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环境保护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0809087)

作品数:13 被引量:122H指数:6
相关作者:田秉晖袁宪正张培栋辛丽花侯坚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兰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环境保护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山东省软科学研究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农业科学
  • 3篇动力工程及工...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4篇生物柴油
  • 4篇柴油
  • 2篇一体化反应器
  • 2篇生命周期
  • 2篇脱氮
  • 2篇农村
  • 2篇微生物
  • 2篇反应器
  • 1篇丁醇
  • 1篇丁酮
  • 1篇油菜
  • 1篇油菜籽
  • 1篇于桥水库
  • 1篇沼气
  • 1篇植被
  • 1篇植被类型
  • 1篇植物
  • 1篇植物群
  • 1篇植物群落
  • 1篇植物群落结构

机构

  • 7篇中国科学院
  • 7篇中国科学院生...
  • 3篇兰州大学
  • 2篇华南理工大学
  • 2篇西北师范大学
  • 2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北京化工大学
  • 1篇华北水利水电...
  • 1篇兰州商学院
  • 1篇河北工业大学
  • 1篇兰州交通大学
  • 1篇天津师范大学

作者

  • 7篇田秉晖
  • 5篇袁宪正
  • 4篇辛丽花
  • 4篇张培栋
  • 3篇侯坚
  • 2篇王婷
  • 2篇王健
  • 2篇张松林
  • 2篇杨艳丽
  • 2篇刘颖
  • 2篇马玉涛
  • 2篇张晓伟
  • 2篇潘峰
  • 2篇姜琦
  • 1篇邵坚
  • 1篇王有乐
  • 1篇林鹿
  • 1篇张卓
  • 1篇闫浩文
  • 1篇郭阳耀

传媒

  • 5篇可再生能源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资源科学
  • 1篇环境污染与防...
  • 1篇水处理技术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工业催化
  • 1篇生态环境学报

