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6AAl003O5)
- 作品数:1 被引量:2H指数:1
- 相关作者:徐洋张少军张延青周毅刘鹰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青岛理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贝类对海水养殖新源水悬浮物的生物沉积作用被引量:2
- 2011年
- 为了去除工厂化海水养殖新源水中含有的大量悬浮颗粒物,针对蓄水池中悬浮物重力沉降速率较慢,利用一般的机械过滤或泡沫分离又消耗大量能源的缺点,该试验选择适应能力强的滤食性双壳贝类太平洋牡蛎(Crassostrea gigas)和紫贻贝(Mytilus galloprovincialis),在不同时期进行现场试验,测定其对蓄水池新源水中悬浮物的生物沉积速率并评估通过一定规模放养贝类对整个蓄水池中悬浮物的沉积效果。结果表明,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17~25℃),太平洋牡蛎对蓄水池水中悬浮物生物沉积速率为1.08~1.32g/(ind·d),紫贻贝为0.65~0.85g/(ind·d)。通过在蓄水池中大量吊笼养贝类,蓄水池中贝类养殖区的悬浮物沉降速率明显高于非养殖区。表明滤食性双壳贝类可以用于工厂化养殖新源水中悬浮物的去除,不仅能够实现污染物的资源化去除,还降低了新源水的后续处理负荷。
- 张延青张少军周毅刘鹰徐洋
- 关键词:养殖悬浮颗粒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