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508001)

作品数:15 被引量:203H指数:10
相关作者:高景峰陈冉妮苏凯彭永臻张倩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3篇污泥
  • 13篇好氧
  • 12篇颗粒污泥
  • 12篇好氧颗粒
  • 12篇好氧颗粒污泥
  • 5篇生活污水
  • 5篇污水
  • 4篇实际生活污水
  • 4篇脱氮
  • 4篇胞外多聚物
  • 4篇除磷
  • 3篇脱氮除磷
  • 3篇硝化
  • 3篇环境工程
  • 2篇荧光
  • 2篇原位
  • 2篇生物吸附
  • 2篇酸性
  • 2篇酸性红
  • 2篇酸性红B

机构

  • 15篇北京工业大学

作者

  • 15篇高景峰
  • 11篇苏凯
  • 11篇陈冉妮
  • 9篇彭永臻
  • 8篇张倩
  • 5篇郭建秋
  • 2篇王金惠
  • 1篇卫斌
  • 1篇毕环宇
  • 1篇王丽
  • 1篇吉元
  • 1篇张隐奇
  • 1篇王淑莹
  • 1篇周建强

传媒

  • 4篇环境科学
  • 3篇安全与环境学...
  • 2篇环境科学学报
  • 2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环境工程
  • 1篇环境化学
  • 1篇电子显微学报
  • 1篇应用基础与工...

