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973282)

作品数:10 被引量:168H指数:7
相关作者:张罗王成硕赵岩娄鸿飞锡琳更多>>
相关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市耳鼻咽喉科研究所教育部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鼻炎
  • 6篇变应性
  • 5篇变应性鼻炎
  • 3篇变应性鼻炎患...
  • 2篇心理
  • 2篇息肉
  • 2篇细胞
  • 2篇鼻息肉
  • 2篇常年性
  • 1篇单核
  • 1篇单核苷酸
  • 1篇单核苷酸多态
  • 1篇单核苷酸多态...
  • 1篇地奈德
  • 1篇调节性
  • 1篇调节性T细胞
  • 1篇多态
  • 1篇多态性
  • 1篇心理结构
  • 1篇心理状况

机构

  • 10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北京市耳鼻咽...
  • 1篇教育部
  • 1篇天津大学

作者

  • 10篇张罗
  • 3篇王成硕
  • 2篇矫健
  • 2篇锡琳
  • 2篇张伟
  • 2篇韩德民
  • 2篇王鸿
  • 2篇娄鸿飞
  • 2篇赵岩
  • 1篇孟娜
  • 1篇娄玮
  • 1篇王向东
  • 1篇金善哲
  • 1篇杨酉
  • 1篇阮宇
  • 1篇张媛
  • 1篇张伟

传媒

  • 6篇中华耳鼻咽喉...
  • 2篇中国耳鼻咽喉...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临床耳鼻咽喉...

