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973210)

作品数:11 被引量:137H指数:7
相关作者:封志纯孔令凯商明霞孔祥永李丽华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军区总医院第二军医大学南方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支气管
  • 7篇支气管肺发育...
  • 7篇气管
  • 7篇发育不良
  • 7篇肺发育
  • 7篇肺发育不良
  • 5篇早产
  • 5篇综合征
  • 5篇窘迫综合征
  • 5篇呼吸窘迫
  • 5篇呼吸窘迫综合...
  • 4篇新生儿
  • 4篇早产儿
  • 4篇早产儿呼吸
  • 4篇早产儿呼吸窘...
  • 4篇正压通气
  • 4篇双水平
  • 4篇双水平正压
  • 4篇双水平正压通...
  • 4篇通气

机构

  • 9篇北京军区总医...
  • 3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作者

  • 9篇封志纯
  • 5篇孔祥永
  • 5篇孔令凯
  • 5篇商明霞
  • 4篇池婧涵
  • 4篇郑杨
  • 4篇董建英
  • 4篇李丽华
  • 3篇马俊娥
  • 2篇马倩
  • 2篇蔡娜
  • 2篇黄仁兴
  • 2篇王钰
  • 2篇陈晓春
  • 1篇尹晓娟
  • 1篇张小英
  • 1篇许靖
  • 1篇周丽
  • 1篇史源
  • 1篇刘冬云

传媒

  • 3篇实用儿科临床...
  • 2篇中国当代儿科...
  • 2篇中华妇幼临床...
  • 1篇中华围产医学...
  • 1篇中国临床医生...
  • 1篇中国小儿急救...
  • 1篇中华实用儿科...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7
  • 2篇2013
  • 5篇2012
  • 2篇2010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双水平正压通气和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INSURE治疗方式中应用的比较被引量:35
2013年
目的探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早产儿在INSURE治疗方式中使用双水平正压通气(DuoPAP)和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模式,是否可降低有创呼吸支持率。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2月在北京军区总医院附属八一儿童医院住院的胎龄为(30~34+6/7)孕周,患有NRDS,生后6h内至少需要无创呼吸机支持的早产儿201例为研究对象,其中129例患儿不符合纳入标准故排除,另72例患儿全部气管插管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S)后,按压30min,并查阅随机数字表,将其随机分为DuoPAP组(n=38)和NCPAP组(n=34),若DuoPAP和NCPAP不能维持,则再次使用气管内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主要观察指标为患儿生后24h内,48h内,72h内的总插管有创呼吸支持率,使用无创呼吸支持后1h,12h,24h,48h,72h的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分压(PaO2),氧合指数(OI)等比较。结果 DuoPAP组48h内,72h内的总有创呼吸支持率明显低于NCPAP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9,4.09;P=0.04,0.04),但2组在24h内有创呼吸支持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0,P=0.37)。DuoPAP组1h,12hPaO2明显大于NCPAP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9,2.56;P=0.00,0.01),但24h,48h,72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0,1.39,0.96;P=0.69,0.17,0.34)。DuoPAP组PaCO212h,24h明显小于NCPAP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5,-2.84;P=0.01,0.01),但1h,48h,72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2,-0.99,0.09;P=0.09,0.33,0.93)。DuoPAP组氧合指数(OI)在1h,12h高于NCPAP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4,2.46;P=0.01,0.02),24h,48h,72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3,1.04,0.85;P=0.67,0.30,0.40)。2组患儿的用氧总时间、无创呼吸机支持时间、有创呼吸机支持时间、气胸发病率、NEC发病率、IVH发病率(Ⅲ级以上)、败血症、痰培养呈阳性率、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持续肺动脉高压(PPHN)发病率、全肠道喂养的时间、恢复出生体重时间、体重增长率、总住院时间�
