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075190)

作品数:13 被引量:58H指数:4
相关作者:李仲兴江洪琚龙玉徐兴李美更多>>
相关机构:江苏大学海南大学东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江苏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工程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机械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机械工程
  • 10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10篇附加气室
  • 6篇弹簧
  • 6篇悬架
  • 6篇气弹簧
  • 6篇空气弹簧
  • 6篇空气悬架
  • 4篇刚度
  • 3篇动刚度
  • 3篇车辆
  • 2篇动态特性
  • 2篇容积
  • 2篇阻尼
  • 1篇电路
  • 1篇电路分析
  • 1篇电子控制
  • 1篇电子控制空气...
  • 1篇多目标
  • 1篇多目标优化
  • 1篇悬架系统
  • 1篇有限元

机构

  • 11篇江苏大学
  • 2篇东南大学
  • 2篇海南大学

作者

  • 10篇李仲兴
  • 4篇琚龙玉
  • 4篇徐兴
  • 4篇江洪
  • 3篇郭继伟
  • 3篇李美
  • 3篇沈旭峰
  • 2篇孙丽琴
  • 2篇吴越
  • 1篇干金鹏
  • 1篇周孔亢
  • 1篇孔亮
  • 1篇邱亚东
  • 1篇高明宏
  • 1篇姜伟娟
  • 1篇崔振
  • 1篇陈燎
  • 1篇黄定师
  • 1篇陈望
  • 1篇张伟龙

传媒

  • 5篇机械设计与制...
  • 2篇汽车技术
  • 2篇汽车工程
  • 1篇机械工程学报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重庆交通大学...
  • 1篇重庆理工大学...

