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470905)

作品数:8 被引量:36H指数:4
相关作者:林祥涛刘树伟汤煜春李振平杨兴强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大学山东省立医院温州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山东省博士后创新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4篇断层解剖
  • 4篇MRI
  • 3篇薄层
  • 3篇成像
  • 3篇磁共振
  • 3篇磁共振成像
  • 2篇冠状断层
  • 1篇蝶鞍
  • 1篇蝶鞍区
  • 1篇断层解剖学
  • 1篇样条曲线
  • 1篇数据点
  • 1篇数字化
  • 1篇松果体
  • 1篇重新参数化
  • 1篇最优参数化
  • 1篇面点
  • 1篇脑图谱
  • 1篇解剖学
  • 1篇计算机

机构

  • 8篇山东大学
  • 4篇山东省立医院
  • 1篇温州医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自...
  • 1篇山东省医学影...

作者

  • 5篇汤煜春
  • 5篇刘树伟
  • 5篇林祥涛
  • 4篇李振平
  • 3篇樊令仲
  • 3篇郭凤华
  • 3篇杨兴强
  • 3篇孙博
  • 2篇尹群生
  • 2篇亓恒涛
  • 1篇陈成春
  • 1篇赵振美
  • 1篇王政
  • 1篇侯中煜

传媒

  • 4篇解剖学报
  • 1篇计算机工程与...
  • 1篇工程图学学报
  • 1篇计算机科学
  • 1篇中国数字医学

年份

  • 1篇2012
  • 4篇2009
  • 1篇2006
  • 2篇2005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Bézier曲线的一种重新参数化新方法被引量:6
2006年
曲线重新参数化的关键是重新参数化方法。对Bézier曲线的重新参数化方法进行了讨论,找到了一种新方法,比常用的有理线性参数变换计算简单,通用性强。论证了利用新方法的自由度,可以求出Bézier曲线的最优参数化方程。给出了求解Bézier曲线最优参数化方程的新算法。新算法具有单一自由度,最优值通过求解一个二次方程的根得到,算法简单可靠,文中给出了计算实例。
郭凤华杨兴强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BÉZIER曲线最优参数化重新参数化
蝶鞍区薄层横断面解剖与MRI对照研究被引量:8
2009年
目的研究蝶鞍区的薄层断层解剖与对应的MRI图像,探讨该区域结构在薄层断层解剖上的变化规律,为影像学诊断及临床开展该区手术提供详细的形态学资料。方法取2例成人头部标本,用1.5TMRI以眦耳线为基线进行扫描获取薄层MRI图像,经冷冻包埋后采用铣削精度为O.001mm的SKC500型数控机床由下往上铣削层厚为0.1mm的薄层标本,其中蝶鞍区层厚为0.05mm。从标本中选取典型断面,与相应的MRI图像相对照,观察蝶鞍区的重要解剖结构。结果共获得MRI图像TI加权40幅和41幅,T2加权40幅和41幅,薄层断层图像304张和310张。在薄层断层标本上进行连续追踪,并与相应的MRI图像对照,总结其规律。在垂体层面能清楚地显示海绵窦内结构及其相互关系:1.颈内动脉弯曲走行于海绵窦内,且与海绵窦之间形成几个问隙;2.第Ⅲ、Ⅳ、Ⅵ脑神经以及三叉神经的眼神经支、上颌神经支在海绵窦外侧壁由前向后依次排列。在视交叉层面能够清楚地看到垂体柄穿过鞍膈与垂体相连。结论冷冻数控铣削技术获得的超薄断面与MRI图像对照能精确显示蝶鞍区的微细解剖结构,为该区病变的断层影像诊断和临床治疗提供实用的亚毫米断层解剖学依据。
汤煜春刘树伟赵振美林祥涛李振平尹群生
关键词:蝶鞍断层解剖MRI
松果体区的薄层冠状断层解剖与MRI的对照研究
2009年
目的探讨松果体区结构在连续薄层冠状断面上形态结构的变化规律,为该区病变的影像学诊断和外科治疗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选择1例成人头部标本,应用冷冻数控铣削技术由前向后垂直于连合间线(AC-PC线)进行铣削。另选择健康成年男性10名,应用3D SPGR序列行与标本基线一致的3.0 T MR扫描。选取典型的断面标本图像与相应活体的MRI图像进行对照研究,探讨主要结构的变化规律。结果根据松果体柄的出现和松果体的消失,可将松果体区由前向后分为前、中、后3个部分,其形态由倒三角形向梯形、三角形依次过渡。在松果体区的前、中部内,第I间隙逐渐增大;至松果体区后部时则开始减小直至消失。大脑内静脉始终位于松果体区的中线上,其高度逐渐下降。结论应用冷冻数控铣削技术所获取的松果体区薄层断面标本图像,能清晰显示该区各结构的形态变化规律及与周围组织毗邻关系,为该区微小病变的影像诊断和外科治疗提供了详实的解剖学依据。