孔令凯孔祥永李丽华董建英商明霞池婧涵郑杨马俊娥马倩封志纯
关键词:呼吸窘迫综合征双水平正压通气持续气道正压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先天性吡哆醇依赖性癫痫5例临床特点及治疗分析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先天性吡哆醇依赖症临床特点,以期提高对此罕见病的认识。方法根据先天性吡哆醇依赖症临床诊断标准进行诊断,对不典型病例进行ALDH7Al基因学检测。结果①发病时间:新生儿早期3例,其中1例可能起病于胎儿期;3~6个月2例。②癫痫发作类型:1例以痉挛发作起病,停用维生素B_6后发作转为部分性发作;4例复杂部分性发作,其中2例有癫痫持续状态危象出现,反复抽搐1~7年,多种抗癫痫药物无效。③脑电图及维生素B_6治疗反应:维生素B_6治疗前,脑电图无特异性。4例背景节律慢,散发不典型尖慢、多棘波;1例呈高度失律。3例予维生素B_6100mg/d,脑电图1~3天恢复正常,3~5mg/(kg·d)长期维持,脑电图持续正常;1例予维生素B_6 50mg/(kg·d)2天,脑电图无改善,发作减轻;长期1~3mg/(kg·d)维持无发作;脑电图背景节律慢;基因确诊后,维生素B_6增至15mg/(kg·d)18个月,脑电图背景节律仍慢化,高热时癫痫持续状态1次。1例予维生素B_6 100mg静注后,高度失律即刻解体消失,3天后脑电图恢复正常。④智能:4例患儿有语言功能发育迟缓,1例语言功能正常。随访2~4年,3例认知运动发育正常,轻度及重度迟缓各1例。⑤ALDH7Al基因测定:病例1发现c.1008+1G>A、c.871+5G>A错义变异;病例2发现c.977A>G(p.Tyr326Cys)、c.1463A>G(p.Tyr488Cys)错义变异。结论吡哆醇依赖症常于新生儿或小婴儿期出现抽搐,发作类型及脑电图表现无特异性;不能单纯以大剂量维生素B_6治疗后抽搐和脑电图即刻好转来判断是否为PDE,至少观察3天;脑结构损伤性癫痫可能同时合并PDE;小剂量维生素B_6可维持无抽搐发作。
王三梅涂瑶孙静封志纯
关键词:吡哆醇脑电图
双水平正压通气和持续呼吸道正压通气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应用的比较被引量:18
2012年
目的比较呼吸窘迫综合征(RDS)早产儿早期使用双水平正压通气(DuoPAP)和持续呼吸道正压通气(NCPAP)模式是否可以降低插管有创呼吸支持率和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的发病率。方法本试验为单中心、随机对照研究,将胎龄30~34+6周出生6 h内的RDS早产儿随机分为早期使用DuoPAP组和早期使用NCPAP组,若这2种方式不能维持患儿生命体征则使用气管内插管,并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气管内滴入,接呼吸机辅助呼吸,模式选择为同步间歇指令通气模式和辅助/控制模式。主要观察指标为出生24 h、48 h、72 h总插管有创呼吸支持率及BPD发病率,次要观察指标为使用无创呼吸机支持总时间、有创呼吸机使用时间、总用氧时间、气胸发病率、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病率、脑室内出血发病率(Ⅲ级以上)、全肠道喂养时间、总住院时间。结果入组的67例早产儿随机分为早期DuoPAP组(34例)和早期NCPAP组(33例),2组早产儿出生24 h总插管有创呼吸支持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4),DuoPAP组48 h、72 h总插管有创呼吸支持率明显低于NCPAP组(P=0.030、0.033),但2组BPD发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79)。2组间次要观察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使用DuoPAP可明显降低RDS患儿出生24 h后总插管有创呼吸支持率,但不能降低BPD发病率。
孔令凯李丽华孔祥永董建英池婧涵黄仁兴郑杨商明霞陈晓春王钰蔡娜封志纯
关键词:呼吸窘迫综合征双水平正压通气持续呼吸道正压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代谢组学在儿科重病领域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0年
自1999年Nicholson提出代谢组学概念(metabonomics/metabolomics)以来[1,2],代谢组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发展迅速,与药理学、毒理等各学科相互渗透,并在这些学科中得到广泛应用.近年来,代谢组学逐渐应用至临床各学科,为临床诊断、治疗、研究提供新思路.代谢组学是对一生物系统细胞在给定时间和条件下的所有小分子代谢物进行定量分析,定量描述生物内源性代谢物质整体及其对内、外因变化的应答规律的科学.在系统生物学中,代谢组学是组学系统最新技术手段,通过代谢组学获得的生物化学信息,能反映机体的现实整体状况.
