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上海市国际科技合作基金(11410708500)

作品数:28 被引量:300H指数:8
相关作者:汪年松王筱霞盛晓华许涛俞岗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市中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国际科技合作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6篇糖尿
  • 16篇糖尿病
  • 13篇肾脏
  • 12篇肾病
  • 11篇糖尿病肾病
  • 9篇肾脏病
  • 8篇慢性
  • 8篇慢性肾脏
  • 8篇慢性肾脏病
  • 6篇血液
  • 6篇血液透析
  • 5篇血管
  • 5篇透析患者
  • 5篇维持性
  • 5篇维持性血液
  • 5篇维持性血液透...
  • 4篇心血管
  • 4篇病患
  • 3篇动脉
  • 3篇血清

机构

  • 26篇上海交通大学...
  • 5篇上海交通大学
  • 3篇武汉市中医医...
  • 2篇苏州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上海市糖尿病...

作者

  • 28篇汪年松
  • 11篇王筱霞
  • 10篇盛晓华
  • 9篇许涛
  • 6篇崔勇平
  • 6篇俞岗
  • 5篇李军辉
  • 5篇陈玉强
  • 5篇简桂花
  • 4篇薛勤
  • 4篇高许萍
  • 4篇程东生
  • 4篇李青
  • 4篇鲍宏达
  • 4篇王彦哲
  • 3篇姜珍珍
  • 3篇彭斌
  • 2篇刘玉梅
  • 2篇范瑛
  • 2篇刘莺

