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2012JM8008)

作品数:13 被引量:51H指数:5
相关作者:高明吕宏刘钧陈阳倪晋平更多>>
相关机构:西安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机械工程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电子电信
  • 5篇机械工程
  • 3篇理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4篇双波段
  • 4篇消热差
  • 4篇光学
  • 4篇红外
  • 4篇波段
  • 3篇光学系统
  • 2篇衍射
  • 2篇衍射元件
  • 2篇湍流
  • 2篇消旋
  • 2篇基片
  • 2篇激光
  • 2篇红外双波段
  • 2篇变焦
  • 2篇大气光学
  • 2篇大气湍流
  • 1篇等效
  • 1篇段位
  • 1篇硬件
  • 1篇硬件设计

机构

  • 13篇西安工业大学
  • 2篇西安电子科技...

作者

  • 11篇高明
  • 5篇吕宏
  • 4篇刘钧
  • 3篇陈阳
  • 2篇吴振森
  • 2篇倪晋平
  • 2篇刘彦清
  • 2篇巩蕾
  • 1篇李正军
  • 1篇白璐
  • 1篇国蓉
  • 1篇焦旸
  • 1篇杜玉军
  • 1篇吴鹏利
  • 1篇南娓娜
  • 1篇王绍鹏
  • 1篇李西杰
  • 1篇张弓箭

