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9BAI77B03)

作品数:32 被引量:246H指数:9
相关作者:肖世富王涛李娟李霞刘园园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0篇医药卫生
  • 8篇哲学宗教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13篇轻度
  • 13篇老年
  • 12篇轻度认知
  • 11篇抑郁
  • 10篇老年人
  • 8篇神经心理
  • 7篇阿尔茨海默病
  • 6篇认知功能损害
  • 6篇老年抑郁
  • 5篇影响因素
  • 5篇神经心理学
  • 5篇轻度认知功能...
  • 5篇轻度认知损害
  • 5篇测验
  • 4篇神经心理学测...
  • 4篇量表
  • 3篇遗忘
  • 3篇抑郁障碍
  • 3篇抑郁症
  • 3篇社区老年人

机构

  • 19篇上海交通大学
  • 10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上海市精神卫...
  • 1篇浙江大学
  • 1篇西南大学
  • 1篇厦门大学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陕西师范大学
  • 1篇云南省第一人...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吉安市第三人...
  • 1篇上海市浦东新...
  • 1篇太原市精神病...
  • 1篇北京老年医院

作者

  • 16篇肖世富
  • 13篇王涛
  • 10篇李娟
  • 9篇李霞
  • 7篇苏宁
  • 7篇刘园园
  • 4篇李霞
  • 3篇李冠军
  • 3篇王静华
  • 3篇程艳
  • 2篇洪波
  • 2篇陈兴时
  • 2篇孙琳
  • 2篇岳玲
  • 2篇朱心怡
  • 2篇李伟
  • 2篇严峰
  • 2篇喻婧
  • 2篇张宝山
  • 2篇岳玲

传媒

  • 6篇中国心理卫生...
  • 3篇中华临床医师...
  • 2篇中国老年学杂...
  • 2篇临床精神医学...
  • 2篇老年医学与保...
  • 2篇中国预防医学...
  • 2篇神经疾病与精...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阿尔茨海默病...
  • 1篇上海医药
  • 1篇生物化学与生...
  • 1篇心理科学
  • 1篇中华老年心脑...
  • 1篇世界临床药物
  • 1篇中国现代神经...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内科理论与实...
  • 1篇心理研究

