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672076)

作品数:7 被引量:107H指数:5
相关作者:刘恩峰杨丽原沈吉赵强李秀梅更多>>
相关机构:济南大学中国科学院南京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天文地球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5篇南四湖
  • 3篇沉积物
  • 2篇人为污染
  • 2篇入湖河流
  • 2篇污染
  • 2篇河流
  • 1篇地层
  • 1篇第四纪
  • 1篇营养
  • 1篇营养元素
  • 1篇元素分布特征
  • 1篇生态
  • 1篇生态环境
  • 1篇生态环境效应
  • 1篇湿地
  • 1篇水位
  • 1篇水位变化
  • 1篇土地利用
  • 1篇土地利用变化
  • 1篇年代学

机构

  • 6篇济南大学
  • 5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南京大学
  • 1篇兰州大学
  • 1篇辽宁大学
  • 1篇山东大学
  • 1篇山东省环境保...
  • 1篇济宁市水利局
  • 1篇山东省济南中...

作者

  • 5篇杨丽原
  • 5篇刘恩峰
  • 2篇沈吉
  • 2篇李秀梅
  • 2篇赵强
  • 1篇王乃昂
  • 1篇邓建才
  • 1篇袁和忠
  • 1篇侯伟
  • 1篇季峻峰
  • 1篇孙娟
  • 1篇孙庆义
  • 1篇王建军
  • 1篇孟祥华
  • 1篇李艳红
  • 1篇崔莉

传媒

  • 1篇中国农村水利...
  • 1篇地球化学
  • 1篇湖泊科学
  • 1篇地层学杂志
  • 1篇环境科学研究
  • 1篇济南大学学报...
  • 1篇湿地科学

