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2-YW-212)

作品数:1 被引量:12H指数:1
相关作者:王伟伟栾振东庄丽华阎军吴时国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青岛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篇输运
  • 1篇输运趋势
  • 1篇粒度特征
  • 1篇海水浴场
  • 1篇表层沉积物
  • 1篇潮间带
  • 1篇沉积物

机构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1篇吴时国
  • 1篇阎军
  • 1篇庄丽华
  • 1篇栾振东
  • 1篇王伟伟

传媒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年份

  • 1篇2007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青岛市汇泉湾海水浴场表层沉积物粒度特征及输运趋势被引量:12
2007年
粒径趋势分析以其省力、准确地预测沉积物的输运趋势等优点,在多种海洋环境研究中得到应用,但对研究区域冲淤变化的预测却无能为力。为了弥补这一缺陷,采集并分析了青岛市汇泉湾海水浴场149个表层样品的粒度参数特征,结合沉积物水动力观测资料,对海水浴场沉积物的粒径分布特征及输运趋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汇泉湾海水浴场沉积物的分布特征与湾内的水动力条件关系密切,湾内由西向东的沿岸流驱动颗粒较细的泥沙顺海岸线向东运动,而较粗颗粒留在了原地,进而产生了由西北向东南,沉积物类型由细砾、粗沙、中沙、细沙依次分布的特征,且表层沉积物类型分布与平均粒径分布呈现出很好的对应关系。汇泉湾海水浴场由高潮线到沙坝的沉积物输运方向为南东向,沙坝向海一翼的沉积物输运方向为北西向;地形测量数据显示侵蚀区域主要分布在3月份沙坝脊线附近,研究期间总侵蚀量为656.17 m3,而3月份槽线附近为主要的堆积区,研究期间总淤积量为12 415.96 m3。潮流观测和地形测量数据很好地验证了粒径分布趋势的分析结果,并弥补了粒径分布趋势分析在预测沉积物输运方面的不足。
王伟伟庄丽华阎军吴时国栾振东
关键词:沉积物潮间带粒度特征输运趋势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