年份

  • 2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12篇2011
  • 2篇2010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上海社区老年抑郁障碍与遗忘型轻度认知功能损害患者的认知功能对照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上海社区老年抑郁障碍与遗忘型轻度认知功能损害(aMCI)患者之间认知功能的神经心理学差异。方法:1 068例社区老人中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临床定式检查(SCID)的老年抑郁障碍患者13例及亚临床抑郁患者7例,共20例作为抑郁障碍组(DD组),并选取性别、年龄、教育程度均匹配的aMCI患者20例(aMCI组)及正常老人20名(NC组)作为对照,采用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进行认知功能的测评。结果:3组在MMSE总分及地点定向力、计算与注意力、三步指令评分,以及MoCA总分、复制图、注意、计算、延迟回忆、时间定向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01)。DD组MMSE总分(P=0.034)、计算力与注意力(P=0.009)以及MoCA总分(P=0.002)、计算(P=0.006)、抽象思维(P=0.030)、时间定向(P=0.044)评分明显好于aMCI组。结论:社区老年抑郁障碍患者认知功能受损程度较老年aMCI患者轻。
程艳王静华朱敏捷王涛李霞肖世富
关键词:抑郁障碍老年
宁波市城市社区老年抑郁影响因素病例对照研究被引量:15
2011年
目的探讨沿海城市社区老年人抑郁症状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在现况调查的基础上,对宁波市城市社区84例中重度老年抑郁症患者和252例无抑郁症的老年人进行1∶3配比的病例对照研究,自编调查表收集可能的危险因素,并行老年抑郁量表(GD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等评定,抑郁症的诊断以两名精神科医生联合诊断为准。采用t检验、条件Logistic回归等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社会保障、居住模式、兴趣爱好、体育锻炼、负性生活事件、躯体疾病等因素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证实去除了年龄、性别、居住地的影响后,负性生活事件、社会支持、生理功能、经济收入、体育锻炼及丧偶仍合并慢些性疾病与老年抑郁症状的发生显著相关,OR值(95%CI)分别为19.347(5.386~61.442),6.821(2.457~19.862),5.546(1.875~18.965),3.892(1.753~16.973),3.642(1.674~12.863),3.272(1.443~11.474),3.127(1.135~11.057)。结论负性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差、生理功能差、经济收入低、不参加体育锻炼、合并慢性病及丧偶为城市社区老年抑郁症状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
周东升朱文波陈中鸣王飞
关键词:老年抑郁影响因素病例对照研究
痴呆知晓率与态度的社区调查被引量:9
2010年
目的调查分析上海中心城拯居民对痴呆的知晓率和态度。方法对上海中心城区社区内1806户常住居民进行自编问卷调查,内容包括被调查者的人口特征与10个选择性问题以了解对痴呆的认知和态度其中5题列举痴呆早期症状供识别,另外,对“老了应该糊涂”是否认同、家人患痴呆的顾忌态度、对痴呆疗效的看法、治疗机构的选择等各有1题。结果共回收1568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1531份,认同“老了应该糊涂”者占45.1%,对痴呆早期症状的正确识别率范围为28.6%~40.6%,亲属若患痴呆,认为不必要顾忌者仅占43.1%。45.1%的被调查者不了解药物治疗可帮助痴呆患者,52.9%会选择老年精神科作为痴呆的治疗机构。分层分析提示,女性、小学与大学文化程度者、老年人更认同“老了应该糊涂”概念,对痴呆有顾忌者的比率,以文化程度分组从高到低排序是:初中组(69.7%)〉高中组(50.7%)〉小学组(41.3%)〉大学组(25.2%);以年龄分组排序是:成年组(59.8%)〉老年组(37.3%)〉青年组(30.2%)。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痴呆早期症状的识别率,女性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文化程度分组从高到低识别率排序是:大学组〉小学组〉高中组〉初中组;以年龄分组排序是:老年组〉青年组〉成年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上海中心城区居民对痴呆的早期症状的知晓率较低,存在明显的偏见与歧视。
方文莉郑宏张敏敏季曹珺李霞
关键词:痴呆知晓率
老年抑郁临床疗效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分析影响老年抑郁症临床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在宁波市康宁医院2009年1月~2010年12月见就诊的老年抑郁患者,共入组131例,对照组按照1∶1在社区选择健康老年人入组,完成基线调查。包括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老年抑郁量表(GDS)、生活事件量表(LE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和简明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评定。对老年抑郁症患者进行为期8周的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单药治疗,在基线和治疗1、2、4、8周末使用以HAMD评定症状严重程度。采用单因素分析初筛影响因素,使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来确定老年抑郁症疗效的影响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病前适应状况差、家庭社会支持差、病前负性生活事件、发作次数多、病期长、双相抑郁、伴有精神病性症状和躯体疾病、既往自杀史、缓慢起病、既往治疗不当、治疗依从性差等因素与临床疗效有关(P<0.05);经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治疗依从性差、伴有精神病性症状、既往治疗不当、双相抑郁、社会支持差、合并躯体疾病和负性生活事件七个因素是造成老年抑郁症疗效差的重要因素其OR值(95%CI)分别为6.821(1.351~5.646),5.546(1.187~5.165),3.892(0.853~3.973),3.642(0.674~2.863),3.272(0.543~2.474),3.127(0.535~2.057),2.358(0.451~1.846)。结论治疗依从性差、合并精神病性症、既往治疗不恰当、双相抑郁、社会支持差、合并躯体疾病和负性生活事件是影响老年抑郁症临床疗效的主要因素,应采取全面干预措施。
朱文波周东升韩萍连国民陈中鸣
关键词:老年抑郁影响因素预后
