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河北省医学适用技术跟踪项目(GL200848)

作品数:7 被引量:117H指数:7
相关作者:祝淑钗刘志坤沈文斌李娟苏景伟更多>>
相关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适用技术跟踪项目河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食管
  • 7篇食管癌
  • 4篇放疗
  • 3篇食管肿瘤
  • 3篇肿瘤
  • 3篇淋巴
  • 2篇调强
  • 2篇调强放疗
  • 2篇引流区
  • 2篇预防照射
  • 2篇照射
  • 2篇三维适形
  • 2篇适形
  • 2篇疗法
  • 2篇淋巴引流
  • 2篇淋巴引流区
  • 2篇放射疗法
  • 2篇靶区
  • 2篇CT扫描
  • 1篇断层扫描

机构

  • 7篇河北医科大学...

作者

  • 7篇祝淑钗
  • 6篇刘志坤
  • 5篇李娟
  • 5篇沈文斌
  • 4篇苏景伟
  • 3篇王玉祥
  • 2篇董辉
  • 1篇宋长亮
  • 1篇尤鑫
  • 1篇李幼梅
  • 1篇李曙光
  • 1篇王士杰
  • 1篇宋春洋
  • 1篇赵彦

传媒

  • 2篇中华放射医学...
  • 2篇中国肿瘤临床
  • 2篇中华放射肿瘤...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18)F-FDG PET和CT对食管癌临床分期的价值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评价^(18)F-FDG PET和CT判定食管癌术前T、N分期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并探讨SUV值与食管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29例食管癌患者术前均行PET和CT扫描,分别进行T、N分期,并与术后病理分期进行对照分析。结果:与术后病理证实的T、N分期结果比较,CT扫描对判断T分期的准确率明显高于PET,PET扫描对判断N分期的准确率虽高于CT,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仅术前PET扫描检测T分期的一致性较差(Kappa<0.4);术前PET扫描检测N分期、术前CT扫描检测T、N分期一致性均较好(Kappa>0.4)。SUV值与PETsuv2.5显示病变长度及体积呈正相关,SUV值<9.0患者预后好于SUV值≥9.0患者。结论:在判断食管癌临床T分期方面CT较PET具有一定优势,对判断N分期方面,两者准确率均较高。SUV临界值9.0可以作为一项实用的判断预后指标。
李娟祝淑钗刘志坤苏景伟沈文斌
关键词:食管癌PET扫描CT扫描
食管癌三维适形调强放疗不同靶区照射局部失败的剂量学比较被引量:13
2015年
目的探讨食管癌不同靶区范围根治性放疗后食管病变局部复发与受照剂量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44例行根治性三维适形调强放疗的食管癌患者资料,比较有无食管病变局部复发患者的靶区体积的剂量、体积参数,并分层比较不同影响因素时两组患者靶区体积的剂量、体积参数的差异。结果食管病变局部复发组与无复发组各靶体积的剂量、体积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行淋巴引流区预防野(ENI)照射时,复发组与无复发组的剂量、体积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行累及野(IFI)照射时,复发组的GTV—V60、CTV-V60、PTV-V60均明显小于无复发组(t=-2.08、-2.19、-2.08,P〈0.05)。行ENI照射时的GTV、CTV、PTV所受剂量和PTV的剂量体积均明显大于IFI照射(t=1.97~3.12,P〈0.05)。当食管病变局部GTV〈30cm^3和未行同期化疗时,复发者的CTV—D98%、CTV—D95%所接受的照射剂量均明显低于无复发者(t=-2.24~-2.07,P〈0.05)。结论食管癌根治性放疗,淋巴引流区预防照射可使治疗靶区体积获得更大的处方剂量和更高的处方剂量体积,能够降低食管病变局部复发。尤其当食管病变偏小和未同期化疗时,从淋巴引流区预防照射中获益更大。
祝淑钗尤鑫李曙光许金蕊赵彦宋春洋
关键词:食管癌调强放疗靶区
食管癌调强放疗淋巴引流区预防照射的同期对照研究被引量:13
2014年
目的 探讨应用调强技术进行食管癌根治性放疗患者淋巴引流区预防照射的价值,筛选出淋巴引流区预防照射的适合人群,以进一步提高局部控制,改善长期生存.方法 对根治性放疗的食管癌初治患者进行同期对照研究,完成治疗计划且资料完整可供分析者148例,74例接受选择性淋巴引流区预防照射(ENI),74例接受累及野照射(IFI).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两组患者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并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 ENI组与IFI组1、3、5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72.5%、52.8%、50.6%和58.4%、35.8%、21.9%(x2=7.881,P<0.05).ENI组与IFI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4.3%、44.2%、24.5%和68.9%、27.6%、15.9%(x2=1.903,P<0.05).多因素分析发现临床T分期、病变部位、照射方式是影响全组患者局部控制的独立性因素,T分期、N分期、钡餐造影长度和化疗是影响全组患者生存的独立性因素.结论 ENI组的局部控制率较IFI显著提高,早期和胸中段食管癌患者行ENI照射局部控制及生存均能获益.
祝淑钗董辉沈文斌刘志坤李娟苏景伟
关键词:食管癌
375例食管癌三维适形放疗长期疗效分析被引量:23
2012年