传媒

  • 21篇中国中西医结...
  • 4篇上海医学
  • 2篇中国血液净化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8篇2014
  • 14篇2013
  • 2篇2012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重视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诊断和治疗被引量:3
2014年
在西方国家,糖尿病肾病(DN)居终末期肾病(ESRD)原发疾病之首,占25%~42%;在中国,DN约占ESRD病因的109/6~15%,且有逐年升高的趋势。DN不仅在临床表现和疾病进展方面有别于其他免疫介导的肾脏疾病,且一旦发生肾损伤,其进展速度亦远快于非DN患者。临床实践中还发现,DN发展至ESRD时,无论是给予透析治疗还是肾移植,
陈玉强汪年松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患者透析治疗ESRD终末期肾病原发疾病肾脏疾病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滤过对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心脏结构及功能影响被引量:32
2014年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滤过对糖尿病肾病MHD患者心脏结构及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血液透析中心接受规律血液透析3年以上的糖尿病肾病MHD患者47例,分为单纯HD组17例,常规血液透析3次/周;HD+HDF组30例,常规血液透析2次/周,血液透析滤过1次/周。并收集临床一般资料和生化指标。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3年后均行心脏彩超检查测定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Ds)、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前向血流E峰与A峰比值(E/A),根据Devereux公式计算左心室心肌质量指数(LVMI)。结果:(1)比较治疗前后P3-、Ca2+×P3-、hs-CRP及Pro-BNP发现,治疗后显著高于治疗前,且与心脏结构和功能密切相关,尤其是与LVMI呈正相关,与LVEF呈负相关,同时与LVEDd、LVEDs、LAD、LVPWT、IVST及E/A存在相关。(2)与同组治疗前比较,HD+HDF组P3-、Ca2+×P3-、Hs-CRP及Pro-BNP均显著低于治疗前,而单纯HD组与之相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同时还发现,HD+HDF组LVMI较治疗前下降,LVEF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HD组LVMI及LVEF治疗前后均没有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两组治疗后比较发现,HD+HDF组P3-、Ca2+×P3-、Hs-CRP及Pro-BNP均显著低于单纯H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D+HDF组LVEDd及LVMI显著低于单纯HD组,而LVEF显著高于单纯HD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液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滤过能有效改善糖尿病肾病MHD患者的左心室肥大及心功能,这可能与血液透析滤过能更好的纠正钙磷代谢紊乱、减轻炎症反应及降低Pro-BNP有关。
彭斌许涛汪年松盛晓华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血液透析滤过
糖尿病肾病致终末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心脏结构及功能特点分析被引量:22
2014年
目的:探讨糖尿病致终末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心脏结构及功能的特点分析。方法:选择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血液透析中心接受规律血液透析3年以上的糖尿病肾病MHD患者47例,并收集临床一般资料和生化指标。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3年后均进行心脏彩超检查,采用Sonos5500型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仪,S4探头,M型方法检测,测定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Ds)、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前向血流E峰与A峰比值(E/A),根据Devereux公式计算左心室心肌质量指数(LVMI)。结果:(1)比较治疗前后左心室肥大(LVH)的发生比率,LVDd、LVDs、LVPWT及LVMI值,结果发现,治疗后要高于治疗前,而LVEF较治疗前降低,说明随着透析龄的增长,心脏结构发生改变,心功能进一步恶化,甚至出现心功能衰竭。(2)比较治疗前后P、Ca×P、hs-CRP及Pro-BNP发现,治疗后明显要高于治疗前,且与心脏结构和功能密切相关,尤其是与LVMI呈正相关,与LVEF呈负相关;另外,还与LVEDd、LVEDs、LAD、LVPWT、IVST及E/A存在相关,说明钙磷代谢紊乱、微炎症状态及高Pro-BNP与糖尿病肾病MHD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密切相关,是导致左心室肥大的重要危险因素。结论:糖尿病肾病MHD患者普遍存在左心室肥大,而且随着透析龄的增长,这种现象更为严重。高磷血症、高钙磷乘积、Hs-CRP及pro-BNP与心脏结构和功能改变关系密切。
彭斌许涛盛晓华汪年松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
糖尿病肾病与非糖尿病所致慢性肾脏病患者心律失常的对比研究
2014年
目的比较分析糖尿病肾病(DN)与非糖尿病所致慢性肾脏病(CKD)患者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及其临床特点。方法收集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住院且尚未行肾脏替代治疗的135例DN患者(DN组)和270例非糖尿病所致CKD患者(对照组)的24h动态心电图资料和一般临床资料,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DN组的空腹血糖(FPG)、早餐后2h血糖(2hP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DN组CKD 1期的发生率为25.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2.6%(P<0.05);DN组CKD 4期、CKD 5期的发生率分别为16.3%、17.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4.4%、23.7%(P值均<0.05)。DN组24h平均心率>100次/min、频发室性早搏、多源性室性早搏、Ⅰ度房室传导阻滞、Ⅱ度房室传导阻滞和严重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结论 DN患者较非糖尿病所致CKD患者更易发生严重的心律失常。
张海英薛勤简桂花李青高许萍陈海冰汪年松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慢性肾脏病动态心电图心律失常
复发性尿路感染的细菌检验和药敏情况及治疗分析被引量:49
2013年
