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J08B08-02)

作品数:3 被引量:12H指数:2
相关作者:黄廷林邰传民刘加强陈慧聂小保更多>>
相关机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深圳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长沙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建筑科学

主题

  • 2篇中试
  • 2篇中试研究
  • 1篇低浊
  • 1篇低浊水
  • 1篇预氯化
  • 1篇源水
  • 1篇溶解氧
  • 1篇水体
  • 1篇水源
  • 1篇水源水
  • 1篇水源水体
  • 1篇团体
  • 1篇迁移
  • 1篇温度
  • 1篇污泥
  • 1篇污泥回流
  • 1篇仙女
  • 1篇流化
  • 1篇流化床
  • 1篇沉降性

机构

  • 3篇西安建筑科技...
  • 1篇长沙理工大学
  • 1篇深圳市水务(...

作者

  • 3篇黄廷林
  • 2篇刘加强
  • 2篇邰传民
  • 1篇张爽
  • 1篇丁立君
  • 1篇张金松
  • 1篇刘丽君
  • 1篇聂小保
  • 1篇陈慧

传媒

  • 2篇给水排水
  • 1篇中国给水排水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1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增效结团流化床处理春季低浊水的中试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以水库春季低浊水为处理对象,采用增效结团流化床工艺进行了中试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利用增效结团流化床工艺处理水库低浊水是切实可行的,具有系统运行稳定性高,出水水质好等特点,而良好的污泥回流是系统高效稳定运行的前提。控制上升流速为20m/h时,通过优化得出适宜的工艺参数:混凝剂聚氯化铝(PAC)投量为11 mg/L左右,助凝剂(PAM)投量为0.25~0.30mg/L,污泥回流比为3%,机械搅拌转速为6r/min。在此条件下,出水浊度可控制在1.0NTU以下。
黄廷林邰传民刘加强
关键词:流化床污泥回流
水源水体中仙女虫迁移规律研究
2014年
在实验室模拟水源水体中仙女虫的迁移运动,通过研究温度、溶解氧和预氯化等对仙女虫主动迁移和被动迁移的影响,探索仙女虫的迁移特性。结果表明,仙女虫在水体中的迁移方式可分为泥内迁移、附着迁移和浮游迁移三种,泥内迁移为主要迁移方式;温度和溶解氧均会明显影响仙女虫的迁移方式;当氯投量较低时,预氯化对仙女虫的主动迁移影响不明显,但当氯投量达到0.4 mg/L时,仙女虫的主动浮游迁移规模大幅降低;流速对仙女虫的被动浮游迁移影响较小。
黄廷林丁立君聂小保张金松刘丽君张爽陈慧
关键词:水源水体迁移温度溶解氧预氯化
微砂增效结团絮凝技术处理低浊高藻水的中试研究被引量:10
2012年
针对西安市汤峪水库夏季水质特点和处理要求,提出并采用微砂增效结团絮凝工艺对该原水处理进行中试研究。微砂增效结团絮凝技术是将微砂增效与结团絮凝有机组合的新型水处理工艺。试验结果表明,利用微砂增效结团絮凝技术处理汤峪水库低浊高藻水是切实可行的,系统具有运行稳定性高、出水水质好等特点,且处理效率明显高于采用回流污泥的增效澄清技术。微砂增效结团絮凝工艺能够有效降低出水浊度和CODMn;当微砂投量0.5g/L时的过程控制参数为PAC投量15mg/L,PAM投量0.4mg/L,机械搅拌转速8r/min,上升流速达35m/h时,藻类去除率可达80%,CODMn去除率达40%,浊度可控制在1.5NTU以下。
黄廷林邰传民刘加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