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2YJC840062)

作品数:3 被引量:2H指数:1
相关作者:张兴崔静更多>>
相关机构:新疆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 1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社会
  • 2篇教育
  • 1篇定居
  • 1篇多民族
  • 1篇多民族国家
  • 1篇性知识
  • 1篇知识
  • 1篇社会身份
  • 1篇社会适应
  • 1篇身份
  • 1篇身份建构
  • 1篇身份选择
  • 1篇双语
  • 1篇双语教学
  • 1篇同感
  • 1篇子女
  • 1篇民族
  • 1篇民族国家
  • 1篇民族教育
  • 1篇牧民

机构

  • 3篇新疆师范大学

作者

  • 3篇张兴
  • 1篇崔静

传媒

  • 2篇伊犁师范学院...
  • 1篇双语教育研究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定居后牧民子女的身份选择及其教育追因——基于哈萨克族的个案研究
2013年
身份是个体联结社会结构的关键纽带,也是个体适应社会变迁的重要体现,身份作为对自我进行阐述的一个重要途径是社会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定居是牧民面对日益脆弱的草原生态环境的必然选择,也是适应现代社会的必然选择。定居后牧民子女的身份选择体现了牧民子代群体对传统生计方式变革的适应现状,而探析其成因则是推动其群体适应社会发展现状的前提。
张兴
关键词:子女身份选择社会适应
多元身份建构:基于多民族国家民族教育的思考
2015年
身份是个体在不同社会背景中,与所占据位置相联称呼的内在化,与社会结构中的地位及扮演的角色紧密相连,是个体将自我的一般想象或是理想自我应用到所有的情境的依据。在多民族国家少数族群社会个体单一的族群身份建构是危险的,少数民族多元身份的建构于个体,于民族,于国家都很重要。道德感、法制观念和包容性是多元身份体系建构的基础要素,共同感和多元想象空间则是多元身份体系建构的基本要素;学校教育作为社会身份建构的重要执行力量应把握多元身份建构的原则,在具体实施中履行教育的职责;家庭教育作为社会身份建构的重要支撑力量应营造多元的、包容的文化氛围。
张兴
关键词:社会身份民族教育
论新疆双语教学课程知识体系的建构被引量:2
2014年
课程作为一种"合法化知识",是教育者及被教育者之间互动的媒介,直接关系到学生在教育中的命运。如何处理好知识与学生的关系,有效课程知识体系的建构显得颇为重要。哲学界较早对知识进行了科学理性的反思,探索人的意义世界,知识与人的意义关系越来越受到关注,这一转变也给双语教育带来一定的启示。文章认为现行双语教学课程知识体系存在单一的知识的认识价值局限,以及单一的课程与知识的结构关系的局限,难以实现双语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建构关照意义的双语教学课程知识体系是突破这些局限并实现双语教育目标的关键。
张兴崔静
关键词:双语教学课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