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科研专项基金(0920)
- 作品数:4 被引量:24H指数:3
- 相关作者:陈建国周文浩胡春宏孙平陈强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武汉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科研专项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水利工程更多>>
- 黄河下游河道断面形态参数变化与主河槽萎缩趋势分析被引量:2
- 2009年
- 采用时间序列分析法对黄河下游河道断面形态参数变化趋势及其变异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特别是90年代以来黄河下游花园口站、高村站、艾山站和利津站断面形态参数发生了趋势性变化,主河槽变化的最显著特征就是断面平滩流量下降,相应的平滩面积、平滩河宽、平均水深、最大水深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减小,平滩宽深比增大。变异点分析表明黄河下游河道主河槽总体上在1970—1975年开始萎缩,1990年以后进入严重萎缩期。
- 张国罡胡春宏陈建国
- 关键词:黄河下游河道时间序列分析
- 小浪底水库进一步水沙调控亟待研究的问题被引量:5
- 2010年
- 分析了小浪底水库运用以来黄河下游河道发生的变化,指出水库在扭转河道连年萎缩、恢复河道泄洪能力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水库现已进入拦沙后期,建议水库运用理念应适时由“拦沙减淤”转变为“调沙减淤”,在充分发挥下游河道输沙能力、减少河道淤积前提下,尽量减少水库淤积,延长水库寿命,并提出在建立新的水沙调控模式中亟待研究的疑难问题。
- 陈建国周文浩陈强
- 关键词:水沙调控输沙能力水库淤积河道淤积
- 论古贤水库在黄河治理中的作用被引量:4
- 2010年
- 在综合考虑未来黄河水沙变化趋势和黄河水沙调控体系建设的情况下,结合实测资料和数学模型计算成果,系统分析了"拦、排、放、调、挖"等处理泥沙措施在黄河干流不同河段的作用,认为未来应进一步加强"调"的作用,结合"拦、排、放"等措施,延长水库使用寿命,减少下游河道淤积,优化配置黄河泥沙分布。提出了黄河干流不同河段的治理目标:2020年前降低潼关高程1m左右,2020—2050年降低潼关高程2m左右;2030年前维持中水河槽的平滩流量为4000m3/s左右,2030—2050年维持中水河槽的平滩流量为3500m3/s左右。研究了古贤水库在黄河水沙调控工程体系和黄河中下游治理中不可替代的作用,为达到黄河中下游在2050年前的治理目标,阶段性实现黄河长治久安,建议在小浪底水库拦沙库容淤积之前,尽早建成古贤水库,充分发挥古贤与小浪底水库联合调控运用的作用。
- 胡春宏陈建国陈绪坚
- 关键词:黄河治理水沙调控
- 黄河下游驼峰河段的形成机理被引量:14
- 2010年
- 黄河下游东坝头至艾山河段,河道泄洪能力小于其上下游河道,被称为"驼峰"河段,其峰顶在高村-孙口一带。本文分析了"驼峰"河段的特点、形成的历史背景、地理环境以及泥沙运动的模式;指出了今后一段时间内"驼峰"河段的淤积及向下游延伸的不可避免性;并提出了机械挖泥与人工放淤相结合,加固大堤和滩区治理相结合的治理对策。
- 陈建国周文浩孙平
- 关键词:驼峰河段加固堤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