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0405015)
- 作品数:82 被引量:477H指数:13
- 相关作者:成来飞张立同徐永东矫桂琼王波更多>>
- 相关机构:西北工业大学龙岩学院厦门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程航空宇航科学技术理学更多>>
- C/SiC复合材料高温蠕变的声发射特性被引量:7
- 2008年
- 利用声发射技术(AE)对C/SiC复合材料高温蠕变试验过程进行动态监测。通过声发射参数分析法对蠕变过程中的声发射累计能量随蠕变时间变化进行了分析;同时对蠕变过程中典型AE信号的频率特征进行了分析,揭示了C/SiC复合材料蠕变损伤的演化过程及规律,给出了材料蠕变损伤发展的不同阶段以及各阶段损伤类型。
- 方鹏成来飞张立同栾新刚梅辉
- 关键词:声发射技术C/SIC复合材料蠕变动态监测
- C/SiC复合材料热辐射性能研究被引量:11
- 2005年
- 利用稳态量热计法和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分别测定了C/S iC复合材料在90℃时的半球向总发射率和室温法向光谱反射率。研究了纤维预制体编织方式、涂层厚度及表面形貌对C/S iC复合材料热辐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3D C/S iC复合材料的热辐射性能优于2D C/S iC。2D C/S iC的总发射率为0.78,3D C/S iC达到0.82;S iC涂层厚度对C/S iC复合材料的热辐射性能影响很大,随着S iC涂层厚度的增加,C/S iC总发射率先降低后上升,最高值可达0.85;表面抛光后C/S iC复合材料热辐射性能有所下降,2D和3D C/S iC总发射率分别为0.74和0.75。
- 武文明成来飞张立同徐永东陈杰锋
- 关键词:C/SIC复合材料涂层厚度
- 2D-C/SiC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试验研究
- 通过单轴拉伸试验、弯曲试验、面内剪切试验和静态氧化试验,系统地研究了2D-C/SiC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试验结果显示,材料的拉伸强度在219.6~288.83MPa之间,三点弯曲强度在315.62~389.7MPa之间,...
- 杨成鹏矫桂琼王波
- 关键词:2D-C/SIC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断裂韧性
- 文献传递
- SiB_4微粉在化学气相渗透SiC过程中的变化
- 2010年
- 采用SEM、EDS、XRD分析了SiB4微粉化学气相渗透(CVI)SiC后的组成和结构,并用热力学计算研究了SiB4微粉在CVI SiC过程中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在CVI SiC过程中SiB4微粉不发生分解,但在近表层处氧化生成SiO2和B2O3。用SiB4浆料浸渍结合CVI工艺对C/SiC基体进行自愈合改性时,难以形成均匀致密的基体。
- 童长青成来飞曾庆丰刘永胜张立同
- 关键词:SIC化学气相渗透
- 高温热处理对C/SiC复合材料热辐射性能的影响
- 利用稳态量热计法测定了2D、3D C/SiC复合材料高温热处理前后,在90℃时的半球向总发射率,研究了高温热处理对C/SiC热辐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SiC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热辐射性能;高温热处理后SiC基体晶粒长...
- 武文明成来飞王广
- 关键词:C/SIC复合材料
- 文献传递
- 基体改性对碳纤维增韧碳化硅复合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8
- 2006年
- 采用化学气相浸渗法对2DC/SiC复合材料进行基体改性,制备了二维碳纤维增韧碳–碳化硅二元基复合材料(twodimensionalcarbonfiberreinforcedC–SiCbinarymatrixcomposites,2DC/C–SiC)。2DC/C–SiC复合材料的基体为热解碳和碳化硅交替叠层的多层基体。研究了2DC/C–SiC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比较了2DC/SiC复合材料和2DC/C–SiC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及断口形貌。结果表明:2DC/C–SiC复合材料可在基本保持2DC/SiC复合材料抗弯强度的基础上,其断裂韧性得到显著提高。基体改性的效果明显。纤维的逐级拔出是断裂韧性提高的原因。
- 韩秀峰张立同成来飞徐永东
- 关键词:基体改性微观结构力学性能
- 织物细观结构参数对三维机织陶瓷基复合材料弹性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
- 2007年
- 提出倾斜内锁型三维机织陶瓷基复合材料弹性性能预测模型,考虑材料实际的编织结构和相邻纤维束之间的孔隙,讨论织物细观结构参数对倾斜内锁型三维机织陶瓷基复合材料弹性性能的影响。通过两个重要细观结构参数分析探讨不同结构参数对纤维体积含量和曲屈率的影响,并进一步给出纤维体积含量和曲屈率对弹性性能的变化关系。另外还对编织陶瓷基复合材料制造过程中材料的高温损伤进行初步分析。
- 常岩军矫桂琼管国阳刘韡
- 关键词:弹性性能陶瓷基复合材料
- 稀释气体流量对低压化学气相沉积硼掺碳涂层的影响被引量:1
- 2008年
- 以BCl3-C3H6-H2为气相反应体系,采用低压化学气相沉积制备硼掺碳涂层。研究了Ar气稀释流量对硼掺碳涂层沉积速度、形貌、组成和键合状态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稀释气体流量作用下,硼掺碳的沉积速度没有明显变化,产物形貌由致密向层状转变,硼元素含量稍有减少而碳元素含量稍有增加。沉积产物中B元素的键合方式以B-sub-C和BC2O为主。结合化学反应和气体扩散,探讨了稀释气体的作用机制,表明PyC形成反应的主导作用导致稀释气体流量对沉积速度作用不明显,而BCl3和C3H6在Ar气中扩散系数的差异导致产物形貌和组成发生变化。
- 涂建勇刘永胜成来飞张立同杨文彬徐永东张伟华
- 化学气相沉积SiC–BxC涂层在高温模拟环境中的微观结构被引量:1
- 2009年
- 将化学气相沉积在石墨基片上的SiC-BxC复合涂层在O2(8kPa)/H2O(14kPa)/Ar(78kPa)的模拟气氛中,分别加热到700,1000℃和1200℃处理10h。利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能谱分析、显微Raman和Fourier变换红外光谱仪研究其微观结构。结果表明:复合涂层中的BxC层在700~1000℃的模拟环境中会被完全氧化成B2O3和H3BO3;在1000~1200℃的模拟环境中,BxC层的氧化产物迅速挥发。经高温模拟环境处理后,复合涂层中生成了硼硅酸盐玻璃,且各氧化产物和SiC层的结晶度随处理温度的升高而下降。基于微观分析结果,对SiC-BxC复合涂层的自愈合抗氧化性能进行了分析。
- 曾斌冯祖德李思维张伟华刘永胜
- 关键词:化学气相沉积模拟环境微观结构硼硅酸盐玻璃
- 2D-C/SiC复合材料的拉伸损伤研究被引量:7
- 2010年
- 通过单调拉伸和循环加卸载试验,研究了2D-C/SiC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及损伤演化过程。结果表明,残余应变、卸载模量和应力的关系曲线与拉伸应力应变曲线具有类似的形状。基于细观力学建立了材料的损伤本构关系和强度模型,分析计算表明,残余应变主要由裂纹张开位移和裂纹间距决定,而卸载模量主要由界面脱粘率决定;材料的单轴拉伸行为主要由纵向纤维束决定,横向纤维束对材料的整体模量和强度贡献较小。理论模拟结果与试验值吻合较好。
- 杨成鹏矫桂琼王波
- 关键词:2D-C/SIC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卸载模量细观力学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