年份

  • 1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济南市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环境效应被引量:4
2007年
总结近年来济南市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并探讨其产生的生态环境效应。济南市土地利用发生的变化为农用地、水域、未利用地面积不断减少,其主要原因是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和城市交通用地的增加。济南市土地用地类型的改变,加剧了生态环境的变化,对区域气候、大气质量、水环境、土壤、城市景观等各方面都产生了影响。通过数据的调查、搜集,分析对生态环境各方面的影响,在实践上为区域土地利用、城市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提供有效的决策支持。
赵强李秀梅任敏敏
关键词:土地利用生态环境
末次冰消期以来民勤盆地沉积地层记录及年代学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石羊河流域位于西北干旱区河西走廊东段,是西北干旱区与东部季风区的交汇过渡地带。流域下游的民勤盆地分布有大量保存完整的湖相沉积地层和湖岸地貌,这些沉积地层和地貌景观在整个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极具代表性,是进行古气候环境研究的理想场所。鉴于此,选取民勤盆地的青土湖剖面、西渠剖面、沙坑井剖面、九坨墚剖面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剖面地层对比及可靠14C测年,探讨了区域末次冰消期以来的气候变化的几个大的阶段。主要结论和认识如下:13000aBP前和9500—6700aBP两个阶段,区域沉积地层以风成砂、河流砂沉积为主,气候环境表现为干旱;13000—9500aBP和6700—1100aBP两个阶段,区域沉积地层表现为湖相沉积的粉砂沉积为主,气候环境表现为湿润;1100—0aBP风成砂等的沉积阶段,气候环境表现为干旱。
赵强李秀梅王乃昂
关键词:年代学末次冰消期沉积地层第四纪民勤盆地
南四湖湿地景观格局变化及原因分析被引量:18
2009年
根据南四湖1987年、1991年、1999年和2007年的TM/ETM遥感影像解译分析结果,结合对自然环境及人类活动特征的分析,研究了南四湖湿地的景观格局变化过程与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987年以来南四湖自然湿地面积锐减,其中挺水植物区面积减小了近538km2,而台田—坑塘、人工养殖区等人工湿地以及农业用地面积分别增加了171km2、327km2、86km2。1991年之前,南四湖湿地类型变化主要受湖泊水位等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其中,1988~1990年南四湖几近干涸,使得挺水植物区的分布向湖心区迁移,而近岸地区挺水植物区面积大大减小;这一时期南四湖水位的降低加剧了近岸湖区的围垦,农业用地面积增加。1991年以来,南四湖湿地类型变化主要受人类活动的影响,由于大规模的围垦圈圩,台田—坑塘、人工养殖区的面积大幅增加。
刘恩峰侯伟崔莉邓建才杨丽原
关键词:景观格局变化南四湖
南四湖现代沉积物中营养元素分布特征被引量:44
2007年
对南四湖不同湖区20个表层沉积物和独山湖湖区沉积岩芯中营养元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表层沉积物中南阳湖总磷最高,独山湖次之;独山湖总有机碳和总氮含量最高,南阳湖次之;而昭阳湖总有机碳、总氮和总磷含量较低.沉积岩芯中^(137)Cs数据表明南四湖独山湖区柱状沉积物上部(0-18 cm)沉积速率为3.5mm/a;总有机碳、总氮和总磷含量主要集中在沉积岩芯0-8 cm内,并呈现一致的垂向分布规律,具有明显的三阶段分布特征,反映了流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导致营养元素的释放量增加,造成了湖泊现代沉积物中营养元素的积累.碳氮比值处于7.6-11.4之间,有机质的选择性分解不明显,指示沉积物中有机质主要来自无纤维柬的陆源植物.监测数据表明济宁市的城市生活污水、工农业废水排放进入南阳湖是南四湖有机质和TP富集的主要来源.
杨丽原沈吉刘恩峰季峻峰
关键词:南四湖沉积物营养元素
近50年来自然与人类活动影响下南四湖水位变化研究被引量:10
2009年
南四湖是华北地区最大的淡水湖,通过对南四湖近50年来降水量、湖泊水位和蓄泄水量等水文要素分析,结果显示南四湖水位和蓄水量有较大变化,水位和蓄水量的变化除与年降水量的大小等自然因素有关系外,还与湖区工农业用水量的变化及水利工程建设等人类活动有关系。对南四湖水量蓄、泄变化关系分析可看出,在丰水年和平水年它表现出相似于天然湖泊的性质;而枯水年则体现出人工控制型湖泊特点,整年过程中湖泊处于以蓄为主的状态,对径流起显著调节作用。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实施后,下级湖在输蓄水期间将长期维持33.0 m的高水位,结果会使南四湖的水位变化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高水位状态。
杨丽原李艳红刘恩峰朱庆申
关键词:南四湖水位变化
南四湖及主要入湖河流沉积物金属空间分布特征与污染评价被引量:19
2010年
对南四湖湖区及其主要人湖河流表层沉积物中金属元素质量分数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14种金属元素可分为3类组合:Ca和Sr为第1组元素;Al,Fe,Na,K,Mg,Ni,V和Ti为第Ⅱ组元素;第Ⅲ组元素包括Zn,Cr,Cu和Pb.其中,第1组元素在独山湖区及微山湖区质量分数较高,与第Ⅱ组元素变化趋势相反,这2组元素主要为流域自然来源;第Ⅲ组元素在老运河、白马河上游、洗府河下游及人湖口沉积物中质量分数较高,可能受到人为污染的影响.此外,其他表层沉积物中第Ⅱ组元素与第Ⅲ组元素质量分数具有相似的变化规律.选取流域非耕作土壤样品作为背景,采用参比元素校正及沉积物富集系数法,对Zn,Cr,Cu和Pb等重金属元素的人为污染特征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显示:老运河沉积物中Cr和Pb的富集系数为3.7和3.9,具有中等程度的人为污染特征.Cu和Zn的富集系数达到16.6和22.0,具备重或严重的人为污染特征.Zn和Cu在洗府河下游及入湖口、白马河上游沉积物中的富集系数为2.0~7.1,具有中等或较重的人为污染特征.其余表层沉积物中Zn,Cr,Cu和Pb的富集系数均低于2.0,基本未受到人为污染的影响.
孟祥华刘恩峰杨丽原孙娟袁和忠
关键词:沉积物人为污染南四湖
南四湖及主要入湖河流沉积物中磷的赋存形态研究被引量:19
2008年
应用沉积物磷形态SMT提取方法,分析了南四湖及主要入湖河流丰水季节表层沉积物、独山湖及微山湖区沉积岩芯中磷的含量及形态组成变化,研究了磷的埋藏演化过程与人为污染特征。结果表明,老运河表层沉积物中磷的含量最高,为13068.3mg/kg,以OP及NaOH-P为主,其富集系数分别为6.5和9.0,主要是与来自济宁市的废水污染有关。其余表层沉积物以HCl-P为主;受人为污染的影响,NaOH-P、OP产生一定程度的富集,其富集系数分别为1.0~3.7、1.3~6.0;部分沉积物中高含量的有机质加重了OP的富集。独山湖及微山湖沉积岩芯中以HCl-P和OP为主;20世纪60年代末期以来,随着湖泊生产力的提高及早期成岩过程中有机质的矿化分解,独山湖及微山湖沉积岩芯中TOC含量自下而上呈指数增加,这也导致了沉积物中OP的增加;独山湖及微山湖沉积岩芯6~0cm和5~0cm较高的OP及NaOH-P含量,指示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磷的人为污染过程。
刘恩峰沈吉杨丽原孙庆义王建军
关键词:沉积物磷形态人为污染南四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