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攻关计划(2001BA509B04)

作品数:6 被引量:45H指数:4
相关作者:刘科宏王雪峰周常勇刘英周彦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沈阳农业大学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羽化
  • 2篇羽化率
  • 2篇酵母
  • 2篇毕赤酵母
  • 2篇PCR
  • 1篇一步法RT-...
  • 1篇玉米
  • 1篇玉米小斑病
  • 1篇玉米小斑病菌
  • 1篇植物
  • 1篇指示植物
  • 1篇生理小种
  • 1篇生理小种鉴定
  • 1篇生物检测
  • 1篇松毛虫
  • 1篇松毛虫赤眼蜂
  • 1篇碎叶病
  • 1篇碎叶病毒
  • 1篇柞蚕
  • 1篇柞蚕茧

机构

  • 2篇湖南农业大学
  • 2篇沈阳农业大学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河北省农林科...
  • 1篇西南农业大学

作者

  • 2篇杨长成
  • 2篇唐科志
  • 2篇周倩
  • 2篇周彦
  • 2篇刘英
  • 2篇郑雅楠
  • 2篇丛斌
  • 2篇周常勇
  • 2篇王雪峰
  • 2篇刘科宏
  • 1篇董辉
  • 1篇李莉
  • 1篇罗畔池
  • 1篇彭军
  • 1篇王连生
  • 1篇赵聚莹
  • 1篇杨方云
  • 1篇钱海涛
  • 1篇周广和
  • 1篇栗秋生

传媒

  • 2篇植物病理学报
  • 1篇华北农学报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河南农业科学
  • 1篇园艺学报
  • 1篇第三次全国植...

年份

  • 2篇2010
  • 3篇2005
  • 2篇200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不同温度处理对柞蚕茧保藏期的影响被引量:1
2010年
采用低温1~2℃、4~5℃恒温保藏和(1~2)℃+(14~15)℃变温保藏的方法,可使柞蚕茧有效保藏期达180 d,平均蛹质量仅下降0.53~0.68 g,羽化率可达78.5%~80.2%,雌蛾平均可用卵172.8~188.6粒,可用卵繁蜂结果表明,繁蜂质量不受任何影响。3种保藏方法以(1~2)℃+(14~15)℃变温保藏效果为优,采用此种方法保藏柞蚕茧,可随时提供柞蚕卵源,满足生产上繁蜂的需要。
杨长成丛斌郑雅楠
关键词:柞蚕茧保藏羽化率
毕赤酵母Mut^+和Mut^s重组子表达美洲商陆抗病毒蛋白基因的比较被引量:4
2003年
将N末端信号肽和C末端毒性区域缺失突变的美洲商陆抗病毒蛋白 (pokeweedantiviralprotein ,PAP)基因表达载体pPIC9K P酶切线性化后 ,通过电击转化整合到巴氏毕赤酵母 (Pichiapastoris)GS115菌株细胞中 ,PCR筛选出表型为利用甲醇快速型(Mut+ )的重组子。在相同培养条件下比较Mut+ 重组子和利用甲醇缓慢型 (Muts)重组子在表达缺失突变型PAP方面的异同。结果表明 ,诱导培养 4 8h后 ,Mut+ 重组子表达产物在SDS PAGE胶上可见清晰目的带 ,而Muts 重组子培养 72h才能见到微弱的目的带。抗病毒活性实验表明Mut+ 重组子和Muts 重组子的表达产物均对TMV病毒侵染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
周倩王锡锋李莉周广和高必达
关键词:毕赤酵母甲醇PCR美洲商陆抗病毒蛋白PAP基因
松毛虫赤眼蜂连代近亲繁殖对种群性状的影响
2010年
采用半同胞姊妹交的方法,对松毛虫赤眼蜂在柞蚕卵上连续进行30代近亲繁殖试验,测定各子代寄生率、羽化率、雌蜂寿命、弱蜂率等8项指标,结果与对照无明显差别,平均羽化正常蜂率比对照提高5.5百分点,平均遗卵蜂率下降5.7百分点。随着繁殖代数的增多,近亲繁殖和对照组的卵粒寄生率都呈提高的趋势。说明近亲繁殖不会引起松毛虫赤眼蜂种群退化。
杨长成丛斌郑雅楠董辉钱海涛
关键词:松毛虫赤眼蜂近亲繁殖寄生率羽化率
毕赤酵母Mut+和Muts重组子表达美洲商陆抗病毒蛋白基因的比较
商陆抗病毒蛋白(PAP)是存在于美洲商陆叶片中的一种单链碱性蛋白,分子量为29 kD,能抑制多种病毒侵染。2001年本实验室通过RT-PCR扩增出缺失了N端信号肽编码序列和对细胞生长有害序列的突变型PAP基因,将其克隆到...
周倩王锡锋李莉周广和高必达
文献传递
利用一步法RT-PCR检测柑橘裂皮病类病毒被引量:14
2005年
柑橘裂皮病(CEVd)是限制柑橘产量的一种重要类病毒病害,国内外已经建立了多种方法检测该病害的病原。本研究初步建立了快速灵敏检测CEVd的一步法RTPCR技术。经过与生物学鉴定和双向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PAGE)方法的比较检测,表明该RTPCR方法检测周期短,灵敏度高,有利于对类病毒在春季和冬季浓度低时进行快速准确的检测。应用该技术对大量田间寄主进行了检测。
唐科志彭军王雪峰周彦周常勇刘科宏刘英杨方云
关键词:一步法RT-PCR生物检测
利用RT-PCR检测柑桔碎叶病毒的研究被引量:4
2005年
柑桔碎叶病毒(Citrus tatter leaf virus,CTLV) 的传统检测方法是指示植物测定,该方法检测周期较长,且需要温、网室等配套设施;酶联免疫吸附方法(ELISA)可用于检测CTLV,但使用的是针对苹果茎沟病毒(ASGV)的抗体,虽然CTLV和AS- GV的亲缘关系已经得到证实,但到目前为止没有对中国的分离株进行实验验证,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结果的可靠性。本研究应用Halistones 等建立的半巢式RT-PCR技术对已感病柑桔品种进行了周年检测,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唐科志周常勇王雪峰周彦刘科宏刘英
关键词:指示植物巢式柑桔碎叶病毒RT-PCRPCR
河北省玉米小斑病菌生理小种鉴定及群体动态变化被引量:22
2005年
1987~2003年从河北省10个地区采集玉米小斑病标样,对分离出的288个玉米小斑病菌菌株进行了生理小种鉴定。在鉴定的年度范围内,玉米小斑病菌T小种、C小种、S生理型与O小种的分离频率在地区间和年度间存在显著差异,O小种的平均分离频率明显高于其他小种,是河北省玉米小斑病菌的优势小种。在年度间,C小种的分离频率也存在显著差异,T小种、S生理型、O小种的分离频率无显著差异。O小种具有不同致病力,强致病力菌株和中等致病力菌株的出现频率较弱致病力菌株高,强致病力菌株主要分布在河北省的东部和南部,弱致病力菌株主要分布在河北省北部。
孔令晓赵聚莹栗秋生王连生罗畔池
关键词:玉米小斑病菌生理小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