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12521504)

作品数:5 被引量:21H指数:4
相关作者:刘丽李世大邹红吴效科赵丽燕更多>>
相关机构: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省森工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炎性
  • 5篇输卵管
  • 5篇输卵管炎
  • 5篇输卵管炎性
  • 5篇输卵管炎性不...
  • 5篇膈下
  • 5篇不孕
  • 2篇细胞
  • 1篇血清
  • 1篇血清IL-4
  • 1篇衣原体
  • 1篇沙眼
  • 1篇沙眼衣原体
  • 1篇输卵管上皮细...
  • 1篇肿瘤坏死因子
  • 1篇肿瘤坏死因子...
  • 1篇转化生长因子
  • 1篇转化生长因子...
  • 1篇细胞因子
  • 1篇小鼠

机构

  • 5篇黑龙江中医药...
  • 5篇黑龙江中医药...
  • 1篇黑龙江省森工...

作者

  • 5篇刘丽
  • 4篇李世大
  • 1篇谷娜
  • 1篇赵丽燕
  • 1篇吴效科
  • 1篇邹红
  • 1篇李杨

传媒

  • 1篇中医药信息
  • 1篇山东中医杂志
  • 1篇光明中医
  • 1篇世界中西医结...
  • 1篇湖北中医药大...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膈下逐瘀冲剂对沙眼衣原体输卵管炎性不孕小鼠细胞因子影响的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 探讨膈下逐瘀冲剂对沙眼衣原体输卵管炎性不孕小鼠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阐明药物的作用机理和具体疗效。方法 选取6~8周雌性C3H/He N小鼠10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阿奇霉素组、膈下逐瘀冲剂组、膈下+阿奇组5组,每组20只。采用“沙眼衣原体阴道接种法”复制输卵管炎性不孕模型,接种第8周不同组按组给予药物灌胃15天。处死后免疫组化法检测TNF-a、IL-6、IL-8。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IL-6、IL-8及TNF-α阳性表达均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阿奇霉素组和膈下逐瘀冲剂组、膈下+阿奇组IL-6、IL-8及TNF-α阳性表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膈下逐瘀冲剂组、膈下+阿奇组IL-6、IL-8及TNF-α阳性表达明显低于阿奇霉素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膈下逐瘀冲剂具有抗炎和提高免疫的作用,阿奇霉素与膈下逐冲剂合用可以有效治疗沙眼衣原体感染所致输卵管炎。
刘丽李杨李世大
关键词:输卵管炎性不孕细胞因子沙眼衣原体
膈下逐瘀冲剂对输卵管炎性不孕大鼠模型Bcl-2和ICAM-1蛋白表达的影响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膈下逐瘀冲剂对输卵管炎性不孕大鼠模型Bcl-2和ICAM-1蛋白表达的影响,进一步揭示输卵管炎性不孕作用机理,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鼠龄为8-12周成熟的Wistar雌性大鼠120只、雄性大鼠10只,将雌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西药对照组、模型组、膈下逐瘀冲剂高剂量组、膈下逐瘀冲剂中剂量组、膈下逐瘀冲剂低剂量组,每组20只。采用混合菌接种法复制输卵管炎性不孕模型,给药后15天、30天每组分别处死2只大鼠用HE染色法观察造模是否成功,每组10只取材后用免疫组化法检测Bcl-2和ICAM-1蛋白表达情况,其余每组6只大鼠与雄鼠合笼观察不同剂量与受孕的关系。结果:膈下逐瘀冲剂高剂量组能明显抑制细胞黏附分子ICAM-1和输卵管上皮细胞Bcl-2蛋白的表达,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膈下逐瘀冲剂治疗输卵管炎性不孕与抑制细胞黏附分子ICAM-1和输卵管上皮细胞Bcl-2蛋白的表达有关,是治疗输卵管炎性不孕的有效方剂。
刘丽白椿宇李世大邹红
关键词:BCL-2ICAM-1
膈下逐瘀冲剂对输卵管炎性不孕大鼠TNF-α和TGF-β蛋白表达的影响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讨膈下逐瘀冲剂对输卵管炎性不孕大鼠肿瘤坏死因子-ɑ(TNF-α)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蛋白表达的影响及其疗效机理,进一步指导临床。方法选取鼠龄为8-12周的48只wistar大鼠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混合菌法接种大鼠输卵管,构建出输卵管炎性不孕大鼠的模型,将48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阳性对照组6组,每组各8只,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TNF-α含量及免疫组化法检测TGF-β蛋白的表达。结果膈下逐瘀冲剂高剂量组疗效明显高于中、低、阳性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膈下逐瘀冲剂能够明显抑制输卵管炎性不孕大鼠的TNF-α含量和增加TGF-β蛋白的表达,从而达到抑制炎症的目的。
刘丽李世大谷娜毛佑琴吴效科
关键词:输卵管炎性不孕肿瘤坏死因子-Α转化生长因子-Β
膈下逐瘀冲剂对输卵管炎性不孕大鼠NF-κB、IFN-γ蛋白表达的影响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讨膈下逐瘀冲剂对输卵管炎性不孕大鼠NF-κB(核转录因子)、IFN-γ(干扰素-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120只成熟的雌性大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组20只,其余100只用混合菌注射到大鼠的输卵管中,复制出大鼠慢性输卵管炎性不孕的模型,进行适应性的喂养,分别在第15天、20天后在造模鼠中每组随机选取两只大鼠肉眼及光镜下观察输卵管组织,以判断造模是否成功。然后将造模成功剩余的80只大鼠随机分成模型组、膈下逐瘀冲剂高、中、低剂量组、西药组,每组16只。每组用相应的药物进行灌胃30 d后,处死、取材,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输卵管组织中γ-IFN、NF-κB蛋白表达量的变化情况。结果模型组输卵管上皮细胞NF-κB、γ-IFN阳性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膈下逐瘀冲剂高、中、低剂量组、西药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膈下逐瘀冲剂高剂量组输卵管上皮细胞NF-κB、γ-IFN阳性表达明显低于中、低剂量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中、低剂量组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膈下逐瘀冲剂能够调节输卵管上皮细胞NF-κB、γ-IFN的表达,达到消除炎症的目的,是治疗慢性输卵管炎性不孕有效冲剂。
刘丽李世大赵丽燕
关键词:输卵管上皮细胞
膈下逐瘀颗粒对输卵管炎性不孕模型大鼠血清IL-4及IL-8的影响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膈下逐瘀颗粒对输卵管炎性不孕模型大鼠血清IL-4及IL-8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成熟的Wistar雌性大鼠100只、雄性大鼠10只,适应性饲养1周后,选取雌性大鼠10只作为空白组,其余90只雌性大鼠复制出输卵管炎性不孕动物模型,分为模型组、阿奇霉素组和膈下逐瘀颗粒高、中、低剂量组共五组,每组10只,其余40只作为受孕组,观察造模是否成功。每组灌胃30 d后眼球取血,检测各组血清中IL-4及IL-8的含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血清中IL-4及IL-8含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阿奇霉素组比较,膈下逐瘀颗粒高、中、低剂量组血清中IL-4及IL-8含量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膈下逐瘀颗粒高剂量组比较,膈下逐瘀颗粒中、低剂量组血清中IL-4及IL-8含量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高剂量疗效优于中、低剂量组。结论 :膈下逐瘀颗粒既能促进IL-4水平上调,又可降低IL-8水平,具有控制输卵管炎症和疏通输卵管的作用,提高受孕率。
刘丽李世大白椿宇
关键词:输卵管炎性不孕白细胞介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