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01BA804A36)

作品数:10 被引量:344H指数:6
相关作者:刘秀梅王茂起陈艳樊永祥杨大进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宝鸡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政府间科技合作项目“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5篇食源
  • 5篇食源性
  • 3篇源性疾病
  • 3篇沙门菌
  • 3篇食品
  • 3篇食品污染
  • 3篇食源性疾病
  • 3篇污染
  • 3篇基因
  • 2篇农药
  • 2篇污染物
  • 2篇污染物监测
  • 2篇监测资料分析
  • 2篇管家基因
  • 2篇副溶血性
  • 2篇肠炎沙门菌
  • 1篇毒素
  • 1篇毒素检测
  • 1篇液相色谱
  • 1篇液相色谱法

机构

  • 10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宝鸡市疾病预...

作者

  • 7篇刘秀梅
  • 3篇陈艳
  • 3篇王茂起
  • 2篇李燕俊
  • 2篇江涛
  • 2篇鲁杰
  • 2篇计融
  • 2篇方从容
  • 2篇王玉平
  • 2篇杨大进
  • 2篇樊永祥
  • 2篇崔生辉
  • 1篇李迎慧
  • 1篇薛彩娥
  • 1篇冉陆
  • 1篇蒋定国
  • 1篇王竹天
  • 1篇郭云昌
  • 1篇党春霞
  • 1篇周正

传媒

  • 4篇中国食品卫生...
  • 2篇卫生研究
  • 2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国外医学(卫...
  • 1篇中国食品学报

