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ZD200901) 作品数:8 被引量:33 H指数:3 相关作者: 伊洪伟 池玉杰 吉海龙 韩树英 刘雷 更多>> 相关机构: 东北林业大学 重庆市农业科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林业局林业科技成果推广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更多>>
哈茨木霉分生孢子提取物对杨树烂皮病菌、水稻稻瘟病菌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6 2012年 运用甲醇、乙醇、NaOH、超声波4种方法对哈茨木霉分生孢子进行提取,并将提取物分别对杨树烂皮病菌、水稻稻瘟病菌进行了抑菌试验。对杨树烂皮病菌的抑菌试验结果表明:超声波水法中D1提取物稀释100倍的抑菌率最高,为43.42%;3种超声波水法提取物抑菌率的方差分析表明,各处理差异显著;将NaOH提取物稀释100倍后抑菌率为39.46%,而甲醇和乙醇的提取物的抑菌效果较弱,分别为10.60%和13.44%。对水稻稻瘟病菌1号、2号菌株的抑菌试验表明:D1提取物稀释100倍的抑菌率均较高,分别为42.18%和31.99%;将甲醇提取物稀释100倍后对1号菌株的抑菌率为35.78%;将乙醇提取物稀释100倍后,对2号菌株的抑菌率为18.52%。 池玉杰 伊洪伟 李东东关键词:哈茨木霉 生物防治 分生孢子 提取物 水稻稻瘟病菌 深绿木霉产孢条件优化 被引量:3 2013年 为了获得深绿木霉最佳的产孢条件,通过测定不同条件下深绿木霉的产孢量,研究培养温度、初始pH、装液量和接菌量等因素对产孢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25℃、初始pH 6、装液量20 mL、初始接菌量0.1 mL(1.0×107 cfu/mL),培养7天时,产孢量较为理想。 池玉杰 伊洪伟 艾志强 韩树英关键词:产孢量 生物量 深绿木霉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2 2013年 从灰树花染病时分离出1株具生防潜力的木霉菌,为了明确其生物学特性,对该菌株进行了形态学鉴定,并对其生长培养基、温度、pH、碳源、氮源和维生素等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菌为深绿木霉;该菌株在PDA、MEA、基本培养基和查彼培养基上均能生长,但在PDA培养基上生长最快,2天即能长满平皿。在10~37℃范围内,菌丝均能生长,以25℃时菌丝生长最快,30℃时产孢量最大。在pH 2~10范围内,菌丝菌均能生长,pH 5~7时菌丝生长最快。牛肉膏为菌丝生长的最佳氮源,葡萄糖为最佳的碳源,维生素B6对菌丝生长最有利。 韩树英 池玉杰 刘雷 伊洪伟关键词:木霉菌 生物学特性 菌丝生长 产孢 生防长枝木霉菌培养特性及形态学与系统发育学鉴定 被引量:3 2016年 采用宏观观察法和显微镜镜检的方法,在PDA和MEA培养基上对1株自我采集的具有生防价值的木霉菌株T05进行了培养特性和形态学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在PDA平板培养基上生长较快,产分生孢子较早且多,也能产生厚垣孢子;在MEA上能产生分生孢子,但不产生厚垣孢子。该菌株产孢簇为松散羊毛状到紧实的疱状结构;分生孢子梗具有较简单的分枝系统,通常呈直角的1~2次分枝,单生或有时成对。瓶梗不规则地在侧面分布,时常单生,安瓿形或柱形,基部常缩缢但不明显;分生孢子单细胞、长方形到椭圆形、绿色、光滑,大小为(2.0~3.0)μm×(2.0~6.0)μm。根据这些形态特征将菌株T05鉴定为长枝木霉(Trichoderma longibrachiatum)。在此基础上,对T05的r DNA转录间区序列ITS和翻译延伸因子基因tef1-α的第5内含子序列进行了扩增、测序。系统发育学的研究表明,该菌株的ITS序列和tef1-α的第5内含子序列与长枝木霉的多个菌株都具有最大的相似性,因此属于长枝木霉。 池玉杰 伊洪伟关键词:形态学 生防长枝木霉菌株T05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2 2016年 研究了长枝木霉(Trichoderma longibrachiatum)菌株T05的生物学特性,包括不同培养条件对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T05在PDA、MEA、查彼和基本培养基上都能生长,以在PDA上菌丝生长最快。