年份

  • 1篇2016
  • 3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变应性鼻炎患者血清氧化应激状态研究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 检测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患者外周血血清中氧化应激标志物,探讨氧化应激反应在AR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留取23例健康人、48例AR患者外周血血清,分别检测氧化应激标志物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总一氧化氮合酶(total nitric oxide synthase,TNOS),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alondidehyde,MDA),以及体内主要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水平.采用SPSS 13.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AR患者血清NO水平((x)±s,以下同)为[(97.92±73.42)μmol/L]较健康对照组[(64.04±29.54)μmol/L]明显升高(t=-0.281,P〈0.05);iNOS与TNOS比值(0.51±0.11)较健康对照组(0.45±0.15)明显升高(t=-2.061,P〈0.05);血清GSH-Px活性[(258.24±45.25)U/(ml·min)]较健康对照组[(215.11±47.62)U/(ml·min)]明显升高(t=-2.2349,P〈0.05)).而AR患者血清SOD活性、MDA含量较健康对照组分别有升高和降低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656,t=1.922,P值均〉0.05).结论 氧化应激反应参与AR病理生理过程,而iNOS-NO通路在AR的发病过程中可能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矫健张伟孟娜王鸿张罗
关键词:氧化性应激超氧化物歧化酶鼻炎变应性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
重视鼻部炎症的诊断问题被引量:2
2010年
鼻炎(rhinitis)和鼻窦炎(sinusitis)是发生在不同部位的黏膜炎症性疾病,分别主要累及鼻腔和鼻窦。晚近关于鼻部炎症诊疗的综合指南类英文文献中,通常建议以rhinosinusitis取代sinusitis,从而强调鼻窦炎常合并鼻腔黏膜炎症,二者临床诊疗上联系紧密,国内学者常将前者译为“鼻鼻窦炎”。
张罗韩德民
短期布地奈德混悬液经鼻雾化治疗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被引量:40
2012年
目的:评价布地奈德混悬液短疗程经鼻雾化吸入治疗鼻息肉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30例嗜酸粒细胞性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随机分为雾化吸入组(n=15)和喷鼻对照组(n=15)。雾化吸入组接受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1mg/2ml经鼻雾化吸入,每日2次;喷鼻对照组使用布地奈德鼻喷剂256μg喷鼻,每日2次,疗程为1周。治疗前后评价鼻塞、流涕、嗅觉损失、头/面痛4个症状的视觉模拟评分,内镜Kennedy评分和晨起血清皮质醇测定。结果:经过1周治疗,雾化吸入组的4个鼻部症状评分均明显减少,其中以鼻塞的改善最为明显(用药前:8.4±0.7,用药后:4.0±0.8,P<0.01);内镜下息肉评分亦有明显减少(用药前:4.9±0.7,用药后:4.1±0.4,P<0.01);雾化吸入组鼻部症状评分和息肉评分均低于喷鼻对照组。雾化吸入组的晨起血清皮质醇浓度在治疗后降低[用药前:(17.6±2.4)μg/dl,用药后:(14.8±2.6)μg/dl,P<0.01],均在正常值范围内(5~25μg/dl)。结论:短疗程使用布地奈德混悬液经鼻雾化吸入治疗鼻息肉,可迅速改善鼻部症状、减小息肉体积,且对肾上腺皮质功能无明显影响。可作为嗜酸粒细胞性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内镜术前的治疗手段。
王成硕娄鸿飞娄玮张罗
关键词:鼻息肉鼻窦炎布地奈德雾化
口服糖皮质激素治疗阿司匹林不耐受鼻息肉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索口服甲泼尼龙短疗程治疗阿司匹林不耐受鼻息肉的疗效。方法入选24例嗜酸性粒细胞性鼻息肉伴阿司匹林不耐受患者。使用甲泼尼龙24 mg,1次/d,疗程为2周。治疗前后评价鼻堵、流涕、嗅觉、头面痛4个症状的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s,VAS)评分和内镜Davos评分。结果经过2周治疗后,鼻堵症状VAS评分的改善最为明显(治疗前8.57±0.63,治疗后3.93±0.79;t=19.89,P<0.0001),流涕症状的改善次之(治疗前8.33±0.94,治疗后4.38±1.09;t=17.03,P<0.0001),嗅觉症状改善又次之(治疗前8.96±0.62,治疗后5.83±2.31;t=7.80,P<0.0001),头痛症状的改善最不明显(治疗前5.31±1.46,治疗后4.02±0.88;t=4.38,P<0.001)。内镜下息肉Davos评分亦有明显减少[治疗前:5(4~5.37),治疗后:4(4~4);Z=3.57,P<0.0001]。结论短疗程使用甲泼尼龙治疗伴阿司匹林不耐受鼻息肉,可明显改善鼻部症状,减小息肉体积。可作为术前常规用药和术后长期控制息肉的有力手段。
王成硕娄鸿飞张罗
关键词:鼻息肉阿司匹林甲泼尼龙糖皮质激素类
调节性T细胞信号通路中关键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变应性鼻炎免疫治疗疗效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探讨调节性T细胞(Tregulatorycells,Treg)通路中涉及的关键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nucleotidepolymorphisms,SNP)与变应性鼻炎(allergicrhinitis,AR)特异性免疫治疗(specificimmunetherapy,SIT)疗效的遗传相关性模式。方法2012年1月至12月,以中国北京地区居住的接受标准化特异性免疫治疗的单纯尘螨过敏的AR患者102例为研究对象(来源于北京同仁医院过敏科门诊),在免疫治疗前及治疗1年后分别对研究对象进行鼻部症状评分、鼻腔体征评分以及日常生活总体困扰评分三项指标的检测以评估疗效,根据Hapmap网站提供的中国北京地区人群覆盖FOXP3、IL.2、TGF—B以及EB134个候选基因范围及上下游各1000kb的标签SNP信息,选取覆盖以上4个候选基因的代表性标签SNP位点共43个,在MassARRAY实验平台完成SNP位点的基因型检测,以Plink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根据SIT疗效评估三项指标进行遗传相关性的分层分析,鼻部症状中喷嚏的改善与IL-2基因的m77468365位点以及FOXP3基因的rs2280883、rs2232365、rs3761548位点的多态性相关。