演,又以剧本的创作质量为前提,鲜明地标识着其戏曲理论始终以戏曲艺术舞台表演性为观照标准的独特之处。
- 葛丽英
- 关键词:戏曲理论戏曲艺术舞台表演
- 李渔戏曲艺术本体论探因
- 2009年
- 我国的戏曲艺术从自在阶段到自为阶段经历了比较漫长的跋涉。李渔是唯一一个自觉地站在戏曲艺术本体的高度去关注戏曲艺术实践的理论家。探究李渔戏曲理论达到戏曲艺术本体自觉高度的原因,时代的不断发展、戏曲艺术的不断演进、戏曲理论的不断成熟等都是重要因素。而当时代发展到一定阶段,戏曲艺术及其理论也达到一定的发展水平时,个人因素亦尤为重要。
- 葛丽英
- 关键词:戏曲艺术戏曲理论艺术本体偶然
- 从戏曲单一论到戏剧综合论——中国古代戏曲艺术理论发展刍议
- 2008年
- 中国古代戏曲艺术理论从最初的萌芽期、形成期到全面发展的鼎盛期,始终难以实现由戏曲单一论到戏剧综合论的真正跨越。直到清代,李渔戏曲理论的诞生促成了这种跨越的实现,中国古代戏曲艺术理论才由此走向了自觉与成熟。
- 葛丽英
- 关键词:戏曲戏剧戏曲理论
- 从文学属性的倚重到戏曲本体的回归——论李渔戏曲理论的艺术本体性被引量:1
- 2009年
- 作为我国传统的艺术形式,戏曲艺术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融合了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杂技等各种艺术因素,成为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表演艺术。然而,在戏曲艺术实践不断成熟、不断完备的情况下,我国戏曲理论却始终停留在以戏曲局部的音乐性与文学性统观戏曲艺术整体的框架中。李渔的戏曲理论则首次突破了这种传统的戏曲理论研究格局,以戏曲艺术的基本特征为基点,涵盖了戏曲艺术本体所涉及的各个方面的内容。李渔戏曲理论从文学属性的倚重到戏曲本体的回归,标志着我国的戏曲艺术在理论上达到了艺术本体自觉的高度。
- 葛丽英
- 关键词:戏曲戏曲理论本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