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201890)

作品数:11 被引量:46H指数:4
相关作者:张曙光杨光刘相利于敏巩书磊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国医科大学武警辽宁省总队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食管
  • 4篇疗效
  • 4篇临床疗效
  • 4篇鳞癌
  • 3篇食管癌
  • 3篇食管鳞癌
  • 3篇联合化疗
  • 3篇化疗
  • 2篇胸膜
  • 2篇中晚期
  • 2篇中晚期食管
  • 2篇中晚期食管鳞...
  • 2篇肿瘤
  • 2篇转移性食管癌
  • 2篇伽马刀
  • 2篇晚期
  • 2篇晚期食管
  • 2篇晚期食管鳞癌
  • 2篇细胞
  • 2篇纤维瘤

机构

  • 10篇中国医科大学...
  • 2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武警辽宁省总...

作者

  • 10篇张曙光
  • 4篇杨光
  • 2篇巩书磊
  • 2篇刘相利
  • 2篇于敏
  • 1篇魏永祥
  • 1篇顾湘
  • 1篇李文雅
  • 1篇张丽川
  • 1篇赵跃萍
  • 1篇刘娅
  • 1篇李培文
  • 1篇黄小兵
  • 1篇孙建军
  • 1篇张林
  • 1篇赵媛
  • 1篇邵海波
  • 1篇朱红霞
  • 1篇贾宏光
  • 1篇张丹

