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福建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2010N0011)

作品数:2 被引量:4H指数:1
相关作者:李宝银周俊新更多>>
相关机构: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武夷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乌桕
  • 1篇性状
  • 1篇优良种源
  • 1篇优良种源选择
  • 1篇杀虫
  • 1篇杀虫剂
  • 1篇生物杀虫剂
  • 1篇种源
  • 1篇种源试验
  • 1篇种源选择
  • 1篇稳定性分析
  • 1篇灭虫
  • 1篇经济性状
  • 1篇活性
  • 1篇活性物质

机构

  • 2篇武夷学院
  • 2篇福建林业职业...

作者

  • 2篇周俊新
  • 2篇李宝银

传媒

  • 1篇甘肃农业大学...
  • 1篇武夷学院学报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乌桕种源经济性状遗传变异及优良种源选择被引量:4
2014年
为了选择适于闽北地区种植的乌桕种源,研究以24份种源(来自6省份)为试材进行了乌桕引种造林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种源乌桕的地径、树高、单序果数、千粒质量、单位面积种子产量、种子含油率性状均存在极显著的差异.乌桕单序果数、千粒质量、单位面积种子产量、种子含油率等主要经济性状种源遗传力分别为0.681 9、0.755 6、0.513 7、0.799 4,具有明显的种源效应;乌桕种源的地径、树高生长表现为水平地理变异模式,单序果数、千粒质量、单位面积种子产量、种子含油率等经济性状均表现为随机变异模式.参试的24个种源,经稳定性分析和聚类分析,可划分为4个种源类别:Ⅰ类种源(优良种源)、Ⅱ类种源(可利用种源)、Ⅲ类种源(一般种源)、Ⅳ类种源(较差种源).Ⅰ类种源WJ-02(福建浦城)、WJ-19(湖北大悟)为2个优良种源,在经济性状综合表现上具有明显优势,且适应性强,遗传稳定性高,适用于福建闽北乌桕经济林、能源林培育.
周俊新李宝银
关键词:乌桕种源试验经济性状稳定性分析
乌桕叶灭虫活性物质提取制备生物灭虫剂技术
2013年
乌桕叶制备生物灭虫剂技术研究结果表明,乌桕灭虫活性物质(叶精油),采用8、9月份的鲜叶,经50℃干燥脱水后微波辐照辅助水溶液水汽蒸馏法提取,-0.80Mpa和40℃~45℃条件下旋转蒸发浓缩,并冷凝收回挥发性有机物,混匀后棕瓶50倍液密封保存效果最佳;该工艺提取获得的提取物灭虫(菜青虫、蜗牛)使用浓度,以300倍液为宜.
李宝银周俊新
关键词:乌桕生物杀虫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