目的分析食管癌三维适形放疗(3DCRT)的长期疗效及其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01--2006年首程接受3DCRT的375例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I期9例、Ⅱ期106例、Ⅲ期158例、Ⅳ期102例。观察近期疗效、局部控制率、生存率。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等,预后影响因素行Logrank法单因素分析和Cox法多因素分析。结果随访率为94.7%,随访满5年者191例。全组1、3、5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80.5%、53.7%、44.9%,生存率分别为67.2%、29.4%、19.0%。单因素预后分析显示疗前进食情况、肿瘤长度、病变横径、T分期、N分期、临床分期、急性放射性食管炎、急性放射性肺炎为影响因素(X2=46.75、18.52、30.24、42.53、32.71、75.68、7.13、4.64,P=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8、0.031),多因素预后分析显示肿瘤长度、临床分期、应用化疗、急性放射性食管炎为影响因素(x。=6.70、18.00、4.87、1.18,P=0.030、0.000、0.027、0.011)。结论食管癌3DCRT后局部控制率有所提高,但长期生存改善并不明显;肿瘤长度、临床分期、应用化疗和急性放射性食管炎为预后影响因素。
李娟祝淑钗王玉祥刘志坤沈文斌苏景伟
关键词:放射疗法三维适形
食管癌根治性放疗中ENI与IFI失败模式研究被引量:27
2014年
目的 比较食管癌根治放疗中ENI与IFI后的失败模式,探讨局部区域复发转移的原因及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2006-2012年在本院接受根治性放疗的245例食管癌患者资料,其中接受ENI者126例,接受IFI者119例.分析疗后的失败模式,其中区域失败包括食管病变局部未控或复发及区域淋巴结复发或转移,远处转移包括远处脏器转移及区域外淋巴结转移.失败模式比较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并用Logrank法检验.结果 全组患者出现疗后失败163例,其中局部区域失败92例、单纯远处转移36例、区域失败伴远处转移35例.ENI与IFI疗后1、3、5年总失败率不相同,分别为35.4%、62.5%、69.0%与46.5%、71.5%、81.5%(P=0.036);1、3、5年局部区域失败率也不相同,分别为29.9%、48.4%、50.0%与39.6%、62.1%、71.4% (P =0.003).结论 食管癌根治放疗时ENI可明显降低局部区域失败,提高LRC,进而改善长期生存.
董辉祝淑钗苏景伟沈文斌刘志坤李娟
超声内镜结合CT扫描在食管癌临床分期中的应用被引量:15
2011年
目的:比较超声内镜(EUS)、CT扫描及两者联合应用在判定胸段食管癌术前T、N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48例可切除胸段食管癌患者术前均行EUS检查和CT扫描,同时分别进行T、N分期,并与术后病理分期进行对照分析。结果:食管癌术前EUS检查T、N分期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77.1%(37/48)、75.0%(36/48),T_1、T_2、T_3、T_4期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7.5%、57.1%、94.1%和100%;食管癌术前CT检查T、N分期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52.1%(25/48)和77.1%(37/48),T_1、T_2、T_3、T_4期诊断准确率分别为37.5%、33.3%、81.2%和100%;EUS联合CT检查T、N分期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79.2%(38/48)和77.1%(37/48)。应用EUS测得淋巴结短径构建ROC曲线,曲线下面积为0.775,以淋巴结短径≥7.5mm作为阳性淋巴结的诊断界点,可能提高判断淋巴结转移的准确性。结论:EUS检查在食管癌术前分期的价值优于CT扫描,尤其对T分期诊断的准确率比较高。
李娟祝淑钗刘志坤王玉祥沈文斌
关键词:超声内镜食管癌CT断层扫描
胸段食管癌的淋巴结转移规律及其对确定术后放射治疗靶区范围的价值被引量:30
2010年
目的 分析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探讨食管癌术后放疗的靶区范围.方法 收集763例接受根治性切除的胸段食管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淋巴结转移规律及影响因素.结果 763例胸段食管癌患者共清除淋巴结5846枚,病理证实转移711枚,转移度为12.2%;出现淋巴结转移者297例,转移率为38.9%.胸上段癌淋巴结转移率为28.5%,明显低于胸中段癌(38.8%)和胸下段癌(43.4%).胸上段癌以锁骨上和气管旁淋巴结的转移度和转移率最高.胸中段癌的上行和下行转移均存在,上行主要转移至锁骨上、气管旁和食管旁,下行主要转移至贲门和胃左动脉旁.胸下段癌则主要向食管旁、贲门和胃左动脉旁转移,其中胃左动脉旁的转移度和转移率均显著高于胸上段癌和胸中段癌(均P〈0.01).采取左胸单切口的592例患者中,胸上、中、下段癌的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37.0%、37.9%和4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1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病变长度、浸润深度、脉管瘤栓和远处转移是影响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主要因素(均P〈0.05).结论 临床上可以根据食管癌的病变长度、浸润深度、脉管瘤栓和远处转移选择需行术后预防照射的患者,根据不同病变部位、不同手术方式及TNM分期,确定术后预防照射的靶区范围.
李幼梅祝淑钗刘志坤宋长亮王玉祥王士杰
关键词:食管肿瘤淋巴结转移靶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