年份

  • 1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6篇2009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农村生物质能消费的CO_2排放量估算被引量:13
2009年
借助国际通用的CO2排放量计算方法,利用1996~2006年中国农村可再生能源统计资料,对中国农村生物质能消费的CO2排放情况及其空间分布进行分析探讨。结果表明,中国农村生物质能消费的CO2排放总量达到7.25×108t,约占农村生活能源消费CO2排放量的65%,占全国温室气体总排放量的11.2%,其中秸秆、薪柴等传统生物质能利用方式贡献较大,可达98.64%~99.74%;中国农村生物质能消费CO2排放量的空间分布不均,四川、广西等省CO2排放量大,属超重排放区域,北京、天津、上海、西藏、青海等省(市、区)排放量小,属轻排放区域;区域生物质资源条件和经济社会水平是影响农村生物质能消费CO2排放的主要因素。
李玲玉杨艳丽张培栋
关键词:农村生物质能二氧化碳排放
中国农村户用沼气发展的空间分异格局被引量:10
2009年
本文以2005年中国31个省(市、区)农村户用沼气为研究对象,应用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和回归分析,借助SPSS和ArcGIS软件,对中国农村户用沼气发展水平和空间分异格局进行分析探讨。结果表明:中国农村户用沼气发展水平的主导影响因子为发展规模、社会经济效益、技术水平和发展速度,累积贡献率达到88.63%;以综合得分为指标得出中国农村户用沼气发展水平的名次序列,四川、广西在气候条件和原料资源上具有明显优势,户用沼气发展水平高,上海、西藏发展户用沼气限制性因素明显,户用沼气发展水平低。通过聚类分析将中国农村户用沼气发展水平划分为5个梯度类型区;区域差异图显示中国农村户用沼气发展以河北四川线和江苏广东线为界呈现出三个空间分异带,形成以四川、广西、云南为代表的西南地区和以河南、湖南为代表的华北—中南地带两个产业集中地;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影响中国农村户用沼气发展空间格局的主要因素为气候条件、市场消费以及原料资源。
杨艳丽侯坚张培栋郭阳耀袁宪正
关键词:农村户用沼气聚类分析
麻风树籽制取生物柴油的生命周期风险指数评价被引量:2
2012年
采用生命周期评价(LCA)方法,建立了以温室气体(CO2、CH4、N2O)排放风险指数(GI),酸性气体(SO2、NOx)排放风险指数(SI)、颗粒物排放风险指数(PI)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风险指数(ES)为指标的生物柴油风险指数评价方法,并通过麻风树籽制取生物柴油为案例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1MJ生物柴油生命周期全过程(包括种植过程、运输过程、生产过程、使用过程)中的温室气体的排放量比1MJ石化柴油减少了40%,酸性气体和颗粒物的排放量分别是1MJ石化柴油的2.65和3.11倍,种植麻风树所带来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是一般林地的1.42倍。其中,生物柴油酸性气体和颗粒物排放的增加量主要来自于生产过程,分别是石化柴油的8.44和12.79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增加主要来自于产品供给和土壤保肥价值,分别增加了4.0和6.1倍。综合考虑,以麻风树为原料制取生物柴油对环境的影响较为严重,但是可带来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增加。
潘峰邵坚田秉晖王健王婷
关键词:生命周期温室气体酸性气体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生物柴油
于桥水库秋季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与水质因子的关系被引量:19
2011年
针对于桥水库秋季藻类大量爆发引发的富营养化所导致的供水安全问题,研究了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与水质因子的关系,找出影响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主要水质因子和富营养化的主控因子。结果显示,2009年秋季于桥水库共有浮游植物110种,隶属于7门52属,平均丰度为3.46×105个/L,优势种为弯形尖头藻、圆柱鱼腥藻、双头针杆藻、尖针杆藻;于桥水库水质总体处于中营养状态;浮游植物物种丰富度、丰度受水质变化影响较大,DO、pH、透明度是影响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主要水质因子,磷是富营养化的主控因子。在现有的富营养化状况下,通过调控主要水质因子,控制群落结构,可以防止水华大规模爆发,确保水质安全。
田志强田秉晖辛丽花贾大伟张磊
关键词:于桥水库浮游植物群落结构水质因子
基于生命周期评价的化学法合成生物柴油能耗与CO_2净排放评价方法被引量:3
2009年
针对化学法合成生物柴油生命周期过程中化石能源投入以及各环节CO2气体排放,以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学为基础,初步建立了生物柴油生命周期净能量和化学法合成生物柴油过程中CO2气体净排放量计算方法,为科学评估该工艺的能源效率和CO2排放量提供了方法依据。
侯坚张培栋袁宪正王有乐
关键词:生命周期评价生物柴油CO2
基于熵权的生态健康评价方法在麻疯树籽生物柴油制备全过程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2年
结合麻疯树籽生物柴油制备全过程的分析,筛选相关的指标体系,并将信息熵理论引入确定指标权重的研究中,建立了麻疯树籽生物柴油制备全过程的生态健康评价方法。利用该方法,并结合实测数据,对麻疯树籽生物柴油制备全过程的生态健康状况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为不安全,表明制备麻疯树籽生物柴油对水体、空气的影响较为严重。
杨磊姜琦杨春风田秉晖袁宪正辛丽花
关键词:生物柴油熵权
北京市秸秆资源潜力及利用状况分析被引量:11
2010年
从北京市秸秆资源量及分布入手,分析秸秆资源的可利用量以及秸秆资源的利用现状,以期为探索北京农村生物质能源的利用方式,进一步优化农村的能源结构提供指导依据。
张东菊刘俊伟田秉晖
关键词:秸秆资源量
基于全生命周期的生物质能水资源扰动风险评价——以油菜籽生物柴油为例被引量:1
2013年
通过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对发展生物质能引起的生态风险进行评价。利用风险商模型,计算水资源扰动的风险指数,并对其进行区域评价。计算结果显示:发展油菜籽生物柴油生命周期全过程耗水量为4 391.39t,种植过程耗水量为4 389.96 t,占全过程耗水量的99.95%。全国31个区域范围内,河南当量基准最小,仅为418.202 7,西藏当量基准最大,达到7 818.86,是河南的18.7倍。研究结果表明:西藏水资源扰动指数最低,河南水资源扰动指数最高,扰动指数大于0.8的湖南等14个省区不适于发展生物质能源。
王婷田秉晖闫浩文袁宪正王健潘峰
关键词:生命周期生物质能生态风险
中国林业生物质能源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与发展建议被引量:20
2009年
开发利用林业生物质能源资源是解决我国生物质能源发展原料瓶颈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文章在全面分析了我国林业生物质能源资源现状的基础上,对其开发利用的可行性及障碍进行了探讨。认为我国开发利用林业生物质资源具备土地资源丰富、林业能源植物培育技术发展成熟、转化利用工艺与设备研发取得一定突破以及政策环境良好等条件。现阶段我国林业生物质资源开发利用面临的障碍有:收集、运输较困难,能源林经营粗放,林业能源资源开发融资渠道单一,产业扶持政策有待完善等。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开发利用林业生物能源资源的相关建议:重视林业能源资源的规模化培育、加强科技支撑和培育管理,加大财税与金融扶持以及政策配套的机制建设,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并通过利用CDM机制吸引国际资金和先进技术等。
侯坚张培栋张宝茸袁宪正
生活污水的一体化反应器同步脱氮除磷研究
2012年
根据污水生物脱氮除磷原理设计了一套一体化反应器,并在其中分别投加普通生物悬浮载体和双室悬浮载体,以研究两者对生活污水同步脱氮除磷的效果。结果表明,在相同HRT下、温度控制在20~30℃和pH为6.5~7.8时,双室悬浮载体对污水总氮的平均去除率比普通生物悬浮载体的高近10%;但是两者对总磷及COD的去除效果相近,且对COD的去除效果较好,平均去除率在90%以上;Grau模型计算表明,HRT为12 h时,反应器中投加双室悬浮载体后的污水底物降解常数最大(2.18)。因此,把双室悬浮载体及其一体化反应器用于污水的同步脱氮除磷是一种高效的生活污水处理方法。
张晓伟张松林姜琦田秉晖辛丽花马玉涛
关键词:脱氮除磷水力停留时间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