年份

  • 1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7
  • 4篇2006
  • 1篇2004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肠炎沙门菌多位点序列分型技术的研究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研究肠炎沙门菌菌株间的分子特征,建立了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多位点基因序列分型技术(MLST),并对食品中的肠炎沙门菌分离株进行分型研究。方法选择肠炎沙门菌的6个管家基因thrA、purE、sucA、aroC、hemD、dnaN及一个特异性的DNA标记SdfΙ作为目标基因。对上述基因分别进行PCR扩增及产物测序,用sequencer2.0软件对测序结果进行分析、比对核苷酸的差异。同时,将肠炎沙门菌株与GenBank中鼠伤寒沙门菌LT2相应的基因序列进行比较。结果在肠炎沙门菌标准菌株50041和18株食品分离株之间,6个基因PCR产物范围内的近60000个核苷酸序列完全相同,未观察到同一血清型内的基因突变。而与LT2相比,基因产物发生了1到6个点突变。在对SdfΙ的核苷酸序列比较研究中发现,肠炎沙门菌标准菌株与食品中分离株SdfΙ的核苷酸序列与GenBank中该序列的碱基对比,发生了C182T的点突变。即MLST技术揭示了在同一血清型内各菌株管家基因碱基序列的高度保守。结论MLST方法适用于不同血清型沙门菌株间的分型研究,而不适于同一血清型的菌株分型。
李燕俊计融王玉平江涛崔生辉刘秀梅
关键词:肠炎沙门菌管家基因
中国食品污染监测体系的研究被引量:118
2006年
目的掌握我国食源性疾病流行及食品污染状况。方法在“十五”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的支持下,覆盖16个省(市)、自治区的食品污染监测网和食源性疾病监测网,连续对29类食品中的36种化学污染物、10种食品添加剂、6种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状况进行监测分析,对食源性疾病报告个案信息进行病因和病原的综合分析。结果我国食品中砷、汞污染状况已基本得到控制,但铅、镉的污染突出,全国鲜奶和皮蛋铅含量平均值超过国家标准;水产品中软体类和猪肾的铅污染水平较高;我国成人,特别是2岁儿童膳食铅摄入量远远超过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耐受摄入量。7种添加剂存在过量添加问题,危险性评估结果表明我国的食品添加剂卫生使用标准规定的限量是安全的。我国出口的天然发酵酱油中氯丙醇含量符合我国行业标准和欧盟标准,但国内个别地区市场的酱油氯丙醇污染水平较高。部分食品存在高毒农药(甲胺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违规使用的现象,茶叶污染菊酯类农药和有机氯类农药严重。国家食源性疾病监测网个案报告的资料分析表明,微生物性病原占46·4%,其次为化学物(占24·1%)和有毒动植物(14·7%)。食源性疾病发生场所以公共餐饮单位、食堂为主。食源性致病菌(沙门菌、副溶血性弧菌、单增李斯特菌、大肠杆菌O157:H7、空肠弯曲菌及阪崎肠杆菌)的监测分析发现,生肉类、水产类食品的病原菌分离率最高。在数百个沙门菌分离株中,20%以上对至少3种以上的抗生素耐药,并发现了对8类15种抗生素耐药的鼠伤寒沙门菌株,其耐药谱与国外暴发流行的超级耐药鼠伤寒沙门菌DT104接近。结论该研究为控制我国食品中主要化学性和微生物性危害的污染及其对人群健康的影响,为制修订食品卫生法规和标准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
王茂起刘秀梅王竹天
关键词:食品污染食源性疾病食源性致病菌食品添加剂
2005-2007年宝鸡市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监测与分析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了解宝鸡市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方法按照GB/T 4789—2003食品微生物检验标准方法检测。结果2005-2007年共对302份食品进行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监测,检出致病菌86株,检出率为28.5%,其中单增李斯特菌52株,检出率为17.2%,副溶血性弧菌24株,检出率为38.1%,沙门菌8株,检出率为2.6%,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H72株,检出率为0.7%。5类食品中鲜冻水产、生畜禽肉、速冻食品致病菌检出率较高,分别为55.6%、30.7%、25.0%%,熟肉制品、生食蔬菜中也有检出,分别为7.8%、7.3%。结论鲜冻水产、生畜禽肉、速冻食品是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的主要食品,存在食物中毒隐患,应引起足够重视。
党春霞高艳芹薛彩娥
关键词:大肠杆菌O157沙门菌属食品污染
2005年全国有机磷农药分析质量控制结果分析被引量:2
2007年
杨大进蒋定国方从容鲁杰
关键词:有机磷农药农药分析污染物监测有机氯农药残留国内食品食品污染物
福建省零售生食牡蛎中副溶血性弧菌的定量危险性评估被引量:40
2006年
为模拟生牡蛎消费引起副溶血性弧菌(VP)疾病的危险性,在福建省开展了定量微生物危险性评估。评估遵循广泛认可的危险性评估程序,涉及危害识别、危害特征描述、暴露评估和危险性特征描述。结合暴露评估模块的结果与贝塔-泊松剂量反应模型,推测由消费VP污染的生牡蛎导致疾病发生的危险性分别是6.9×10-7(冬)、1.7×10-5(春)、5.9×10-5(夏)、4.6×10-6(秋)。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零售期间牡蛎的未冷藏时间、零售带壳牡蛎体VP密度的对数值、冷却持续时间和气温等因素,与疾病发生的危险性显著相关。采取缩短零售期间牡蛎的未冷藏时间、快速冷却、微热处理和冷冻贮存等控制措施,能够明显降低疾病发生的人数。该研究为我国制定减少VP对公众健康影响的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陈艳刘秀梅
关键词:牡蛎副溶血性弧菌蒙特卡洛模拟
食源性沙门氏菌分离株自动化核糖体分型的研究被引量:9
2006年
目的:对我国食源性疾病监测网地区鸡肉中分离的沙门氏菌株进行核糖体分型研究。方法:采用自动化核糖体分型方法对2003年和2004年我国不同地区鸡肉中分离的134株沙门氏菌进行核糖体分型,运用BioN-umeric软件对分型结果进行聚类分析,并与常规血清学分型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自动化核糖体分型方法的分型能力相对血清学分型有一定优势,不同地区沙门氏菌分离株间的核糖体型既有一定的联系又呈现出一定的差异化;两年间同一地区分离株的核糖体型呈现出一定的延续性。结论:运用Riboprinter○R对我国134株沙门氏菌分离株进行核糖体分型研究,初步建立了食源性沙门氏菌分子分型数据库。
刘秀梅周正郭云昌
关键词:食源性沙门氏菌自动化数据库
2003年中国食源性疾病暴发的监测资料分析被引量:134
2006年
目的持续监测国家食源性疾病监测网覆盖地区人群食源性疾病发生状况。方法对2003年监测地区13个省上报食源性疾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03年共上报802起食源性疾病事件,涉及患者人数达17462人。微生物引起的食源性疾病事件和涉及人数最多,分别占总体的46·4%和60·4%,其中副溶血性弧菌(40·1%)是主要致病菌。化学物引起的食源性疾病事件和涉及人数分别占总体的24·1%和13·9%。结论应不断完善中国食源性疾病监测网络建设,作为监测食源性疾病的重要平台。
刘秀梅陈艳樊永祥王茂起
关键词:食源性疾病监测网
肠炎沙门菌多位点序列分型技术的研究
目的研究肠炎沙门菌菌株间的分子特征,建立了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多位点基因序列分型技术(MLST),并对食品中的肠炎沙门菌分离株进行分型研究。方法选择肠炎沙门菌的6个管家基因thrA、purE、sucA、aroC、h...
李燕俊计融王玉平江涛崔生辉刘秀梅
关键词:肠炎沙门菌管家基因
文献传递
李斯特菌的耐药性及耐药基因被引量:15
2004年
细菌耐药性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关注 ,李斯特菌也表现出向多重耐药发展的趋势。本文综述了李斯特菌属对几种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现状及相关耐药基因 ,并着重阐述了对人体致病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耐药状况。
李迎慧冉陆
关键词:李斯特菌耐药性耐药基因
2004年中国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监测资料分析被引量:50
2008年
目的分析国家食源性疾病监测网覆盖地区2004年食源性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国家食源性疾病监测网2004年食源性疾病报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4年,13个监测地区共上报612起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累计发病14980人,死亡48人。在病原清楚的事件中,微生物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数和患者数最多,分别占47.5%和71.0%;化学物引起的暴发事件数和患者数分别占30.3%和15.2%;动植物引起的暴发事件数和患者数分别占21.5%和13.4%。副溶血性弧菌是最主要的微生物性病原。结论微生物性食源性疾病仍是全国食源性疾病监测网发现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
陈艳刘秀梅樊永祥王茂起
关键词:疾病细菌农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