封志纯梅亚波
关键词:代谢组学生物系统重病儿科代谢物质系统生物学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6
2012年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是早产儿最常见的严重呼吸系统疾病。随着产前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呼吸支持的改善、肺表面活性物质(PS)的应用,经典型BPD发病率有所降低,新型BPD发生率有所增多,其发病机制主要是在基因易感性的基础上,宫内和出生后的多重打击引起促炎、抗炎因子的级联反应,对发育不成熟的肺引起损伤,以及损伤后血管化失调和肺组织异常修复。在治疗上无满意的治疗策略,目前常采用的方法包括保持适当的血氧含量,允许性高碳酸血症,早期使用无创呼吸支持,使用气管内插管-PS使用-尽早拔管改用无创呼吸支持模式,常用药物为咖啡因、类固醇、外源性PS等,但具体效果仍存在争议。
孔令凯章晟封志纯
关键词: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慢性肺部疾病婴儿早产
超长期需氧疗新生儿资料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了解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内新生儿用氧情况及长期需氧疗发生率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至2011年5月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收治的12155例新生儿用氧情况及相关临床资料,并与国内19所医院调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在纳入的12155例新生儿中,足月儿4951例,早产儿7204例,共有102例用氧超过28d,发生率为0.84%(102/12155)。102例患儿中,早产儿88例,足月儿14例;出生胎龄(31.16±3.70)周;出生体重(1.60±0.68)kg;用氧时间(40.62±12.25)d;治愈或好转98例,死亡4例。7204例早产儿按持续吸氧超过生后28d的标准,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dysplasia,BPD)发生率为1.22%(88/7204)。出生胎龄32周以下的早产儿,如以需氧疗时问超过生后28d为标准,BPD发生率为4.92%(68/1381),如以需氧疗时间超过矫正胎龄36周为标准,BPD发生率仅为2.10%(29/1381),两者BPD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251,P〈0.001)。整体比较5499例不同出生胎龄患儿的用氧比例(X2=119.99)、吸氧持续时间(F=109.2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但不同胎龄长期氧依赖患儿的平均用氧和机械通气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胎龄的长期氧依赖患儿在肺表面活性物质应用、心力衰竭、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先天性心脏病及其他先天畸形发生率和预后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789,13.538,23.176,7.778,8.842,8.246,P〈0.05)。我院与国内19所医院调查数据比较,患儿校正超长期用氧率分别为0.99%(71/7204)和1.54%(190/123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558,P〈0.001)。结论我院住院早产儿BPD发生率较低。胎龄小、肺发育不成熟及继发的肺损伤可能是需超长期用氧的主要原因。较大胎龄新生儿长期氧
李秋平孔祥永尹晓娟王自珍商明霞周丽许靖封志纯
关键词:氧疗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婴儿
双水平正压通气和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应用的比较被引量:18
2012年
目的对患有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早产儿早期使用双水平正压通气(DuoPAP)和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模式在降低有创呼吸支持率和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发生率方面进行比较分析。方法该试验为单中心随机对照试验,将胎龄30~35周患有RDS生后6 h内的早产儿随机分为早期使用DuoPAP组(n=34)和早期使用NCPAP组(n=33),若这两种方式不能维持则使用气管内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肺表面活性物质作为急救药物。观察患儿生后24 h、48 h及72 h内的总插管有创呼吸支持率、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发生率及使用无创呼吸支持后1、12、24、48、72 h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分压(PaO2)及氧合指数(OI)。结果 DuoPAP组48 h内、72 h内总插管有创呼吸支持率明显低于NCPAP组(P<0.05)。两组BPD发生率未见不同(P>0.05)。DuoPAP组OI无创呼吸支持后1、12、24、48、72 h均高于NCPAP组(均P<0.05)。DuoPAP组PaCO2在无创呼吸支持后1、12、24 h明显小于NCPAP组(P<0.05);DuoPAP组PaO2在无创呼吸支持后1、12 h明显大于NCPAP组(P<0.05)。结论早期使用DuoPAP与NCPAP相比,可明显降低RDS患儿插管有创呼吸支持率,值得推广。
