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0905011)
- 作品数:6 被引量:78H指数:4
- 相关作者:廖一波曾江宁高爱根寿鹿徐敏更多>>
- 相关机构:南京师范大学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农业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 象山港不同养殖类型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比较研究被引量:17
- 2011年
- 于2009年2月在象山港顶部海域分别对海带、牡蛎和鱼类网箱3种不同养殖区进行了大型底栖动物调查。调查共鉴定大型底栖动物73种,隶属8门12纲53科,以软体动物和环节动物为主。海带养殖区优势种有5种;牡蛎养殖区有4种;网箱养殖区有9种。海带、牡蛎和网箱养殖区大型底栖动物平均栖息密度分别为(132±71)个/m2、(94±91)个/m2和(210±132)个/m2;平均生物量分别为(26.51±11.06)g/m2、(53.03±61.94)g/m2和(108.80±73.56)g/m2。栖息密度和生物量不同养殖区和不同调查站位间差异显著。Tukey多重比较结果显示,栖息密度海带养殖区与牡蛎和网箱养殖区间均无显著差异,而牡蛎与鱼类网箱养殖区间存在显著差异;生物量海带养殖区与牡蛎养殖区间无显著差异,海带养殖区和牡蛎养殖区与网箱养殖区间均显著差异。典范对应分析结果表明,对大型底栖动物群落起主要影响的环境因子有温度、盐度、总氮和总磷等,排序轴对物种-环境关系的贡献率计算结果表明环境变量可以较好的解释主要类群的变化情况。丰度/生物量比较曲线(ABC曲线)分析结果表明,网箱养殖区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受较明显扰动,而海带和牡蛎养殖区大型底栖动物群落未受扰动。
- 廖一波寿鹿曾江宁高爱根江志兵
- 关键词:海水养殖大型底栖动物群落象山港
- 海州湾生态系统健康诊断被引量:3
- 2013年
- 根据开敞海湾浅海生态系统特征,构建了包含环境现状、环境风险、环境背景、系统结构功能和系统稳定性5类诊断指标以及24个诊断因子的浅海生态系统健康诊断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海州湾浅海生态系统2009年12月和2010年11月的健康状况进行诊断。结果表明,2009年12月和2010年11月海州湾浅海生态系统的综合健康指数值分别为0.500~0.689和0.553~0.750,浅海生态系统处于亚健康~较健康状态,近岸海域基本处于亚健康状态,离岸海域基本处于较健康状态,近岸海域生态系统健康水平低于离岸海域,这与近岸海域开发活动干扰多以及环境压力大有关。
- 刘晴徐敏李飞徐文健
- 浙江西门岛海洋特别保护区大型底栖动物功能群特征及其与环境的关系被引量:15
- 2013年
- 为研究浙江西门岛海洋特别保护区大型底栖动物功能群的变化规律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作者分别于2010年4月(春季)、11月(秋季),2011年8月(夏季)和2012年2月(冬季)进行了4个航次的大型底栖动物调查,共鉴定出大型底栖动物78种,根据其食性类型划分为浮游生物食者、植食者、肉食者、杂食者、碎屑食者5种功能群。各功能群平均密度从高到低依次为浮游生物食者>肉食者>植食者>碎屑食者>杂食者,平均生物量从高到低依次为浮游生物食者>碎屑食者>肉食者>杂食者>植食者。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大型底栖动物各功能群的密度和生物量季节间均无显著性差异。典范对应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大型底栖动物功能群的主要环境因子包括温度、溶解氧、溶解态无机磷和表层沉积物的中值粒径,排序轴对功能群–环境关系的贡献率计算结果表明环境变量可以较好地解释功能群的变化情况。
- 廖一波寿鹿曾江宁高爱根汤雁滨严小军陈全震
- 关键词:大型底栖动物功能群生物多样性环境因子海洋特别保护区
- 辽东湾海水透明度的遥感估算模型被引量:11
- 2011年
- 海水透明度和水质存在很好的相关性,是水质的重要量度之一。利用卫星遥感估算获取透明度可弥补常规采样方法的数据离散化、耗时长且费用高的缺陷,可得到大尺度海洋透明度分布。以辽东湾为研究区,利用现场实测光谱模拟了MODIS波段从而削除大气干扰,在分析MODIS特征波段基础上,通过比较单波段算法和波段比值法等算法,建立了透明度遥感估算模型,并进行了模型验证。结果表明:在辽东湾海域,MODIS 667 nm波段和透明度的相关性最好,而且单波段建立的估算模型要优于其他特征波段的组合。未考虑传统的蓝绿波段的667 nm单波段二次多项式估算模型相关系数r为0.973(p<0.01),检验平均相对误差13%,表明了模型稳定而有良好的预测能力。模型具有明显的区域特色,结果是否具有普适性,还需进一步验证。
- 丛丕福曲丽梅韩庚辰杨新梅王臣立
- 关键词:MODIS遥感
- 面向保护对象的地貌脆弱性评价——以海州湾国家海洋公园为例被引量:3
- 2017年
- 海洋是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快速有效识别海洋保护区保护对象的现状稳定性和受损情况是开展保护和恢复工作的基础。以海州湾保护区为例,根据其重点保护的海岛海岸地貌的自然特征,构建了基于赋存特征、影响因素、灾害背景和人工干预的4类13个指标的地貌类型保护对象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参考国内外已有研究,综合确定各指标等级判定标准。评价结果显示,秦山岛、竹岛、龙汪河口沙咀、连岛北侧沙滩的脆弱性综合指数分别为0.58、0.62、0.48、0.58,脆弱性等级分别属于相对稳定、稳定、相对稳定、相对稳定,较为客观反映了各个保护对象的现状。构建的地貌类型保护对象的评价模型和指标判定标准可应用于海洋特殊地貌景观的保护与管理。
- 曹可李飞徐敏赵建华宋德瑞
- 关键词:地貌脆弱性指标体系
- 三门湾大型底栖动物时空分布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被引量:30
- 2011年
- 2006年11月、2007年1月、4月和8月在三门湾18个采样点对大型底栖动物进行调查,分析了其时空分布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调查共采集到大型底栖动物124种,其中多毛类44种、软体动物34种、甲壳动物22种、棘皮动物11种、其他类动物13种;多毛类和软体动物种数占总种数的62.9%,二者构成了三门湾大型底栖动物的主要类群.双鳃内卷齿蚕、小头虫和不倒翁虫是春季三门湾大型底栖动物的优势种;不倒翁虫、双鳃内卷齿蚕和海稚虫为夏季的优势种;不倒翁虫、小头虫、双鳃内卷齿蚕和白沙箸为秋季的优势种;双鳃内卷齿蚕、不倒翁虫、小头虫和海稚虫为冬季的优势种.三门湾大型底栖动物年均生物量为17.36g·m-2,年均栖息密度为72ind·m-2.不同季节大型底栖动物的平均生物量和平均栖息密度存在显著性差异.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平均Shannon多样性指数在1.53~1.89,平均Margalef物种丰富度指数在2.25~2.96,平均均匀度指数在0.83~0.94,3个指数在不同季节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经典范对应分析,影响三门湾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主要环境因子包括海水的温度、盐度、溶解性无机氮以及表层沉积物中的有机质、总氮和总磷等,环境变量可以较好地解释主要类群的变化.
- 廖一波寿鹿曾江宁高爱根
- 关键词:大型底栖动物物种多样性群落环境因子典范对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