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100587)

作品数:3 被引量:10H指数:2
相关作者:潘清蓉范慧徐援郑央央孙小蒙更多>>
相关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北京协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糖尿
  • 2篇糖尿病
  • 1篇胆固醇
  • 1篇动脉
  • 1篇动脉斑块
  • 1篇血糖
  • 1篇胰岛
  • 1篇胰岛Β细胞
  • 1篇胰岛Β细胞功...
  • 1篇胰岛素
  • 1篇胰岛素敏感
  • 1篇胰岛素敏感性
  • 1篇脂蛋白
  • 1篇脂蛋白胆固醇
  • 1篇失活
  • 1篇糖耐量
  • 1篇糖尿病患者
  • 1篇染色
  • 1篇染色体
  • 1篇综合征

机构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协和医院

作者

  • 3篇潘清蓉
  • 2篇徐援
  • 2篇范慧
  • 1篇姚志
  • 1篇茅江峰
  • 1篇陈哲
  • 1篇王广
  • 1篇孙小蒙
  • 1篇朱莉莉
  • 1篇郑央央
  • 1篇刘鑫
  • 1篇于娜

传媒

  • 1篇中国动脉硬化...
  • 1篇基础医学与临...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48,XXYY综合征合并糖尿病1例的X染色体来源和失活偏移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初步探讨48,XXYY综合征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并分析该疾病的X染色体来源和失活偏移。方法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抽提患者及其父母的外周血基因组DNA,应用PCR结合HpaⅡ限制性内切酶消化法分析X染色体来源和失活偏移。结果患者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完全符合48,XXYY综合征,使用二甲双胍和睾酮治疗后患者血糖控制平稳。患者X染色体分别来源于父亲和母亲,两条X染色体均为部分失活,偏移度为0.52。结论 48,XXYY综合征合并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可能与睾酮水平低下、胰岛素抵抗有关。48,XXYY综合征多余X染色体来源于父亲,X染色体不一定存在失活偏移。
潘清蓉茅江峰范慧姚志徐援
关键词:糖尿病
非HDLC/HDLC与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颈动脉斑块的相关性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评价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非HDLC/HDLC)等血脂指标与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颈动脉斑块发生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021例无心脑血管疾病病史的2型糖尿病患者。B超判断颈动脉斑块及测量斑块面积。比较颈动脉斑块组与无斑块组的基本资料、糖尿病病程、糖化血红蛋白、非HDLC/HDLC等血脂比值指标。分析不同血脂指标与颈动脉斑块的相关性。受试者作业特征曲线(ROC)分析非HDLC/HDLC等血脂指标对颈动脉斑块的预测价值。在斑块组,评价非HDLC/HDLC等血脂指标与斑块面积的相关性。结果斑块组男性比率、年龄、糖尿病病程、收缩压、非HDLC、非HDL/HDLC、总胆固醇(TC)/HDLC和LDLC/HDLC显著高于无斑块组,但斑块组的HDLC水平显著低于无斑块组,上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c回归分析示调整混杂因素后非HDLC水平、非HDLC/HDLC、TC/HDLC和LDLC/HDLC分别是颈动脉斑块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LDLC水平在调整混杂因素后与颈动脉斑块无相关性。将非HDLC/HDLC与其他血脂指标的ROC曲线下面积进行比较:非HDLC/HDLC高于LDLC/HDLC、TC/HDLC,但差异接近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52和0.058)。非HDLC/HDLC显著高于非HDLC和LDLC(P均<0.001)。在斑块组,多元回归分析显示非HDLC/HDLC和LDLC/HDLC是斑块面积的独立影响因子(P<0.05),而非HDLC和TC/HDLC在调整混杂因素后与斑块面积无相关性。结论非HDLC/HDLC是评估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颈动脉斑块的良好血脂指标。
潘清蓉郑央央范慧孙小蒙王广徐援
关键词: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糖尿病颈动脉斑块
糖耐量正常人群OGTT 1h血糖与胰岛素敏感性和胰岛β细胞功能的关系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评价糖耐量正常(normal glucose tolerance,NGT)人群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1 h血糖与胰岛素敏感性和胰岛β细胞功能的关系。方法收集101例NGT和76例糖耐量异常(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IGT)病人的临床资料;测定OGTT各时间点的血浆葡萄糖和胰岛素浓度;比较NGT 1 h血糖(1 hour postload plasma glucose,1-h PG)<8.6 mmol/L组、NGT 1-h PG≥8.6 mmol/L组和IGT组的胰岛素敏感性和胰岛β细胞功能,分析OGTT 1-h PG与胰岛素敏感性和胰岛β细胞功能的关系。结果 NGT 1-h PG≥8.6 mmol/L组的空腹血糖、1-h PG、1-h胰岛素及胰岛素敏感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 of insulin resistance,HOMA-IR)均显著高于NGT 1-h PG<8.6 mmol/L组;NGT 1-h PG≥8.6 mmol/L组的Matsuda指数、胰岛素分泌指数(ΔI3 0/ΔG3 0和ΔI6 0/ΔG6 0)均显著低于NGT 1-h PG<8.6 mmol/L组(P均<0.05)。但NGT 1-h PG≥8.6mmol/L组的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1-h PG、1-h胰岛素、HOMA-IR、Matsuda指数、ΔI3 0/ΔG3 0和ΔI6 0/ΔG6 0与IGT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1-h PG与ΔI30/ΔG30、Matsuda指数呈线性负相关。结论在NGT人群中,OGTT 1-h PG≥8.6 mmol/L人群胰岛素敏感性和胰岛β细胞功能低于1-h PG<8.6 mmol/L组,1-h PG与胰岛素敏感性和胰岛β细胞功能相关。提示在NGT人群中,1-h PG浓度可作为评价胰岛素敏感性和胰岛β细胞功能的简易指标。
朱莉莉陈哲刘鑫于娜潘清蓉
关键词:OGTT胰岛素敏感性胰岛Β细胞功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