在PDA上,菌丝生长的温度范围是15~35℃,最适温度为25℃;p H值为4~10,最适p H=6。在基本培养基上,菌丝生长的最佳碳源是葡萄糖、最佳氮源是蛋白胨、最佳维生素是VB1。分生孢子萌发需要一定的营养,当其分别在PDB、2%蔗糖水和自来水中时,以在PDB中的孢子萌发率最高。在PDB中,分生孢子萌发的温度范围是15~35℃,最适温度为25℃;接种后8 h就有15%的萌发率,在16~24 h内萌发率为25.33%~46.12%。 池玉杰 伊洪伟 刘雷关键词:生物防治 生物学特性 菌丝生长 分生孢子萌发 长枝木霉菌株T05液态发酵产孢和菌丝生物量条件的筛选 被引量:6 2016年 采用PDB培养基,对长枝木霉(Trichoderma longibrachiatum)菌株T05液态发酵产分生孢子、菌丝和厚垣孢子的理想条件进行了筛选,分别测试了培养温度、培养液初始pH、供氧量和初始接菌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50 r·min^(-1)振荡培养条件下,菌株T05产生分生孢子的适宜液态发酵条件为,培养温度30℃、培养液初始pH=12、供氧条件为250 m L的三角瓶装瓶量40 m L、250 m L的三角瓶装瓶量100 m L的情况下初始接菌量为0.5 m L,在这样的培养条件下培养5~7 d;产生菌丝和厚垣孢子的适宜液态发酵条件为,培养最适温度较低为20℃培养5 d;培养液初始pH值接近中性为6;供氧条件是初始装液量较多较有利,为250 m L的三角瓶装瓶量160 m L;初始接菌量是较少较有利,为250 m L的三角瓶装瓶量100 m L的情况下接菌量为0.05 m L。 池玉杰 伊洪伟 吉海龙关键词:液态发酵 菌丝生物量 厚垣孢子 长枝木霉菌株T05抑菌活性与拮抗机制 被引量:9 2016年 研究了长枝木霉(Trichoderma longibrachiatum)菌株T05的抑菌活性与拮抗机制,包括菌落的对峙培养试验,挥发性物质和4种分生孢子提取物的抑菌试验。对峙培养试验表明,T05对灰霉病菌(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和杨树烂皮病菌(污黑腐皮壳(Valsa sordida))均表现出很强的抑菌活性,抑菌率分别高达88.4%和91.9%;其产生的挥发性物质对B.cinerea有较强的抑菌活性,抑菌率高达91.9%,而对V.sordida抑菌作用较弱,最高为37.2%;甲醇、乙醇、Na OH、超声波破碎水抽提4种分生孢子提取物对V.sordida的抑菌试验表明,Na OH提取物100倍液的抑菌率最高,为76.3%,而甲醇和乙醇提取物的抑菌效果稍弱,超声波水法的提取物仅对病菌有微弱的抑制作用。 吉海龙 伊洪伟 池玉杰关键词:抑菌活性 拮抗机制 灰霉病菌 长枝木霉菌株T05发酵液抑菌力参数筛选 被引量:2 2016年 为了得到抑菌活性更高的发酵液,研究了长枝木霉(Trichoderma longibrachiatum)菌株T05发酵液及发酵液乙酸乙酯提取物对灰霉病菌(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和杨树烂皮病菌(污黑腐皮壳(Valsa sordida))的抑菌活性,并以V.sordida作为指示菌对发酵液的培养时间、培养温度、初始pH值、接菌量这4项指标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T05发酵液对B.cinerea和V.sordida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B.cinerea的最高抑菌率为PDB发酵液过滤除菌后在48 h的55.48%,对V.sordida的最高抑制率为改良马丁培养基发酵液过滤除菌后48 h的48.68%;培养7 d的发酵液乙酸乙酯提取物对2种病原菌的抑菌作用更为显著,在24 h的抑菌率都为100%,在96 h时对2种病原菌的抑菌率分别为84.1%和82.6%,均表现出极强的抑菌活性。筛选后获得最高抑菌率的最佳发酵组合为:培养时间6 d、温度28℃、初始pH=6、500 m L的三角瓶装液量250 m L的条件下接菌量为0.5 m L。在该条件下T05发酵液的乙酸乙酯提取物在96 h对V.sordida的抑菌率从82.9%上升到99.0%。 吉海龙 伊洪伟 池玉杰关键词:液态发酵 抑菌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