社区老年人抑郁症状的调查与分析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 :调查上海市社区老年抑郁症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随机抽取上海市4个社区年龄≥60岁老年人,采用老年抑郁量表(geriatric depression scale,GDS)及自制调查表进行访谈,对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在单因素分析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本研究调查共488名,GDS得分>10分者有39名,经医师评估确诊为老年抑郁症者为33例,老年抑郁症的检出率为6.8%。老年抑郁症女性的患病率高于男性(χ~2=2.891,P=0.039);患慢性疾病如心脏病、糖尿病的老年人患抑郁症的概率较高(分别为χ~2=16.588,P=0.001;χ~2=0.238,P=0.017);有睡眠障碍的老年人较无睡眠障碍的老年人更易患抑郁症(χ~2=0.036,P=0.046),有午睡习惯的老年人患抑郁症的概率较低(χ~2=4.208,P=0.040);受教育水平高者,患老年抑郁症的概率低(χ~2=2.440,P=0.035);脑力劳动者、有业余爱好的老年人患抑郁症的可能性小(分别为χ~2=0.024,P=0.046;χ~2=9.229,P=0.002)。在单因素分析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研究因素作为自变量,以逐步法建立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在α=0.05水平上,共有4个因素进入回归模型,性别、职业、业余爱好、慢性疾病(心脏病)与老年抑郁症状的发生显著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性别、文化程度、职业、业余爱好、慢性疾病、睡眠障碍是老年人患抑郁症的影响因素,应采取针对性的措施预防老年抑郁症的发生。
董淑慧孙喜蓉王涛肖世富
关键词:老年人抑郁症老年抑郁量表
各年龄阶段午睡情况对老年人联结记忆的影响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青年、中年、老年阶段是否午睡对老年人联结记忆的影响。方法在北京社区招募507名60岁以上,临床医师评定无睡眠障碍,且北京版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得分≥21分的老年被试者,进行午睡情况的自述式调查;并根据不同午睡情况,对联想学习成绩进行比较。结果在控制了受试者的性别、年龄、受教育年数等因素后,青年期、中年期和老年期的午睡组和对照组的联想学习成绩之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其中三个阶段的午睡组成绩均高于对照组,而其他认知功能未发现差异(P>0.05)。结论青年、中年、老年三个阶段是否午睡均会影响老年人的联结记忆,其中有午睡习惯的联结记忆功能要强于没有午睡习惯者。
付江宁朱心怡侯剑华李娟
饮茶与老年人认知功能的关系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评估老年人饮茶习惯与认知功能的关系及是否存在性别差异。方法:在北京市通过分层、方便取样的方式选取老年人1056人(年龄≥60岁),获有效样本868份。采用自编一般资料调查表调查一般人口学资料及饮茶习惯(包括饮茶史,饮茶类型,饮茶频率,饮茶持续时间),简明精神状态评估量表(MMSE)、瑞氏听觉词语学习测验(RAVLT,包括即刻回忆和延迟回忆)、词语配对联想学习测验(VPALT)、韦氏木块图测验评估认知功能。结果:饮茶组的RAVLT即刻回忆得分高于未饮茶组(P=0.010),绿茶组的M M SE、RAVLT、VPALT、韦氏木块图测验得分均高于未饮茶组(均P<0.001)。RAVLT延迟回忆得分在性别和饮茶史之间存在交互效应(P=0.023),饮茶者的RAVLT延迟回忆得分高于未饮茶者(P=0.006)。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显示,饮茶与RAVLT即刻回忆得分(β=2.47)、延迟回忆得分正向关联(β=1.51);饮用绿茶与RAVLT即刻回忆得分(β=3.05)、延迟回忆得分正向关联(β=2.28)。结论:在老年人中,较高的即刻回忆及延迟回忆水平与饮茶可能相关,其获益主要来自绿茶。
祝水莲朱心怡李娟
关键词:老年人饮茶绿茶
认知功能正常老人睡眠与认知功能变化1年随访研究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分析睡眠时间对认知功能正常老人的认知功能变化的影响。方法·以572 例认知功能正常老人(NC 组)、224 例遗忘型轻度认知功能损害(amnestic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aMCI)患者(aMCI 组)和48 例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患者(AD 组)为研究对象,采用统一编制的调查表采集人口学信息、日常生活信息等一般资料。在基线期分别比较各组不同阶段睡眠时间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对NC 组进行1 年随访,确认其认知功能的变化,分析睡眠时间与认知功能变化的相关性。结果· NC 组青年期的睡眠时间与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分值(r=0.114,P=0.006)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分值(r=0.116,P=0.006)呈正相关,NC 组老年期的睡眠时间与MMSE 分值(r=0.124,P=0.004)呈正相关。NC 组1 年随访获得有效数据282 例;将其中诊断为aMCI 的29 例患者和诊断为AD 的6 例患者归入进展组(NC-P 组),将其中仍诊断为正常老人的224 例对象和诊断为成功老人的5 例对象归入稳定组(NC-S 组)。NC-P 组的平均年龄(P=0.000)、女性占比(P=0.003)和罹患心脏疾病比例(P=0.001)均高于NC-S 组,而NC-P 组的受教育年数(P=0.000)、老年期睡眠时间(P=0.001)和有吸烟史比例(P=0.040)低于NC-S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s 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老年期睡眠时间减少(P=0.001)和罹患心脏疾病(P=0.003)是正常老人在1 年内出现认知功能损害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认知功能正常老人的认知功能水平与睡眠时间呈正相关,老年期睡眠时间减少是aMCI 发病的危险因素。
洪波洪波刘园园苏宁刘园园史琰琛苏宁王涛严峰
关键词:睡眠时间遗忘型轻度认知损害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错误记忆研究进展
2011年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表现为与年龄和教育程度不相称的认知功能尤其是记忆功能的严重损伤以及日常生活能力的进行性减退,并伴有各种神经精神症状和行为障碍。近年来,关于AD病人的记忆损伤研究不仅关注其记忆力衰退,
李昕李娟周婷
关键词:错误记忆阿尔茨海默病DRM范式
中文版成套神经心理测验诊断轻度认知损害的临床应用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探讨中文版成套神经心理测验(NTB)在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MCI组和认知功能正常(NC)组进行NTB、简明精神状态检查(MMSE)、阿尔茨海默病评定量表认知分量表(ADAS-cog)、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等神经心理测验,以NTB为主要研究工具。结果 MCI组25例,NC组72例。两组间MMSE、ADAS-cog的平均总分均有统计学差异。NTB分测验中,除D-KEFS语言流利度测验和分类流畅性测验外,其余7个分测验两组间在P<0.01水平分别具有统计学差异。逐步判别分析入选判别方程的分测验有瑞氏听觉性言语学习即刻测验和字词配对延迟测验。NTB诊断MCI的灵敏度为80.0%,特异度为77.8%,总体判断正确率为78.4%。ROC曲线分析发现NTB总分、瑞氏听觉性言语学习即刻测验、瑞氏听觉性言语学习延迟测验区分两组的AUC分别为0.877、0.833和0.818。结论 NTB各测验结果在MCI和NC组间有统计学差异,瑞氏听觉性言语学习即刻测验、瑞氏听觉性言语学习延迟测验、字词配对延迟测验能较好地区分MCI和NC,可能对阿尔茨海默病早期诊断比较敏感。
刘园园刘园园肖世富王涛李霞李霞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