流涕症状的改善与IL-2基因的m77468365位点以及FOXP3基因的rs2280883、rs2232365、rs3761548位点的多态性相关。鼻塞症状的改善与TGF-B基因的rs747857、rs6508975、rs2241715、rs12462166、rs12983775、m1800470、rs2317130位点以及FOXP3基因的rs2280883、m2232365、rs3761548位点的多态性相关。鼻痒症状的改善与FOXP3基因的m2280883、rs2232365、rs3761548位点的多态性有关。而鼻部症状的整体改善程度与IL-2基因的rs77468365位点以及FOXP3基因的rs2280883、rs2232365、rs3761548位点的多态性相关。鼻部体征中下鼻甲黏膜肿胀程度的改善与EB13基因的rs670188位点以及FOXP3基因的m2280883、m2232365、rs3761549、rs3761548、rs3761547位点的多态性相关。下鼻甲黏膜色泽的改善与IL-2基因的rs77468365位点,EBl3基因的rs39358
阮宇张媛张罗
关键词:单核苷酸多态性免疫治疗
变应性鼻炎患者10030例吸入性变应原谱分析被引量:58
2011年
目的调查不同年龄和性别的10030例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患者的吸人性变应原谱分布情况。方法采用21组共43种标准化变应原对54813例慢性鼻炎患者进行皮肤点刺试验,诊断AR10030例,男性和女性均按年龄(以周岁记)分为4组,分别是:3~17岁、18-39岁、40—59岁以及≥60岁组(共8组),分析各组患者变应原分布状况。结果①不同年龄组患者对不同变应原反应呈阳性的例数分析显示,男性占前4位的变应原依次为粉尘螨、屋尘螨、艾蒿、德国小蠊,女性依次为粉尘螨、屋尘螨、艾蒿和藜。②患者阳性变应原个数的分布显示,不同年龄男性和女性患者,双重变应原阳性均位列首位,其次是三重变应原阳性或单一变应原阳性。③单一阳性变应原分析显示,男性3—17岁患者前d位是粉尘螨、屋尘螨、交链孢霉菌、艾蒿,其余年龄组男性患者阳性变应原前4位均是粉尘螨、屋尘螨、艾蒿和德国小蠊;女性3~17岁患者阳性变应原前d位是粉尘螨、屋尘螨、艾蒿和交链孢霉菌,18~39岁组是粉尘螨、屋尘螨、艾蒿和蒲公英,40~59岁组是粉尘螨、屋尘螨、艾蒿和混合树1,〉/60岁患者前4位变应原是粉尘螨、屋尘螨、混合动物毛和艾蒿。④不同年龄和性别患者双重阳性变应原占首位的均是粉尘螨+屋尘螨。在3~17岁的患者中,对交链孢霉菌的双重阳性患者例数排在粉尘螨+屋尘螨之后,高于其他变应原组合。18岁以上的患者,交链孢霉菌双重阳性患者比例下降,而花粉类变应原、德国小蠊、粉尘螨或屋尘螨的双重阳性率上升。⑤不同性别患者三重阳性变应原居首位的是粉尘螨+屋尘螨+德国小蠊,其次是粉尘螨+屋尘螨+混合动物毛和粉尘螨+屋尘螨+艾蒿,其余组合少见。结论尘螨、夏秋花粉及杂草花粉、交链孢霉菌和德国小蠊是导致我国北
杨酉赵岩王成硕王向东张罗
关键词:鼻炎变应性常年性鼻炎变应性变应原皮肤试验
变应性鼻炎诊疗进展被引量:15
2012年
国际诊疗指南 目前全球在变态反应(过敏)科学领域最具学术水平和影响力的学术团体分别为美国变态反应科学、哮喘和免疫学学会(American Academy of Allergy,Asthma and Immunology,AAAAI)和欧洲变态反应科学和临床免疫学学会(European Academy of Allergyand Clinical Immunology,EAACI)。两个学会的官方刊物分别为Journal of Allergyand Clinical Immunology(简称JACI)和Allergy,这是该专业领域最优秀的两本期刊。
张罗韩德民
关键词:诊疗指南变应性鼻炎临床免疫学变态反应
变应性鼻炎患者心理人格特征研究被引量:24
2011年
目的探讨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患者的基本心理人格特征。方法应用明尼苏达多相个性调查表(minnesota muliphasic personality inventory,MMPI)分析84例AR患者和37例健康对照者的心理人格特征。结果AR患者在疑病量表(hypochondriasis,Hs)、抑郁量表(depression,D)、癔病量表(hysteria,Hy)、轻躁狂量表(hypomania,Ma)、社会内向量表(social introversion,Si)5个临床量表T分和外显焦虑量表(manifest aniety scale,Mas)T分明显高于健康对照(t值分别为2.169、2.711、2.010、2.577、2.390、2.196,P值均〈0.05)。皮肤点刺风团等级与Hs、Hy、精神病态量表(psychopathic deviance,Pd)、精神衰弱量表(psychasthenia,Pt)的T分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366、0.449、0.345、0.355,P值均〈0.05),风团直径越大患者Hs、Hy、Pd、Pt的T分越高。AR患者的人格心理特征倾向于过度关注于自己、夸大病情、更不愉快和易于绝望,更易怒和暴躁、更感孤独和希望独处。结论AR患者比健康对照者的心理功能差,与不良精神心理功能具有一定相关性。
锡琳张伟赵岩张罗
关键词:变应性常年性精神卫生MMPI
变应性鼻炎患者的心理人格测试被引量:18
2012年
研究变应性鼻炎(AR)与患者的精神心理状况是否关联,目的在于揭示AR患者的心理结构,探讨过敏机制与神经生理的相关性,探讨过敏反应产生的某些生物介质是否作用在大脑的相应反射区,从而产生不同的情绪、精神和心理变化。此外,通过了解患者心理状态,利于医患沟通,对于临床医生实施治疗手段提供依从基础,最终提升医患双向满意度。
锡琳张罗
关键词:变应性鼻炎患者心理状况人格测试医患沟通心理结构神经生理
不同基质对兔气管纤毛上皮细胞贴壁生长的影响
2010年
目的比较几种不同培养基质对兔气管纤毛上皮细胞贴壁生长的影响,探讨兔气管纤毛上皮细胞体外培养最佳生长基质。方法用组织块法比较兔气管纤毛上皮细胞分别在新鲜配制鼠尾胶原、市售鼠尾胶原、多聚赖氨酸和明胶4种基质上的贴壁和生长状况。结果兔气管黏膜上皮组织在4种基质上的贴壁率分别为:新鲜配制胶原89.1%,市售胶原43.5%,多聚赖氨酸36.9%,明胶21.7%;贴壁组织的单细胞层最大生长半径分别为:新鲜配制胶原(1 432.2±383.2)μm,市售胶原(928.9±390.3)μm,多聚赖氨酸(889±229.2)μm,明胶(651±221.2)μm;纤毛摆动最大频率及持续时间分别为:新鲜配制胶原(10.0±1.5)Hz 11 d,市售胶原(8.5±0.6)Hz 5 d,多聚赖氨酸(8.9±0.5)Hz 3 d,明胶(5.9±0.3)Hz 2 d。扫描电镜下新鲜配制鼠尾胶原纤维成条索状,相互交织成网,利于组织贴壁和细胞生长。结论在常用的4种培养基质中,新鲜配制的鼠尾胶原是兔气管纤毛上皮细胞体外培养的最佳生长基质,是纤毛功能研究的可靠保证。
王鸿张伟矫健金善哲张罗
关键词:纤毛上皮细胞鼠尾胶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