孔令凯孔祥永李丽华董建英商明霞池婧涵黄仁兴郑杨马俊娥陈晓春王钰蔡娜封志纯
关键词:呼吸窘迫综合征双水平正压通气持续气道正压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被引量:8
2012年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的发病率在我国呈逐年上升趋势,但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研究表明,BPD的发生不仅与早产及氧体积分数等外源性因素有关,且有较大的遗传易感性。现就肺表面活性物质、基质金属蛋白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TNF、转化生长因子-β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等在BPD发生发展中的调节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陈冲封志纯
关键词:支气管肺发育不良遗传易感性发病机制
双水平正压通气和经鼻持续呼吸道正压通气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撤机后应用的比较被引量:19
2013年
目的 比较患有重度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早产儿撤机后使用双水平正压通气(DuoPAP)和持续呼吸道正压通气(nCPAP)的效果,确定DuoPAP是否可降低撤机失败率.方法 该试验为单中心随机对照试验,将胎龄29~34^6/7周患有重度NRDS需要有创呼吸,并且在出生后4周内撤机的早产儿随机分为DuoPAP组和nCPAP组,若2种方式不能维持则再次使用气管内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撤机后72 h内需要再次插管上机为撤机失败.主要观察指标为撤机失败率及撤机失败原因.结果 DuoPAP组撤机失败率为11.43%(4/35例),明显低于nCPAP组(35.29%,12/34例)(P=0.02).2组总用氧时间、有创呼吸支持时间、气胸发病率、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病率、脑室内出血发病率(Ⅲ度以上)、全肠道喂养时间、总住院时间、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体质量增长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与nCPAP相比,撤机后使用DuoPAP可明显降低重度NRDS患儿撤机失败率.
孔令凯孔祥永李丽华董建英商明霞池婧涵郑杨马俊娥马倩封志纯
关键词: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双水平正压通气持续呼吸道正压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新生儿支气管肺泡灌洗液IL-8 SP-A和TGF-β1的表达被引量:23
2010年
目的了解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新生儿肺灌洗液IL-8、SP-A和TGF-β1的表达。方法将我院2007年12月至2009年10月诊断为BPD的30名新生儿作为实验组。另外选同期30例非BPD患儿作为对照组,两组胎龄、性别、出生体重无差异。采用非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肺泡灌洗法进行肺灌洗,用ELISA法测定IL-8、SP-A和TGF-β1的含量。结果 BPD组肺泡灌洗液中TGF-β1、IL-8含量分别为47±15和54±16μg/m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4±13和28±13μg/mL(P<0.01)。BPD组SP-A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35±16μg/mLvs42±14μg/mL;P<0.05)。结论 TGF-β1和IL-8在BPD患儿肺灌洗液中有过高表达,可能与BPD患儿肺的异常发育与成熟有关。BPD组SP-A含量较低,提示给予SP-A外源性治疗有可能为BPD的治疗手段之一。
刘冬云吴静张小英封志纯
关键词: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白介素8新生儿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