目的:分析复发性尿路感染的细菌检验和药敏对治疗影响并探讨治疗对策。方法:86例复发性尿路感染患者分析其尿细菌培养及药敏情况,并把患者分成培养阳性组和阴性组,分析对治疗的影响。采用分期长疗程治疗及根据尿细菌培养及敏感试验和临床验证选用抗生素,并观察其疗效。结果:86例患者中30例(34.9%)尿细菌培养阳性,其中大肠埃希菌24例(80%)。总治愈率为89.5%(77/86),治愈的26例细菌培养阳性组和51例细菌培养阴性组在治疗期、巩固期、维持期和总疗程方面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共进行药敏试验587药次,能用于门诊作长疗程的口服药计137药次。口服药中敏感和中介的68药次中,临床表现敏感的仅58药次(9.88%)。结论:复发性尿路感染的尿细菌检验对指导长疗程治疗有局限性,应采用分期治疗方法、并根据药敏试验及临床验证方法选用抗生素。
简桂花贾平汪年松李军辉汤瑾
关键词:复发性尿路感染细菌培养药敏试验
糖尿病肾病所致终末期肾脏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贫血的多中心临床研究被引量:23
2014年
目的调查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所致终末期肾脏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贫血情况,从而为临床上制订更好的DN治疗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上海市39家血液透析中心因糖尿病肾病所致终末期肾脏病维持性血液透析的558例患者的贫血相关的临床和实验室检查资料,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558例患者中贫血患病率为90.1%,男女患者贫血的患病率无显著性差异(P=0.639);各年龄段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血红蛋白有显著性差异(P=0.001),各年龄组患者发生贫血率呈上升趋势(P=0.003);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率为85.1%,使用EPO平均剂量为139.50士59.12(17.76~430.11)u/(Kg·W);轻、中、重度贫血组EPO应用率无显著性差异(P=0.149);各个不同贫血程度组EPO使用剂量之间有差别(P=0.006),重度贫血组剂量最高,轻度贫血组剂量最低。结论糖尿病肾病所致终末期肾脏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普遍存在贫血,其贫血的治疗率较高,但达标率低。
王逸申盛晓华汪年松崔勇平俞岗许涛
关键词:糖尿病肾脏病终末期肾脏病维持性血液透析
糖化白蛋白在糖尿病肾病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13年
糖尿病不仅是导致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的病因,也是CKD患者重要的合并症之一。良好的血糖控制可以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降低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终末期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由于多种因素的作用,如尿毒症毒素对肝脏糖异生及周围组织利用葡萄糖的抑制。
戴静怡李青汪年松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糖化白蛋白心血管并发症透析患者慢性肾脏病尿毒症毒素
维持性血透患者应用左卡尼汀治疗的临床分析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观察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联合蔗糖铁、左卡尼汀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的临床疗效,研究左卡尼汀对糖尿病肾病MHD患者炎症改善情况。方法:16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其中A组单纯应用益比奥,B组益比奥联合应用蔗糖铁,C组益比奥联合应用蔗糖铁及左卡尼汀,疗程为1年,观察治疗前后3组患者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C反应蛋白(CRP)和主要生化指标(三酰甘油、胆固醇、总蛋白、白蛋白等)的变化。同时将C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根据原发疾病分为糖尿病组(18例)与非糖尿病组(40例),观察两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和CRP的组间差异。结果:3组患者血红蛋白均有所上升,但C组患者血红蛋白较A、B组有显著性明显改善(P<0.05);3组患者治疗前CRP水平无明显差异,治疗后均有显著性下降(P<0.05),同时治疗后C组较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中糖尿病肾病组与非糖尿病肾病组CRP水平均显著性下降(P<0.05),但糖尿病肾病较非糖尿病肾病组下降更显著。结论:左卡尼汀联合EPO和蔗糖铁治疗肾性贫血疗效优于简单给予EPO和蔗糖铁治疗,并能有效控制糖尿病肾病MHD患者微炎症状态,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钱春梅王秦许涛盛晓华汪年松
关键词: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蔗糖铁左卡尼汀维持性血液透析反应蛋白
慢性肾小球肾炎合并Fanconi综合征一例
2016年
1临床资料 患者女,60岁,因“发现蛋白尿10年余,腰痛伴恶心呕吐2个月”入院。患者于10年前因尿频、尿急就诊时检查发现尿蛋白(++),诊断为慢性肾小球肾炎;予口服中药治疗,定期复查尿蛋白均为阳性。患者2年前出现血清肌酐(scr)水平升高(约140μmol/L)。
王彦哲郭永平王筱霞汪年松
关键词:慢性肾小球肾炎FANCONI综合征恶心呕吐定期复查血清肌酐尿蛋白
糖化白蛋白在CKD3~5期非透析和血液透析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血糖评估价值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糖化白蛋白在CKD 3~5期非透析和血液透析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血糖评估价值.方法:入选187例糖尿病患者,其中CKD 1~2期68例,CKD 3~5期ND患者89例,CKD 5期HD患者30例,比较各组患者空腹血糖与糖化白蛋白、糖化血红蛋白的相关性,应用多因素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影响终末期肾脏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糖化白蛋白、糖化血红蛋白的因素.结果:HbAlc与GA在每组均显著相关(CKD 1~2期:r=0.632,P〈0.001、CKD 3~5 ND期:r=0.647,P〈0.05、CKD 5 HD期:r=0.585,P〈0.001),但血液透析患者直线回归方程的斜率显著高于CKD 1~2期及CKD 3~5期非透析患者(4.14 vs 1.84、2.12,P〈0.05).CKD 5 HD组GA/HbAlc的值显著低于非透析组(3.01±0.75 vs 2.48±0.58、2.48±0.59).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在透析组仅空腹血糖是影响GA的因素.结论:GA与HbAlc在CKD 3~5期非透析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评估价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在血液透析合并糖尿病患者,HbAlc明显低估了血糖的真实水平,GA较HbAlc更能反映真实的血糖水平.
戴静怡李青汪年松盛晓华程东生简桂花许涛崔勇平俞岗薛勤王筱霞高许萍
关键词:慢性肾脏病糖尿病糖化白蛋白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