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2012B091100199)
- 作品数:8 被引量:25H指数:3
- 相关作者:李锦黄长征谢如鹤龙慧胡松喜更多>>
- 相关机构:韶关学院广州大学韶关飞翔自动变速箱有限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韶关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机械工程交通运输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更多>>
- 水轮发电机组振动技术研究被引量:2
- 2013年
- 振动技术是水轮发电机组的关键技术之一.综合归纳当前国内外水轮发电机组振动的振源、危害、测试方法、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方法、预防处理办法等技术现状,指出了其振动技术的发展趋势.
- 黄长征李锦
- 关键词:水轮发电机组水轮机发电机组振动
- 盾构机液压推进系统稳态误差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为了替盾构机液压推进系统的设计与优化提供技术支持。通过对盾构机液压推进系统由输入信号和外加负载信号引起的系统稳态误差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系统处于稳态工作时,系统的稳态误差与系统本身的参数与输入信号的形式有关。对于跟随误差,当输入信号形式分别为阶跃输入、等速输入、等加速输入时,误差值分别为0、有限值、无穷大,且有限值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液压缸活塞面积、等速输入信号的速度值、液压缸泄漏系数、负载弹簧刚度的大小。对于负载误差,当信号形式分别为阶跃输入、等速输入、等加速输入信号时,误差值依次为有限值、无穷大、无穷大,且有限值主要取决于负载干扰力的大小。
- 李锦黄长征
- 关键词:稳态误差影响因素盾构机
- 灯泡贯流式水轮机座环有限元力学仿真被引量:4
- 2016年
- 灯泡贯流式水轮机在水电站广泛使用,座环是水轮机的关键部件之一,承受机组的大部分载荷,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及动态性能。采用Pro/E软件建立某型水轮机座环的三维模型,基于ANSYS Workbench有限元软件进行静力学及模态分析,获得了最大水流工况下座环的静态受力特性及模态特性,仿真分析结果为水轮机座环及整机优化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 龙慧黄长征胡松喜李锦
- 关键词:灯泡贯流式水轮机座环有限元模态分析
- 一种长短轴半径无级可调的椭圆规研制
- 2015年
- 目前的椭圆规结构复杂,长短轴长度调整及携带很不方便。基于一椭圆参数方程,研制了基于锥齿轮传动的长短轴半径无级可调的椭圆规。实际应用表明,该仪器结构简单,便于携带,操作方便,长短轴半径无级可调,可绘制不同尺寸的椭圆。
- 黄长征徐卓伟杨伟为孔子豪
- 变速器设计方案的灰色关联度综合评价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找出一种适合变速器设计方案综合评价的方法十分重要,基于灰色理论,构建了变速器设计方案灰色关联度综合评价模型,并对这一模型在汽车变速器设计方案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灰色关联度综合评价模型在汽车变速器设计方案的选取中应用具有可行性,这种方法原理简单、对数据分布要求低,为变速器设计方案的客观评价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 李锦
- 关键词:变速器综合评价
- 冷藏车隔热厢体多目标设计优化被引量:6
- 2015年
- 针对冷藏车厢设计中的多目标问题,考虑到车厢体传热、车厢密封性、货物呼吸热、以及车厢主要设计变量的实际约束条件,以车厢体传热系数最小与车厢内空间体积最大为目标函数,建立了冷藏车厢优化设计模型,利用Matlab软件对冷藏车厢进行参数优化,分析了不同参数条件下车厢体传热系数与最佳车厢体隔热材料厚度。结果表明:该优化方法可适用于冷藏车隔热厢体的优化设计,不同条件下对应的车厢体隔热材料最佳厚度与传热系数各不相同,当车速为零、车厢体隔热材料导热系数分别为0.007、0.023、0.030、0.042、0.045 W/(m·K),同时满足最佳车厢体传热系数与车厢内体积最大条件,对应的车厢体隔热材料最佳厚度分别为0.07、0.14、0.16、0.19、0.20 m;传热系数分别为0.098 5、0.160 3、0.182 3、0.213 9、0.217 6 W/(m2·K),车速越高,车厢体最佳隔热材料厚度越小、传热系数越大,车厢体隔热材料最佳厚度与车厢体传热系数呈正相关性。
- 李锦谢如鹤
- 关键词:多目标优化
- SF2D154汽车变速箱箱体有限元力学分析被引量:2
- 2014年
- 汽车变速箱箱体需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及良好的动态性能.采用Pro/E软件建立箱体三维模型,基于ANSYS Workbench 14.5软件对Ⅰ档工况下变速箱箱体进行静应力分析及预应力模态分析,求得变速箱静应力及模态参数,为产品的优化设计提供依据.
- 徐卓伟黄长征郑建标
- 关键词:有限元分析静力分析模态分析
- 冷藏车开门状态升温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9
- 2014年
- 基于动态热平衡理论,建立了冷藏车开门状态厢内温度数学模型,并进行相应的试验验证,分析相关参数对车厢内温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制冷机组开启或关闭并打开车门6 min,车厢内初始温度为0℃时,前者比后者升温仅低0.3℃,车厢内初始温度为-15℃时,前者比后者升温仅低0.7℃。当车厢内初始温度为0℃,蒸发器出风口风速分别为4 m/s与2 m/s、或者当隔热材料导热系数分别为0.05 W/(m·K)与0.033 W/(m·K)时,冷藏车开门6 min后前者比后者温度升高均要低约0.2℃。此外,车厢内外的温差越大、车门开启越大、车厢体积越小,车厢内的温度升高也相应的越大;车厢外有、无风,或者风向不同,开门状态车厢内的升温快慢也不同。
- 李锦谢如鹤
- 关键词:冷藏车热质交换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