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470609)

作品数:5 被引量:8H指数:2
相关作者:张微微朱光明李娟陈冰璞周小英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军区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动脉
  • 2篇蛋白
  • 2篇动脉硬化
  • 2篇血管
  • 2篇血管平滑肌
  • 2篇平滑肌
  • 2篇细胞
  • 2篇细丝
  • 2篇细丝蛋白
  • 2篇小动脉
  • 2篇小动脉硬化
  • 2篇脑梗
  • 2篇脑内
  • 2篇节段
  • 2篇肌细胞
  • 2篇不同节段
  • 1篇动脉血
  • 1篇动脉血管
  • 1篇动脉血管平滑...
  • 1篇毒性

机构

  • 5篇北京军区总医...

作者

  • 5篇张微微
  • 4篇朱光明
  • 2篇李娟
  • 1篇周小英
  • 1篇陈冰璞
  • 1篇魏亚洲

传媒

  • 2篇北京医学
  • 2篇中华老年心脑...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年份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RNA干扰技术建立细丝蛋白表达下调的血管平滑肌细胞模型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利用RNA干扰(RNAi)技术使细丝蛋白(FLN)mRNA表达降低,抑制FLN在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中的生成。方法采用RNAi技术建立FLN表达下调VSMC模型,设计3条可诱发FLN mRNA表达基因沉默的小分子RNA(SiRNA)片段,根据构建质粒载体并转染VSMC的不同,建立7-1、7-2、7-3组和正常对照组、空白载体组5组转染细胞模型,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物的表达并鉴定转染效率,荧光定量PCR鉴定FLN mRNA抑制效果。Western blot检测FLN蛋白的表达。结果设计的3条SiRNA均可有效抑制FLN mRNA的表达。其中7-1和7-2组抑制效果最明显,可达60%以上。3组FLN/肌动蛋白(actin)的比值与正常对照组或空白载体组相比较均明显下降。结论利用RNAi抑制FLN在VSMC中的生成,有可能减少病理状态下收缩表型VSMC向合成表型转化。有可能达到从基因水平上预防或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朱光明张微微陈冰璞李娟
关键词:肌细胞平滑肌RNA干扰
脑梗死患者脑内不同节段小动脉硬化程度差异的相关性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探讨脑梗死后不同部位及不同外径脑小动脉硬化程度的差异。方弦通过回顾性观察38例脑梗死(脑梗死组)及15例对照病例(对照组)脑小动脉的病理变化。两组按小动脉管径大小叉分为〈50μm、50-100μm及〉100μm。采用完全随机分组设计对不同外径小动脉硬化指数进行定量分析。结景脑梗死组外径〈50μm的小动脉硬化指数为138.55±76.67,明显高于其他直径(P〈0.01),外径〉100μm间的小动脉硬化指数为78.07±32.06,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174,F=38.795)。脑梗死组白质中〈50μm的小动脉硬化指数为152.86±87.83,明显高于灰质的127.97±64,76(P〈0.05,F=13.457)。结论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患者小动脉外径越小,硬化程度较高;白质小动脉更易受累。
朱光明张微微李娟
关键词:动脉硬化小动脉
脑内不同节段小动脉硬化程度差异与脑梗死的相关性(英文)
2005年
背景:外径<300μm的阻力小动脉结构与功能改变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病理基础之一,然而针对不同脑区及不同外径小动脉的定量研究较少。目的:探讨脑梗死后不同部位及不同外径脑小动脉硬化程度的差异。设计:抽样调查。单位:解放军北京军区总医院神经内科。材料:实验标本均取自1980-01/2000-09解放军北京军区总医院自愿捐献的尸体解剖病例,根据临床表现、脑CT检查和尸体解剖病理检查诊断,选取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死亡病例38例。非心脑血管性疾病死亡病例15例为对照组。方法:标本均在死后1~3d内取材,选取额、顶叶皮质及底节区白质组织(3块/例),制备切片。每张切片选取5个不同视野,按小动脉外径大小分为<50μm组,50~100μm组及>100μm组。用(外径-内径)/内径,计算血管硬化程度。主要观察指标:①脑梗死组与对照组不同外径小动脉硬化程度。②脑梗死组不同脑区小动脉硬化程度。结果:参加实验的38例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死亡病例和15例非心脑血管性疾病死亡病例标本均进入结果分析。①脑梗死组外径<50μm的小动脉硬化指数值明显高于50~100μm组和>100μm组[(138.55±76.67)%,(116.82±58.80)%,(78.07±32.06)%,P<0.01],外径>100μm的小动脉硬化指数值与对照组较接近[(78.07±32.06)%,(46.38±13.41)%,P=0.174]。②脑梗死组白质中<50μm的小动脉硬化指数值明显高于灰质[(152.86±87.83)%,(127.97±64.76)%,P<0.05]。结论:动脉硬化后脑梗死患者小动脉硬化程度与其外径及位置相关,外径小或位于白质的小动脉硬化程度高。
朱光明张微微魏亚洲
关键词:脑梗塞脑动脉硬化尸体解剖
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元中细丝蛋白表达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观察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MCAO/R)大鼠模型神经元中细丝蛋白(filamin,FLN)表达的变化情况,结合其超微结构改变,了解脑血管病变后神经元结构功能变化与FLN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制备MCAO/R大鼠模型,依照再灌注时间的不同分为2h、6h、12h、24h、3d及7d共6组,正常大鼠做对照组。按时相点取材,草酸蛳焦锑酸钾电镜观察,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染色并进行图像分析。结果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他各组神经元中均有阳性反应,12h、24h、3d组神经元中FLN表达较多,以3d时最明显。阳性神经元细胞集中在缺血半球皮质区。神经元中FLN阳性部位为胞浆的核周边部,表达均匀一致。胶质细胞中未见表达。结论再灌注损伤可引起神经元中细丝蛋白免疫阳性的表达,并与损伤时间的变化及神经元形态学改变有一定相关性,提示此现象可能与神经元的再生、修复及移行有关,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
朱光明张微微郭锦秀
关键词:局灶性脑缺血神经元细丝蛋白
Aβ_(25~35)对培养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的毒性研究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探讨β-淀粉样蛋白25~35(amyloid-beta protein25~35,Aβ25~35)对体外培养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的毒性作用。方法实验分对照组(生理盐水组)和Aβ25~35组(浓度分别为10、20、50、100μmol/L),分别培养1、3、10d,光镜下观察VSMC形态学改变;MTT法检测细胞活力;检测乳酸脱氢酶(LDH)活力。结果VSMC在浓度为20μmol/L的Aβ25~35孵育3d后即出现退行性改变,细胞存活率下降,LDH活力增高,其程度均呈Aβ25~35浓度、孵育时间依赖性。结论Aβ25~35可致VSMC形态学改变、存活率降低、LDH活力增高,有细胞毒性作用。
周小英张微微
关键词:血管平滑肌细胞存活率乳酸脱氢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