年份

  • 1篇2011
  • 5篇2010
  • 2篇2009
  • 4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5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好氧颗粒污泥对酸性红B的生物吸附模型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考察了灭活好氧颗粒污泥吸附酸性红B的吸附等温线、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结果表明,Langmuir和Redlich-Peterson比Freudlich吸附等温线更符合试验数据,20 ℃C时Langmuir最大单分子层吸附量为123.46 mg/g。吸附动力学符合准2级动力学模型。灭活AGS内部扩散过程用Webber-Morris模型拟合,结果表明颗粒内部扩散过程是限速步骤,但边界层扩散和动力学阻力亦不能忽略。热力学分析表明,吸附过程是吸热且自发的过程。
高景峰陈冉妮苏凯张倩
关键词:环境工程学生物吸附好氧颗粒污泥酸性红B等温线热力学
好氧颗粒污泥同时脱氮除磷实时控制的研究被引量:15
2010年
为实现以厌氧/好氧方式处理生活污水常低温同时脱氮除磷好氧颗粒污泥(AGS)工艺的实时控制,研究了冬季低温条件下磷负荷变化对系统同时脱氮除磷的影响及DO、pH值和ORP的变化规律;并通过静态实验研究了同时脱氮除磷AGS中聚磷菌(PAO)的组成.结果表明,DO、pH值和ORP的特征点对应反硝化结束、厌氧放磷结束、吸磷结束以及硝化结束等阶段,可以作为AGS同时脱氮除磷的实时控制参数.同时脱氮除磷AGS中,以氧作为电子受体的PAO能够去除总磷酸盐的14.19%;以氧和NO3--N作为电子受体的PAO能够去除总磷酸盐的74.32%;以氧、NO3--N和NO2--N作为电子受体的PAO能够去除总磷酸盐的11.47%.在好氧条件下AGS可以实现同时硝化、反硝化、好氧吸磷和反硝化吸磷.
高景峰陈冉妮苏凯张倩彭永臻
关键词:好氧颗粒污泥同时脱氮除磷实时控制
同步脱氮除磷好氧颗粒污泥形成与反应机制的研究被引量:21
2010年
处理实际生活污水添加不同碳源的A(丙酸钠+乙酸钠)、B(葡萄糖)2个单级SBR中的好氧颗粒污泥(aerobic granularsludge,AGS)均能在常温(18~27℃)和低温(9~13℃)条件下稳定维持同步脱氮除磷的去除效果,利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多重荧光染色技术以及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技术对2个反应器中好氧颗粒污泥的菌群、细菌凋亡和胞外多聚物(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EPS)的分布以及颗粒污泥的微观形态等进行了研究.FISH结果表明,2个反应器的AGS中,氨氧化菌均位于AGS的最外层,约占总菌的12%,聚磷菌则均位于颗粒的内层,约占总菌的40%,2种颗粒对氮、磷的去除机制没有明显区别,受碳源影响较小.硝化是限速步骤,好氧条件下颗粒内部反硝化除磷的存在加速了吸磷的进行.细菌凋亡荧光染色结果表明,A、B中AGS的活细菌多位于外层,而死细菌均匀分布.EPS多重荧光染色结果表明,2种AGS中的蛋白质和脂类均分布均匀,不受碳源的影响,但蛋白质数量较多,脂类较少;而多糖(α吡喃葡萄糖、α甘露糖和β-D-吡喃葡萄糖)在不同反应器的AGS中呈现出不同的分布规律,表明其分布及含量与外加碳源有着密切的关系,多糖与AGS的形成、稳定维持具有直接的联系.SEM显示B中球菌较多,而A中以杆菌为主,该结果表明不同的碳源会对好氧颗粒污泥的菌种产生影响,并且与最终的去除效果相关,以丙酸钠+乙酸钠为外加碳源更容易维持稳定的同步脱氮除磷去除效果.
高景峰陈冉妮苏凯张倩彭永臻
关键词:好氧颗粒污泥同步脱氮除磷荧光原位杂交胞外多聚物
间歇式除磷好氧颗粒污泥反应器的快速启动被引量:11
2008年
以厌氧/好氧方式运行SBR反应器处理实际生活污水,考察沉淀时间对培养具有除磷功能的好氧颗粒污泥(aerobic granular sludge,AGS)的影响。在沉淀时间降低为6min时,出现了AGS;在沉淀时间降低为4min的第6天,AGS培养成熟,肉眼可见。从降低沉淀时间到AGS培养成熟共耗时28d。AGS培养及稳定运行阶段,出水磷含量平均在0.92mg/L左右,最低为0mg/L,最高为3.34mg/L。具有除磷功能的AGS成熟时,其周围有大量的浮游累枝虫。AGS粒径范围为0.0-0.3mm、0.3-0.6mm及〉0.6mm的质量分数分别为44.88%,51.61%及3.51%,AGS与絮状污泥共存。与具有短程硝化功能的AGS相比,周期性的厌氧,好氧更有利于AGS的稳定维持,具有除磷功能的AGS远比具有短程硝化功能的AGS密实。试验结果表明在沉淀时间选择压的作用下,具有除磷功能的AGS形成的过程可分为3阶段:筛选-聚集-成熟。
高景峰郭建秋毕环宇陈冉妮苏凯
关键词:除磷好氧颗粒污泥实际生活污水
不同储存方法对好氧颗粒污泥恢复的影响被引量:10
2011年
为考察不同温度、不同冷冻保护剂对好氧颗粒污泥(aerobic granularsludge,AGS)储存的影响,试验采用SBR反应器培养AGS,在AGS成熟阶段将其利用不同方法储存:R1(室温,蒸馏水)、R2(4℃,蒸馏水)、R3(4℃,10%(V/V)海藻糖溶液)、R4(-20℃,10%(V/V)海藻糖溶液)、R5(4℃,10%(V/V)蔗糖溶液)、R6(-20℃,10%(V/V)蔗糖溶液).储存5周后,利用方法R1、R2、R3、R5保存的AGS由浅黄色变为褐色,并维持原有形态;按照方法R4、R6保存的AGS出现了少量破碎,颜色保持淡黄色.将这6种方法保存的AGS进行活性恢复,13个周期后用各种方法储存的AGS对COD去除率均达到85%以上;SOUR在AGS恢复过程中均呈上升趋势,各种方法储存的AGS的EPS在储存后都有所增加;AGS恢复后,EPS又基本恢复到储存前的水平.本试验表明:AGS具有较强的应对外界不良条件的能力,并且能在恢复后维持颗粒形态和活性,其中用4℃、蒸馏水储存AGS的效果最好;冷冻保护剂对AGS的储存没有起到明显的作用,这是由于AGS的结构和传质特点所致.
高景峰苏凯陈冉妮张倩彭永臻
关键词:好氧颗粒污泥温度保护剂胞外多聚物
有机碳源对低碳氮比生活污水好氧脱氮的影响被引量:35
2005年
