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9330200)

作品数:3 被引量:31H指数:2
相关作者:范清宇杨宁文艳华张殿忠殷剑宁更多>>
相关机构: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第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肉瘤
  • 3篇骨肉瘤
  • 3篇成骨
  • 3篇成骨肉瘤
  • 1篇移植法
  • 1篇抑制基因
  • 1篇抑制性
  • 1篇抑制性消减杂...
  • 1篇抑制性消减杂...
  • 1篇原位
  • 1篇原位移植
  • 1篇杂交技术
  • 1篇生物学
  • 1篇生物学特性
  • 1篇染色
  • 1篇染色体
  • 1篇染色体核型
  • 1篇人成骨肉瘤
  • 1篇肿瘤
  • 1篇肿瘤转移

机构

  • 2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作者

  • 2篇范清宇
  • 1篇殷剑宁
  • 1篇陈军
  • 1篇张殿忠
  • 1篇张惠中
  • 1篇文艳华
  • 1篇杨宁
  • 1篇周勇

传媒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癌症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年份

  • 1篇2003
  • 2篇2000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应用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筛选成骨肉瘤转移相关基因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 :探讨与人成骨肉瘤转移相关的基因表达变化 .方法 :通过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从一对同一亲本、转移表型不同的人成骨肉瘤细胞株中分别提取细胞总RNA ,筛选差异表达基因并测序 ,将结果与核酸数据库进行同源性比较 .结果 :获得 1 2个在低转移成骨肉瘤中高表达的、均与已知的人类基因片段有很高同源性的核甘酸片段 .结论 :差异表达的基因可能与成骨肉瘤细胞转移生物学特性呈密切相关 ,特别是在维持肿瘤细胞自身稳定。
陈军范清宇张惠中周勇
关键词: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肿瘤转移抑制基因成骨肉瘤
完整瘤组织块原位移植法建立人成骨肉瘤转移模型被引量:22
2000年
目的:建立人成骨肉瘤裸鼠转移模型。方法:采用完整瘤组织块原位移植法获得裸鼠自发性肺转移模型,并对转移模型进行影像学检查、组织学检查及 PCR同源性分析。 结果: 建立裸鼠体内人成骨肉瘤转移模型,其自发性肺转移率达到 100%,肝转移率达 30%。影像学检查及组织学检查均与人成骨肉瘤临床情况相似, PCR同源性分析证实裸鼠肺部转移灶为人成骨肉瘤细胞。结论:裸鼠体内人成骨肉瘤自发性转移模型模拟了临床发病过程,对人成骨肉瘤的治疗、局部肿瘤的生长及转移机制的研究提供了更为理想的模型。
杨宁范清宇殷剑宁张殿忠文艳华
关键词:骨肉瘤裸鼠原位移植
人成骨肉瘤细胞系SOSP-9607的建立及其生物学特性的观察被引量:8
2000年
目的 建立人成骨肉瘤细胞系。方法 采用原代组织块培养法对成骨肉瘤手术标本进行培养 ,对存活细胞进行形态学观察、组织化学染色、乳酸脱氢酶 (LDH)同工酶谱、细胞周期检查、核型分析、异种移植。结果 建立细胞系SOSP 96 0 7,其形态学表现、组织化学染色、LDH同工酶谱等均符合成骨肉瘤的特征。经 1年体外培养 ,已连续传代 12 0次 ,细胞倍增时间 2 9.8h ,细胞周期测定G1期为 48.2 %、G2 期为 2 0 .9%、S期为 30 .9%。染色体具有亚三倍体核型 ,众数为 6 4~ 6 6条。异种移植成瘤率 10 0 % ,无支原体污染。结论 人成骨肉瘤细胞系SOSP 96 0 7可用于对成骨肉瘤的研究。
杨彤涛范清宇张殿忠裘秀春刘树林马保安周勇
关键词:细胞系成骨肉瘤染色体核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