年份

  • 1篇2015
  • 5篇2014
  • 5篇2013
  • 2篇2012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汽车后排可翻转坐垫在正面高速碰撞中的优化
2014年
以某车型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后排乘员约束系统的座椅-安全带-假人有限元模型,利用显式动力学软件LSDYNA仿真分析了50km/h正面碰撞中后排女性假人的各伤害指标,实车碰撞试验验证了仿真结果的有效性,在此模型基础上提出坐垫翻转系统,以坐垫翻转角度及起始翻转时刻为优化参数,对50km/h正面碰撞、56km/h与64km/h偏置碰撞等高速碰撞类型中假人的伤害指标进行优化,坐垫翻转系统对不同碰撞形式均可改进乘员伤害指标,并得出各类型碰撞中坐垫翻转参数的最优方案。
李仲兴干金鹏陈望
关键词:乘员约束系统后排座椅LS-DYNA
附加气室容积可调空气悬架系统的决策控制被引量:3
2014年
为提高车辆在不同行驶工况下的减振性能,建立1/4车辆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提出附加气室容积可调空气悬架系统控制的优化分析及计算方法,设计刚度可调的空气弹簧及空气悬架的决策控制系统。在仿真计算的基础上,进行刚度可调空气悬架系统的台架试验,分析采用决策控制后悬架系统的动态特性。仿真及试验结果基本吻合,实现了根据车辆行驶工况,实时改变附加气室的容积,提高了车辆行驶平顺性。该研究验证了控制策略的有效性,为刚度可调空气悬架系统设计开发提供了新方法。
孔亮江洪徐兴
关键词:空气悬架
应用机电相似理论的带附加气室空气弹簧系统的建模与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应用机电相似理论建立了带附加气室空气弹簧电学模型,以及该空气弹簧系统与电学系统元器件之间的等效关系。采用网孔电流法研究了附加气室容积、振动频率等对空气弹簧刚度的影响。通过电路分析可知:带附加气室空气弹簧刚度随附加气室容积的增大而减小,随激振频率的升高而增大,主附气室之间气压的相位差也随频率的升高逐渐增大,但不会超过90°。为了验证电路模型和分析的正确性,进行了带附加气室空气弹簧特性试验,确定了电学模型参数并带入模型进行仿真。对仿真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二者较为吻合,表明所建电学模型及电学分析是正确的,说明将机电类比方法引入空气弹簧系统特性的研究是可行的,为该方法在其他机械系统中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李仲兴高明宏徐兴琚龙玉
关键词:附加气室空气弹簧电路分析刚度
带附加气室空气弹簧性能试验系统的搭建与试验研究被引量:21
2012年
针对主、附气室通过管路连接的空气弹簧工作过程复杂性及其特殊的非线性,搭建带附加气室空气弹簧特性试验系统,进行不同附加气室容积和不同连接管路直径的空气弹簧特性试验研究;设计出基于LabView的测试软件,通过数据采集系统测得弹簧作用力、弹簧位移和弹簧内部气体压力;针对四种容积的附加气室、四种内径的连接管路和四种初始气压在0.5~10.0 Hz激振频率范围内对空气弹簧特性进行台架试验,试验分析各影响因素对弹簧特性的影响规律,并探讨各因素的影响机理。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的可变因素对空气弹簧特性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附加气室容积和连接管路管径的增大会降低空气弹簧的动刚度,但附加气室容积对动刚度的影响程度还受主附气室容积比的影响;弹簧内初始气压和激振频率的增加会增大弹簧动刚度,台架试验可以为带附加气室空气弹簧的设计及应用提供依据。
李仲兴李美郭继伟沈旭峰周孔亢
关键词:空气弹簧附加气室动刚度试验台
带附加气室空气弹簧动态特性仿真与试验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为了揭示带附加气室空气弹簧动力学特性,运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基于R1A型自由膜式空气弹簧,建立了带连接管路附加气室空气弹簧有限元模型,对有限元模型进行动态特性的数值仿真,分析连接管路管径、附加气室容积、初始气压对空气弹簧刚度随频率变化的影响规律,结果显示:较大管径和低频率可获得较小的空气弹簧动刚度;随着附加气室容积增大,系统动刚度降低其变化幅度亦趋于平缓,继续增大附加气室容积对降低系统动刚度效果不明显;空气弹簧的刚度随初始气压的增加而变大,并通过动态特性试验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正确性。
孙丽琴李仲兴沈旭峰
关键词:空气弹簧附加气室有限元仿真
带附加气室空气悬架的综合性能优化被引量:4
2013年
以带附加气室的空气悬架为研究对象,基于流体力学与工程热力学,建立空气弹簧-连接管路-附加气室数学模型;考虑到空气弹簧刚度的非线性,将其以空气弹簧非线性力的形式引入到1/4车辆动力学模型中;以寻求车辆乘坐舒适性、轮胎接地性与操纵稳定性的综合性能最优为目标,对典型工况下的附加气室容积与减振器阻尼进行寻优。优化结果表明,悬架的综合性能、乘坐舒适性得到改善,轮胎接地性与操纵稳定性略有降低。台架试验与仿真结果基本吻合。
黄定师江洪琚龙玉陈锦程
关键词:空气悬架附加气室阻尼
可变容积附加气室空气悬架的参数优化与控制被引量:8
2015年
基于热力学与车辆动力学理论,建立了带可调容积附加气室空气悬架的数学模型;以提高车辆行驶平顺性、轮胎接地性和操纵稳定性为目标,附加气室容积与减振器阻尼系数为设计变量,建立附加气室空气悬架的多目标优化模型;接着采用线性加权和法,将多目标优化问题转化为单目标优化问题;最后整合车辆典型工况下的优化结果,以载荷、车速及路面等级为控制输入量,采用决策控制实现可调容积附加气室空气悬架的半主动控制。结果表明,基于参数优化结果的决策控制能有效提高悬架的综合性能,降低车身加速度和悬架动行程,但轮胎动载荷略有增加。
李仲兴琚龙玉江洪黄定师
关键词:空气悬架附加气室多目标优化
附加气室容积可调空气悬架多目标参数匹配被引量:7
2014年
将二次寻优方法应用于附加气室容积可调空气悬架系统参数匹配中,构建附加气室容积可调空气悬架系统的1/4车辆模型,并通过台架试验对模型进行验证。利用遗传算法,以不同工况下的车辆行驶平顺性为目标,渐进完成附加气室容积、减振器阻尼的参数匹配。分析匹配后的车辆综合性能表明,簧上质量垂向加速度得到有效抑制,轮胎动载荷及悬架动行程控制在允许范围内,车辆在多种工况下的综合力学性能改善。
琚龙玉李仲兴江洪李美
空气弹簧附加气室容积有效利用率研究
2014年
附加气室容积可调空气弹簧特性试验系统和带附加气室空气弹簧系统数学模型表明:激振频率和振幅的增大会增大弹簧的动刚度;附加气室容积的增大则会降低弹簧动刚度。但当附加气室容积达到弹簧主气室容积的1倍左右后,容积继续增大对动刚度影响甚小。推导出了附加气室容积有效利用率表达式,研究了激振频率、振幅和初始气压对附加气室容积有效利用率的作用,激振频率和振幅的增大会降低附加气室容积有效利用率,而初始气压对其没有影响。试验和仿真结果比较一致。
张伟龙陈燎
关键词:车辆工程空气弹簧附加气室动刚度
互联式空气悬架动态特性试验研究被引量:11
2014年
将传统空气悬架的空气弹簧通过管路互联,使空气弹簧间可以进行气体交换,构成互联式空气悬架。空气弹簧的互联改变了悬架的刚度,通过合理地控制可进一步提高空气悬架的性能。先分析互联式空气悬架的结构与工作机理,然后搭建其半实物模型及其动态特性测试系统。试验结果表明,空气悬架的“侧向互联”可降低簧上质量在中频段(5~9Hz)的垂向加速度、车身侧倾角与质心附近的侧倾角加速度;但使得该频段内的悬架动行程增加。当振幅较小时,互联式空气悬架对车辆性能各项指标的改善变弱。在分析试验结果的基础上,总结了互联式空气悬架在设计过程中需要遵循的规律,得到的相关结论将为互联式空气悬架的设计和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李仲兴崔振徐兴邱亚东
关键词:动态特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