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878033)

作品数:7 被引量:93H指数:4
相关作者:王东升孙治国岳茂光李宏男司炳君更多>>
相关机构:大连海事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山东省高等学校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建筑科学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5篇地震
  • 3篇动力分析
  • 3篇增量动力分析
  • 3篇震害
  • 3篇抗倒塌能力
  • 2篇震害分析
  • 2篇设防
  • 2篇设防烈度
  • 2篇汶川大地震
  • 2篇汶川地震
  • 2篇烈度
  • 2篇混凝土
  • 2篇混凝土框架
  • 2篇钢筋
  • 2篇钢筋混凝
  • 2篇钢筋混凝土
  • 2篇钢筋混凝土框...
  • 2篇大地震
  • 1篇单自由度
  • 1篇单自由度系统

机构

  • 8篇大连海事大学
  • 3篇大连理工大学
  • 1篇聊城大学
  • 1篇中国地震局工...
  • 1篇中国建筑科学...
  • 1篇中国科学院植...
  • 1篇奥雅纳工程咨...
  • 1篇奥雅纳工程咨...
  • 1篇北京富力城房...

作者

  • 7篇王东升
  • 5篇孙治国
  • 3篇岳茂光
  • 2篇李晓莉
  • 2篇李宏男
  • 2篇王清湘
  • 2篇司炳君
  • 1篇王亚勇
  • 1篇苏志彬
  • 1篇张蓓
  • 1篇郭迅
  • 1篇霍燚
  • 1篇郑同亮
  • 1篇艾庆华
  • 1篇赵继承

传媒

  • 1篇建筑结构学报
  • 1篇建筑结构
  • 1篇中外公路
  • 1篇工程力学
  • 1篇大连海事大学...
  • 1篇自然灾害学报
  • 1篇防灾减灾工程...

