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针灸学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KJA200502)
- 作品数:6 被引量:53H指数:3
- 相关作者:倪光夏冉群芳董锦丽张加英项晓人更多>>
- 相关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省第二中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针灸学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江苏省中医药局中医药科技技术研究专项江苏省教委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针药结合治疗脑梗死的临床实验研究近况
- 2010年
- 脑梗死的发病率、死亡率、致残率均较高,提高本病的诊断与治疗水平至关重要。针药结合治疗方法显示了较好的疗效,在脑梗死急性期、恢复及后遗症期临床研究中均表明其疗效优于单纯药物治疗,实验研究亦有新发现。针药结合治疗方法具有协同增效效果。
- 朱庆倪光夏
- 关键词:脑梗死针药结合
- 针刺对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海马caspase-3 mRNA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5
- 2008年
- 目的:探讨针刺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参考Bederson6级5分法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和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脑缺血再灌注24h后大鼠海马caspase-3 mRNA的表达。结果:穴位针刺组较非穴位针刺组和模型组更显著的改善大鼠缺损的神经功能(P<0.05)。穴位针刺可以下调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caspase-3 mRNA的表达,与模型组、非穴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针刺能够改善脑缺血再灌注后大鼠的神经功能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caspase-3的表达,抑制凋亡实现的。
- 冉群芳倪光夏项晓人
- 关键词:针刺脑缺血CASPASE-3原位杂交技术半胱氨酸蛋白酶类
- 针刺治疗缺血性脑损伤的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15
- 2009年
- 近年来,有关针刺治疗缺血性脑损伤的机制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其内容主要包括:改善血液流变学特性;改善微循环,增加脑血流量;调节神经肽、递质与调质的水平;抗氧化自由基损伤,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减轻兴奋性氨基酸的毒性,抑制钙超载;抑制神经细胞凋亡。然而目前的研究还存在诸多不足,如针刺取穴的随意性、针刺方法运用的盲目性、研究方法应用不当、研究指标的单一性等,都有待在今后的研究中给予重视与改进。
- 董锦丽倪光夏
- 关键词:缺血性脑损伤针刺疗法
- 缺血半暗带的研究概况被引量:19
- 2011年
- 脑梗死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及时而准确的治疗对挽救缺血脑组织、改善中风患者预后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缺血半暗带(IP)理论的提出,为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随着科技的发展,对IP的认识不断深入,大量的临床及基础实验研究,不仅从生理病理变化方面对缺血后脑组织损伤的因素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也通过各种影像学技术对IP有了更明确的认识,为临床对急性期脑梗死患者进行有利的治疗、改善预后提供了依据。
- 张加英倪光夏
- 关键词:脑梗死缺血半暗带病理生理医学影像学
- 针刺治疗缺血性中风概况被引量:1
- 2010年
- 脑血管疾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病死率与致残率均高。我国近年统计表明,脑血管病的死因排位居第二位,仅次于恶性肿瘤。而脑血管疾病中最常见的是缺血性中风,约占75%,而且还有继续增加趋势,严重危害人类健康。近年来对于针刺治疗缺血性中风报道甚多,现将其研究概况综述如下。
- 董锦丽倪光夏
- 关键词:缺血性中风针刺疗法体针电针
- 针药结合治疗脑梗死的规律性探讨被引量:3
- 2008年
- 脑梗死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但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对该疾病的治疗还无明显突破,相对而言,针药结合在治疗中显示了较好的疗效。文献显示:针药结合治疗脑梗死的疗效优于单纯针刺或单纯药物组,但该结合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对其治疗的规律性尚不十分清楚。为此,探索性地提出了针药结合治疗脑梗死的思路:①超早期(6h内)应以溶栓药物为主,神经保护剂与针灸为辅;②急性期(48h内)治疗应神经保护剂与针灸并重;③恢复及后遗症期(48h后)治疗应以针灸为主,改善大脑代谢药物及中药为辅。
- 倪光夏冉群芳
- 关键词:脑梗死针药结合针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