传媒

  • 4篇西安工业大学...
  • 2篇中国激光
  • 2篇光子学报
  • 2篇激光与红外
  • 1篇仪器仪表学报
  • 1篇强激光与粒子...
  • 1篇光学仪器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12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消旋检测系统像差校正衍射元件的加工分析
2014年
基于一种检测机载制冷型CCD消旋机构的红外光学系统,对非球面为基面的衍射元件进行系统像差校正。通过控制衍射元件非球面基面的方法得到衍射面面型,使用金刚石单点车削技术(SPDT)进行衍射元件的高精度加工,并对影响衍射元件加工精度及加工工艺因素进行了分析。
吕宏高明刘彦清
关键词:像差校正衍射元件
大气湍流等效相位屏的仿真研究被引量:3
2018年
为了研究光波在大气湍流中的传输特性,了解大气湍流中大气扰动的空间相位分布,分别利用谱反演法和泽尼克多项式法对大气湍流等效相位屏进行了数值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谱反演模拟的相位屏体现的湍流高频信息较充分,但低频信息不足;泽尼克法模拟的相位屏体现的湍流低频信息较充分,但高频信息不足.随着采用的泽尼克多项式阶数的增加,其体现的高频信息得到改善,但这些高频信息主要集中在圆域的边缘区域.比较研究表明,谱反演法和泽尼克多项式法模拟大气湍流等效相位屏各有优缺点,可以在不同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或两者结合以达到预期结果.
徐瑞超高明
关键词:大气湍流
可见光/红外双波段大视场共口径齐焦光学系统被引量:7
2014年
针对双波段系统光路转换速度慢、不同波段目标信息存在差异的问题,文中结合可见光和长波红外两个波段的特点,设计了可见光/长波红外大视场共口径齐焦光学系统.采用共口径方式同时接收可见光/长波红外两个波段的目标信息,通过齐焦设计提高不同波段目标信息的一致性.研究结果表明:可见光工作波段为0.38~0.76μm ,长波红外工作波段为7.9~9.7μm ,两个波段视场为70°,焦距为6.1 mm .可见光传函值在空间频率100 lp/mm处在0.4以上,长波红外传函值在空间频率20 lp/mm处接近0.4,在-40~60℃的温度范围进行消热差.
刘钧陈阳
关键词:双波段图像融合消热差
可见与红外双波段光学系统的共变焦补偿方法
2015年
基于一种可见与红外双波段共光路成像探测光学系统,研究双波段变焦补偿方法。采用机械式正组被动补偿变焦形式,根据变焦理论对可见与红外双波段变焦比差异进行补偿。通过在变焦比较小的光路后拼接变焦比补偿光路,结合ZEMAX中的多重组态设置,调整并优化得到多个符合变焦比补偿的特征点,计算出随变倍组移动量变化的焦距变化曲线。研究表明,系统中可见与红外光路变焦比相差小,可实现可见与红外波段同时变焦。
吕宏高明陈阳
关键词:双波段变焦比
具有外同步功能的CCD视频监控摄像机硬件设计
2014年
为了解决目标追踪中不同摄像机间识别目标的差异,在普通摄像机的基础上开发外同步功能.使用专用DSP微处理器CXD3172AR加EEPROM的驱动方案,利用同步信号发生器和锁相环电路实现外同步功能.设计了信号处理电路,实现清晰的图像输出.实验结果表明,视频监控摄像机输出视频信号稳定,实现外同步功能,图像分辨率达752×528,输出帧率50帧/秒.
国蓉焦旸高明杜玉军
关键词:CCD视频监控摄像机
偏振部分相干激光斜程湍流大气传输的漂移扩展被引量:17
2012年
采用光场的一阶矩和二阶矩作为评价参数,研究了偏振部分相干激光波束在斜程湍流大气传输中的漂移效应和扩展效应。根据推广的惠更斯-菲涅耳原理,以椭圆偏振部分相干激光波束为研究对象,推导了斜程传输情况下波束的重心坐标、扩展半径和扩展角的表达式,数值分析了偏振波束两正交分量的相位差、方向角、波长、初始束腰半径和接收机高度对波束漂移及扩展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确定的斜程传输距离和接收机高度下,随着偏振波束两正交分量相位差的增大,漂移效应先增大后减小,在确定的斜程传输距离下,接收机高度越高,波束的漂移效应和扩展效应越小。
刘钧吴鹏利高明
关键词:大气光学湍流效应
消旋检测装置的红外光学系统分析与设计
2014年
设计了一种用于检测机载制冷型CCD消旋机构的长波红外光学系统。采用二次成像的方法保证冷光阑效率,应用光学被动消热差原理实现宽温度范围内热差补偿;系统引入以非球面为基底的衍射元件校正像差,探讨了衍射元件面形误差对系统光学性能的影响。设计结果表明,系统结构紧凑,重量轻,在-40~60℃的宽温度范围内实现了光学被动消热差的目的,达到100%的冷光阑效率及抑制冷反射的效果。
高明刘彦清吕宏倪晋平
关键词:消热差衍射元件
半空间方法在检测基片镶嵌缺陷粒子中的应用
2012年
为了更好地诊断出基片无损检测工作中缺陷粒子姿态的详细信息,使用三波技术给出了半空间问题相应的连接边界条件,利用互易性定理简化近远场外推中的场变换过程,给出了一种有效的计算基片与镶嵌缺陷粒子散射方法.在数值计算中与矩量法(MOM)进行了比较,得到了p偏振和s偏振下镶嵌Cu和SiO2球体缺陷粒子的微分散射截面和电场分布.研究结果表明:介质缺陷的微分散射截面的值小于同条件下金属缺陷粒子的值.在应用中可通过分析p偏振场值分布特点反演缺陷特征值.
巩蕾高明吴振森
关键词:基片
基片表面缺陷粒子在激光波束作用下的辐射力分析被引量:3
2013年
针对基片无损检测工作中缺陷粒子的清除问题,基于广义米氏理论,结合球形缺陷粒子对激光波束的散射理论,研究了沿基片水平方向入射高斯波束对介质球缺陷粒子的辐射力。根据连带勒让德函数及三角函数的正交关系,给出作用在高斯波束中介质缺陷球体粒子上的横向以及轴向辐射力的解析表达式,并分析不同参数对辐射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激光束腰半径的减小,辐射力峰值变大;随束腰半径增大,光轴的能量降低,散射力减小;随粒子折射率减小,散射力逐渐减小。工程上可通过减小激光波束束腰半径加大激光能量,以便更有效地清除缺陷粒子;亦可通过对辐射力的定量分析实现缺陷材质的检测。
巩蕾吴振森李正军白璐高明
关键词:散射辐射力基片
可见光/中红外双波段位标指示器光学系统设计被引量:5
2013年
针对制导领域目标干扰手段以及隐身水平不断提高的情况,结合可见光和中红外两个波段的特点,把两个波段两种寻的模式的位标指示器复合起来,设计了能够在双波段成像的位标指示器。该位标器采用共形整流罩来改善空气动力学性能,用Wassermann-Wolf非球面和衍射元件来校正整流罩引入的像差。对于红外系统采用光学被动式消热差法,在-40~+65℃的温度范围进行热补偿。设计结果表明,2个子系统成像质量良好,组合系统体积小、重量轻,可昼夜全天候工作,提高了对目标的捕获、跟踪和识别能力。
高明张弓箭吕宏
关键词:双波段消热差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