年份

  • 1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0
  • 1篇2008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汶川地震钢筋混凝土框架震害及震后修复建议被引量:42
2010年
介绍了汶川大地震中几座典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震害,重点总结了框架结构中梁、柱、节点以及楼梯间的震害情况,发现除较为常见的梁柱弯曲破坏、剪切破坏、弯剪破坏以及框架节点的破坏外,框架梁柱中的粘结破坏、施工缝处的破坏及楼梯间破坏也较为严重。部分新建结构尚未完工也遭到严重破坏,且表现为"强梁弱柱""强构件弱节点"的破坏形态。总结了国内外对损坏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进行震后修复和加固的研究进展,并对汶川地震后结构的震后修复和抗震加固工作提出了建议,强调应从结构整体角度进行震后修复和加固工作,考虑各种修复方案的优点和不足,重视结构整体和构件的相互关系,避免修复后的结构出现刚度不均,并注重形成多道抗震防线。
孙治国王东升李宏男郭迅司炳君王清湘
关键词:汶川地震钢筋混凝土框架震害分析震后修复抗震加固
汶川大地震回澜立交桥震害分析
利用数值模拟结合现场调查分析了汶川大地震回澜立交桥破坏机理。地震时设有支座的最矮的1号桥墩支座发生滑移,以致刚度较大(次矮)的2号刚构桥墩承受很大的地震惯性力,发生弯曲屈服,此后随延性发展因抗剪能力不足最终发生剪切破坏,...
王东升孙治国李晓莉霍燚
关键词:汶川大地震震害
文献传递
汶川地震下框架结构的抗倒塌能力分析被引量:13
2012年
从震害统计和数值模拟两个方面研究了按现行抗震规范设计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倒塌能力。汶川地震大量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震害统计表明,按7度抗震设防的结构在地震烈度达到9度或加速度峰值达到400gal,开始出现倒塌破坏(占1%~2%);当地震烈度达到11度或加速度峰值达到800gal以上时,出现大量的倒塌破坏(占60%以上)。进一步以汶川强震记录为输入,对两个典型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进行了增量动力分析。结果表明:7度抗震设防时可抵御300gal~500gal加速度峰值作用(地震烈度近似9度);按8度抗震设防时可抵御400gal~600gal加速度峰值作用(地震烈度近似10度)。总体上看按现行抗震规范设计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的超强系数基本大于2。
岳茂光王东升孙治国苏志彬
关键词:汶川地震钢筋混凝土框架抗倒塌能力超强系数增量动力分析
位移相关粘滞阻尼单自由度系统的动力反应
2012年
阻尼表征结构振动中的能量耗散,在工程上通常采用阻尼比为常数的粘滞阻尼模型描述,而大量结构动力实测表明阻尼比与位移反应幅值具有很强的相关性。该文建立了位移相关粘滞阻尼模型,定义为体系初始阻尼比与当前时刻最大位移对应阻尼比的线性组合,是一种时变阻尼。就单自由度系统地震反应进行了数值分析,表明在阻尼比取为位移相关粘滞阻尼比平台值的条件下,常阻尼比的粘滞阻尼单自由度系统与位移相关粘滞阻尼单自由度系统的地震反应基本相同。
李晓莉张蓓孙治国王东升
关键词:阻尼单自由度系统地震反应
汶川大地震曲线梁桥震害及破坏机理分析被引量:34
2010年
以汶川大地震中严重破坏的回澜立交桥为例,基于数值模拟手段并结合现场震害调查,分析了回澜立交桥的地震破坏机理。数值分析表明,地震时设有支座的最矮的1号桥墩支座发生滑移破坏,以致刚度较大(次矮)的2号刚构桥墩承受很大的地震惯性力,2号墩首先发生弯曲屈服,此后随延性发展因抗剪能力不足最终发生剪切破坏直至倒塌损毁,呈现典型的弯剪破坏特征。现场震害调查发现,回澜立交桥震害集中于抗弯刚度较大的刚构墩上,而其余桥墩震害相对较轻,主要表现为混凝土保护层的脱落、混凝土开裂以及墩顶支座的滑移破坏等。数值分析结果与震害调查呈现出较好的一致性。
王东升孙治国李晓莉霍燚
关键词:汶川大地震曲线梁桥震害弯剪破坏
高层RC框架-剪力墙结构抗倒塌能力初步研究
2013年
分别按设防烈度为6度、7度、7度(0.15g)、8度和8度(0.30g)时规范最低要求设计了5个高层框架-剪力墙结构,作为分析实例,采用增量动力分析方法(IDA)初步研究了其在大震作用下的抗倒塌能力。得到以下结论:构件形成塑性铰或破坏的顺序符合概念设计思想,满足多道抗震设防的理念;框架-剪力墙结构具有明显的屈服点;符合规范要求的高层框架-剪力墙结构基本满足"大震不倒"的设防目标。
岳茂光万怡秀王东升柏长玉赵继承郑同亮
关键词:框架-剪力墙结构抗倒塌能力设防烈度增量动力分析塑性铰
设计性能目标下RC框架结构抗倒塌能力研究被引量:5
2012年
针对小震丙类、小震乙类、中震不屈服和中震弹性4个性能目标,采用增量动力时程分析方法(IDA)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倒塌能力进行了分析。以小震丙类建筑为基准,研究结果表明:抗震措施和地震作用是影响结构抗震性能的重要因素;严格按照抗震规范设计的框架结构,具有较高的安全储备,基本上能够达到"大震不倒"的性能目标;6度设防时,按乙类建筑提高抗震措施或按中震性能目标提高设计地震作用,对结构的抗倒塌能力影响不大;7度设防时,按中震性能目标设计能显著提高结构的抗倒塌能力;8度设防时,提高抗震措施等级和提高设计地震作用都能够大幅提高结构的抗倒塌能力,尤其按中震设计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能够抵御加速度峰值1 000 gal以上的地震作用。
岳茂光王东升王亚勇李宏男
关键词:RC框架结构设防烈度增量动力分析抗倒塌能力
无黏结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承载力的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为研究无黏结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在单跨集中荷载和双跨对称集中荷载下的承载力和预应力筋应力增量,基于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了无黏结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的有限元计算模型,研究了不同加载方式下非预应力筋配筋率、预应力筋的张拉控制应力以及混凝土强度等参数对连续梁的承载力和无黏结筋极限应力增量的影响.结果标明,无黏结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在单跨集中荷载下的承载力小于双跨对称集中荷载下的承载力.将计算得到的无黏结筋极限应力增量与中国现行规范JGJ92-2004和美国ACI318-05规范进行对比后发现:对于承受双跨对称集中荷载的无黏结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规范偏于安全;当无黏结预应力连续梁承受单跨集中荷载时,中国现行的JGJ92-2004规范和美国ACI318-05规范均过高估计了无黏结筋的极限应力增量.
孙治国司炳君艾庆华王东升王清湘
关键词:连续梁承载力应力增量有限元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