孙博刘树伟汤煜春樊令仲林祥涛李振平亓恒涛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
小脑深部核团薄层横断面解剖与MRI的对照研究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研究薄层断面上小脑深部核团的位置、分布和形态,为小脑功能影像学研究、电刺激核团疗法的功能相关性研究以及核团立体定向手术提供其中解剖学依据。方法选择3具成年男性尸体标本,以CT与1.5TMRI经前后连合间线扫描,排除器质性病变。选取其中1例成年尸体头部标本,经明胶包埋和深低温冷冻后,采用铣削精度为0.001mm的SKC500型数控铣床,同样经连合间线制成层厚为0.1mm的连续薄层横断面,对获取的图像进行解剖学观察并择取与齿状核相关的典型断面与相应的活体3.0TMRI图像对照。结果共获得与小脑相关的薄层断面图像620幅,其中齿状核、顶核、球状核以及栓状核出现的层面数分别为145、12、25、20幅。在连续横断面上观察到齿状核最大且最先出现,位于最外侧,形似一个向内侧开口的折叠口袋状结构;顶核最靠内侧,紧邻第四脑室顶的外侧和上蚓前部的内侧面,在中线两侧对称分布;栓状核位于齿状核内侧,不易与其区分,核团部分遮盖齿状核门;球状核由多个散在分布的灰质团块组成,呈前后向伸展,出现于栓状核与顶核之间。结论连续薄层横断面上能较好地显示小脑深部核团的位置、形态以及与周围小脑结构的毗邻关系,对小脑深部核团的功能影像学研究和临床治疗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樊令仲刘树伟汤煜春孙博林祥涛李振平亓恒涛
关键词:断层解剖磁共振成像
人视觉传导路的冠状断层解剖学研究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为视觉传导路病变的影像学诊断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在26例成人尸体头部的连续冠状断层标本与6例活体成人头部磁共振连续冠状断层扫描图像上,研究视觉传导路的断层解剖。结果本研究辨认了视觉传导路5个关键冠状断层上的典型表现:1.视神经眶中段冠状断层呈圆形,位于眼眶中心偏内上方眶脂体内,周围包绕蛛网膜下隙和视神经鞘。2.视交叉冠状断层呈"一"字型横位分隔第三脑室底的视隐窝和漏斗隐窝,其上方是大脑前动脉A1段,下方正中邻垂体柄和灰结节,两侧是颈内动脉C2或C3段。3.视束中部冠状断层呈圆形夹在大脑脚底和杏仁体、尾状核尾之间,下方是脉络丛前动脉,继续向下在钩与大脑脚底之间是大脑后动脉P2段。4.外侧膝状体内侧邻大脑脚底,外侧是尾状核尾,下方是钩和大脑后动脉P2段。5.视辐射冠状断层参与构成侧脑室下角和后角外侧壁,视辐射与侧脑室后角之间隔簿层毯。头部磁共振冠状断层扫描对视觉传导路结构的辨认与连续冠状断层标本具有较好对应性。结论在冠状断层上,对视觉传导路结构的辨认,尤其是关键断层特征结构的辨认,为视觉传导路病变的影像学诊断提供形态学基础。
陈成春刘树伟林祥涛汤煜春侯中煜王政李振平尹群生
关键词:断层解剖学磁共振成像
二次参数曲线拟合平面点的一种新方法
2005年
对平面上给定的一组数据点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构造参数曲线拟合数据点的一种新方法。所构造的拟合参数曲线是C′连续的分段二次参数曲线。本文以实例对新方法与二次插值样条曲线进行了比较。
郭凤华杨兴强
关键词:面点数据点
调整节点矢量对B样条曲线的影响被引量:10
2005年
本文研究了调整一个节点对B样条曲线产生的影响。调整B样条曲线的一个节点,引起两个节点区间改变。讨论了这两个节点区间上有定义的B样条基函数所发生的变化,以及对B样条曲线产生的影响。研究表明,通过调整一个节点可以方便地调整B样条曲线的形状,为B样条曲线形状调整提供了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这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B样条曲线形状调整的方法。
郭凤华杨兴强
关键词:B样条曲线NURBS
数字化脑图谱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2年
脑图谱是探索人脑结构和功能的重要工具,在运算结果的解释、信息的可视化及数据的处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当前神经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回顾了数字化脑图谱的发展过程和研究进展,并详细介绍了基于MRI图像的中国人数字化标准脑图谱的建立及其应用前景。
汤煜春刘树伟孙博樊令仲林祥涛
关键词:脑图谱数字化MRI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