利用间歇式生物膜反应器研究了有机碳源对低碳氮比(COD/TN在3左右)实际生活污水好氧脱氮的影响。处理实际生活污水的实验结果表明,在好氧条件下总氮平均去除率为80%。投加葡萄糖进行5个碳氮比的对比实验,随着COD/TN的升高,好氧总氮去除率由67%(COD/TN=1.63)逐渐上升至93.6%(COD/TN=8.43);但是当COD/TN超过8.43后,总氮去除率提高的并不明显(当COD/TN为8.89时,总氮去除率为96.8%)。最后进行了不含有机碳源的实验,其好氧总氮平均去除率为24%。综合分析表明,同时硝化反硝化和好氧脱氨共同导致了SBBR处理低碳氮比生活污水的好氧脱氮。此外,在所有实验过程中,好氧脱氮终点在DO和pH的变化曲线上有相应的跃升点。利用该特征点可以实时控制好氧脱氮的反应时间,并有利于实现短程好氧脱氮。
高景峰彭永臻王淑莹
关键词:环境工程低碳氮比实际生活污水好氧脱氮同时硝化反硝化
连续进水对好氧颗粒污泥稳定维持的影响被引量:8
2010年
为了考察连续进水对好氧颗粒污泥稳定维持的影响,在SBR反应器中接种成熟的好氧颗粒污泥,采用连续进水、间歇出水的方式运行.在反应器运行过程中,部分好氧颗粒污泥解体,完整存在的好氧颗粒污泥表面附着生长树枝状污泥和少量丝状菌.SVI在最初的13d内逐步上升,随后趋于稳定.同时,考察了好氧颗粒污泥在连续进水运行过程中EPS含量的变化以及EPS的空间分布变化:胞外多糖的含量在运行过程中呈下降趋势;胞外蛋白的含量整体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反应器运行15d后,胞外蛋白和胞外多糖的含量趋于稳定.连续进水运行30d后,EPS空间分布最大变化是β-D吡喃葡萄糖,它大量聚集在颗粒的表层及颗粒中伸出的树枝状污泥及丝状菌的表层.本研究表明,连续进水的运行方式不利于好氧颗粒污泥的稳定维持,底物浓度梯度为好氧颗粒污泥稳定维持的重要因素之一;EPS的分泌量以及空间分布对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及其稳定维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高景峰苏凯陈冉妮张倩王金惠彭永臻
关键词:好氧颗粒污泥连续进水胞外多聚物
好氧颗粒污泥生物吸附酸性红B的试验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为了考察灭活好氧颗粒污泥(Aerobic Granular Sludge,AGS)生物吸附偶氮染料酸性红B(Acid Red B,ARB)的能力,对初始pH值、吸附剂用量、ARB初始浓度以及NaCl浓度等条件对生物吸附的影响进行了批式试验。结果表明,初始pH值是影响ARB生物吸附的最重要因素,最佳pH值为2.0。平衡吸附量随ARB初始浓度的增加而增加,随吸附剂浓度和NaCl浓度的增加而减少。通过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得出AGS上的化学官能团(如胺基、羧基和羟基等)是吸附酸性红B的活性位置。研究表明,灭活AGS可以作为一种低成本的生物吸附剂来去除偶氮染料ARB及类似染料。
高景峰陈冉妮苏凯张倩
关键词:环境工程学生物吸附好氧颗粒污泥酸性红BPH值
处理实际生活污水短程硝化好氧颗粒污泥的快速培养被引量:30
2007年
以普通序批反应器(Sequencing Batch Reactor,SBR)和气提式序批反应器(Sequencing Batch Airlift Reactor,SBAR)处理低COD/TN的实际生活污水,考察了不同沉淀时间以及反应器类型对快速培养短程硝化好氧颗粒污泥(Aerobic Granular Sludge,AGS)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沉淀时间为15min时,SBR和SBAR系统中均为全程硝化,当将沉淀时间分别改为5min、8min后的第17d和第16d时,两个反应器中均形成AGS,并且AGS与絮状污泥共存;此时两系统均由全程硝化转化为短程硝化,出水NO2-/(NO2-+NO3-)平均值分别长期维持在98.7%和85.6%左右.本试验中以沉淀时间作为选择压,快速启动了具有短程硝化功能的序批式AGS反应器.由于AGS固有结构对氧传质的限制,使亚硝酸氮氧化受阻即抑制了亚硝酸氮氧化细菌的活性,从而产生了亚硝酸氮积累现象.DO是造成本研究中出现短程硝化的主要原因,而pH值、游离氨、温度、污泥龄等因素都不是导致短程硝化的关键因素.污泥颗粒化后,两个系统中NH4+-N降解速率分别提高了2.6倍和2.4倍.
高景峰周建强彭永臻
关键词:短程硝化好氧颗粒污泥实际生活污水
好氧颗粒污泥同步脱氮除磷的常温启动和低温维持被引量:8
2009年
为了考察好氧颗粒污泥(aerobic granular sludge,AGS)同步脱氮除磷(simultaneous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removal,SNPR)能力,以及在低温条件下的适应情况,采用2个SBR反应器(命名为A、B)以厌氧/好氧方式处理实际生活污水,历时254 d.反应器以沉淀时间为选择压,均在20 d内培养获得AGS,在第42 d加入不同附加碳源(分别为丙酸钠+乙酸钠和葡萄糖),调节COD∶N∶P的比例约为360∶60∶6,2个反应器均获得了夏秋季4个月长期稳定的SNPR效果,A的出水NH4+-N、TIN和PO43--P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8.42%、74.25%和94.79%,B的出水NH4+-N、TIN和PO43--P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9.45%、75.96%和95.60%;在低温的影响下,2个反应器分别经35 d4、9 d逐渐恢复了稳定的SNPR效果,之后A的出水NH4+-N、TIN和PO43--P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6.33%、79.49%和99.68%,B的出水NH4+-N、TIN和PO43--P平均去除率则分别为93.85%、76.44%和98.44%.AGS好氧吸磷和反硝化除磷的同时进行使得除磷优先完成;硝化作用决定着SNPR的反应速度和最终效果;温度过低使得AGS内缺氧区减小,同时胞内PHAs的不足,共同制约反硝化的进行,影响SNPR的效果.
陈冉妮高景峰郭建秋苏凯张倩
关键词:好氧颗粒污泥生活污水同步脱氮除磷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