传媒

  • 2篇中国医科大学...
  • 2篇解剖科学进展
  • 2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广东医学
  • 1篇重庆医学
  • 1篇安徽医药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8
  • 4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3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联合IL-2胸内注射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气胸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1
2018年
目的分析采取中心静脉导管实行胸腔闭式引流术联合白细胞介素-2(IL-2)胸腔内注射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3月至2017年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胸外科收治的COPD合并自发性气胸患者120例,最后纳入符合临床研究标准的患者115例(对照组55例、观察组60例)。对照组患者在中心静脉导管下实施胸腔闭式引流并给予持续负压吸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胸腔内注射IL-2,连续治疗5d。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肺复张程度、肺复张时间、住院时间,并记录在此期间发生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8.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肺复张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4.6±1.1)、(12.3±3.6)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5±1.3)、(18.6±4.4)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35.00%)高于对照组(27.2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中心静脉导管实行胸腔闭式引流的基础上给予胸腔内注射IL-2治疗COPD并发自发性气胸患者的临床有效率高,安全有效、操作简单,值得临床推广。
杨光赵跃萍朱红霞李耀红张曙光
关键词:气胸
3D打印技术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6年
3D打印技术是新型的快速打印技术,它结合了三维扫描、计算机辅助数字化成型等技术,实现高精度、高效率、低费用地打印立体结构。在医学领域,3D打印通过对骨骼、肌肉、血管、神经等解剖结构进行高仿真地精确打印,用于辅助解剖学、病理学教学、临床实习生的手术模拟、医生术前讨论与手术方案制定,也被作为植入体用于患者缺损组织的修补。通过将活细胞与仿生材料相结合进行的3D生物打印,可用于药物筛选、药效评价,还可实现组织器官再造、器官移植等。
于敏张曙光邵海波
关键词:临床实习生仿生材料手术模拟植入体病理学教学药效评价
壳聚糖多孔明胶微球温敏凝胶载药体的建立与评价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 寻找有效的跨圆窗膜载药体,制备多孔明胶微球结合壳聚糖/β-GP溶液的温敏特点,制备新型可注射、可降解、无毒副作用并具有缓释效应的药物载体,为后续动物实验提供研究基础。方法 利用化学反应合成碳酸钙(CaCO_3)模板,采用W/O型乳化-固化法制备了明胶-碳酸钙复合微球,用EDTA处理除去碳酸钙,得到多孔的明胶微球。并以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多孔明胶微球进行表征。利用壳聚糖与β-GP合成溶液物理混合形成壳聚糖多孔明胶微球温敏凝胶载药体。结果 扫描电镜显示,明胶微球表面呈多孔结构,粒径在2~4um之间。壳聚糖/β-GP冻干后呈多孔网络状。壳聚糖/β-GP具有温敏性,且两者共混后温敏性不变。结论 壳聚糖/β-GP溶液共混可制备成具有温敏效果的凝胶载药体,为跨膜药物转运的研究提供基础。
于湛于敏贾宏光顾湘张丽川黄小兵刘娅孙建军魏永祥
关键词:壳聚糖明胶微球碳酸钙温敏凝胶
吉非替尼对肺鳞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其近期临床疗效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研究吉非替尼对肺鳞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其近期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诊断为肺鳞癌的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42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口服吉非替尼,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情况及其近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CD3、CD4、Ig G、Ig M、Ig A浓度与CD4/CD8较治疗前有所降低(P<0.05),CD8较治疗前有所升高(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CD3、CD4、CD4/CD8、Ig G、Ig M、Ig A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CD8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均出现恶心、恶心伴呕吐、骨髓抑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口服吉非替尼能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提高临床疗效,且无严重不良反应。
张丹杨光张曙光
关键词:食管癌吉非替尼免疫功能临床疗效
伽马刀联合化疗对局部淋巴结转移性食管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探讨伽马刀联合常规化疗(5-氟尿嘧啶+顺铂)治疗经过放疗后出现局部淋巴结转移的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并探讨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根治性放疗后出现局部淋巴转移(无远处淋巴结转移)的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120例(最后顺利完成研究10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60,顺利完成55例)与观察组(n=60,顺利完成50例)。对照组给予伽马刀治疗,观察组给予伽马刀联合化疗(5-氟尿嘧啶+顺铂),均连续治疗4个疗程。治疗结束后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免疫学指标,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近期和远期疗效均优于对照组,但2组近期疗效无统计学差异(P> 0.05),远期疗效则有统计学差异(P <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免疫学(细胞免疫、体液免疫)指标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出现白细胞降低、血小板计数降低、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伽马刀联合常规化疗(5-氟尿嘧啶+顺铂)对根治性放疗后出现局部淋巴结转移(无远处淋巴结转移)的食管癌患者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
李雨微张曙光
关键词:伽马刀化学治疗食管癌临床疗效
胸膜孤立性纤维瘤的特别分组方法被引量:1
2016年
将42例胸膜孤立性纤维瘤(SFTP)分为5组,按照分组对42例SFTP进行临床分析,探讨与脏壁层胸膜不同解剖关系的SFTP的临床特点。SFTP多起源于脏层胸膜,随着瘤体增长,可与壁层胸膜形成无血供的粘连,然后逐渐与其形成新的血供,生长过程中可能发生恶变,导致预后不佳。
巩书磊张曙光
关键词:胸膜孤立性纤维瘤预后分析
胸部孤立性纤维瘤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6年
孤立性纤维瘤(solitary fibrous tumor,SFT)是一种少见的间叶来源的实体瘤,占胸部肿瘤的4%。该肿瘤起源于间皮下方的间充质细胞层,可以发生在全身任何部位,但以脏层胸膜常见,占所有胸膜SFT患者的80%。人们目前对SFT的理解仍然不深,临床上和影像学上误诊率较高。虽然完整切除SFT效果较好,但对于多次复发及恶性SFT患者的治疗效果不佳。
巩书磊李培文李文雅刘相利张曙光
关键词:孤立性纤维瘤间皮肿瘤起源间充质细胞胸膜肿瘤脏层胸膜
伽马刀联合紫杉醇对局部淋巴结转移性食管癌患者的临床疗效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观察经过放疗后出现局部淋巴结转移的食管鳞癌(无远处淋巴结转移)患者接受伽马刀联合化疗(紫杉醇+奈达铂)的临床疗效并记录不良反应。方法收集符合临床研究标准的完成临床研究且临床资料数据可靠的85例无远处淋巴结转移的行根治性放疗(放疗后出现局部淋巴转移)的食管鳞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5)与观察组(n=40)。对照组患者给予伽马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化疗(紫杉醇+奈达铂),连续治疗4个疗程(1个疗程4周)。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肿瘤标记物浓度[高迁移率蛋白B1(HMGB1)、癌胚抗原(CEA)及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Ag)水平]、免疫学指标,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近期临床疗效均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远期临床疗效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肿瘤标记物浓度(HMGB1、CEA、SCC-Ag)、免疫学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免疫学(细胞免疫、体液免疫)指标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HMGB1、CEA、SCC-Ag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出现放射性肺炎、放射性食管炎、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等不良反应,两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根治放疗后出现局部淋巴结转移的食管癌患者给予伽马刀+化疗能很好地提高有效率。
李雨微张曙光
关键词:食管癌伽马刀紫杉醇临床疗效
DC-CIK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食管鳞癌的临床疗效评价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研究树突状细胞(DC)-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联合多西紫杉醇+顺铂化疗(DC方案)治疗中晚期食管鳞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0例中晚期食管鳞癌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DC化疗,治疗组在化疗的基础上给予DC-CIK免疫细胞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与治疗前后外周血清肿瘤标志物的浓度及免疫功能。结果治疗后治疗组近期及远期临床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外周血清角蛋白片段(cyfra211)、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CA125)较治疗前有所降低(P<0.05)。治疗组外周血清CD3、CD8、CD56/CD3、CD16/CD3、IgG、IgM、IgA较治疗前有所升高(P<0.05),CD4/CD8较治疗前降低(P<0.05)、CD4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变(P>0.05)。对照组外周血清CD3、CD8、CD4、CD4/CD8、CD56/CD3、CD16/CD3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变(P>0.05),对照组IgG、IgM、IgA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外周血清cyfra211、SCC、CEA、CA125浓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外周血清CD3、CD8、CD56/CD3、CD16/CD3、IgG、IgM、IgA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CD4/CD8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CD4较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中出现发热、寒战;两组患者治疗后均出现不同程度消化道反应、骨髓抑制,且治疗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DC-CIK联合化疗能提高中晚期食管鳞癌的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较小。
赵媛宁实杨光张曙光
关键词:中晚期食管鳞癌DC-CIK临床疗效肿瘤标记物免疫功能
DC-CIK联合化疗对中晚期食管鳞癌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及护理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观察树突状细胞(DC)-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联合多西紫杉醇+顺铂化疗(DC方案)对中晚期食管鳞癌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及其护理经验。方法选取100例中晚期食管鳞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多西紫杉醇与顺铂化疗,治疗组在化疗的基础上给予DC-CIK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21d用肿瘤生命质量核心量表(QLQ-C30)进行评估并比较、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QLQC30整体功能、特异性症状模块各个指标及整体生命质量评分均明显优于治疗前,且治疗后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中出现发热、寒战,两组患者治疗后均出现不同程度消化道反应、骨髓抑制,且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DC-CIK联合化疗能改善中晚期食管鳞癌患者的生命质量。在治疗过程中全面、细致、规范的护理是治疗成功的重要前提。
杨红杨光张曙光
关键词:中晚期食管鳞癌DC-CIK生命质量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