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890132)

作品数:3 被引量:26H指数:3
相关作者:冯雄汉谭文峰刘凡孙世发王小明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解吸
  • 2篇
  • 1篇氧化铝
  • 1篇氧化物
  • 1篇有机磷
  • 1篇针铁矿
  • 1篇铁矿
  • 1篇珠状巨孢囊霉
  • 1篇子结构
  • 1篇孢囊
  • 1篇吸附-解吸
  • 1篇结晶度
  • 1篇分子
  • 1篇分子结构
  • 1篇VA菌根
  • 1篇VA菌根真菌
  • 1篇
  • 1篇赤铁矿

机构

  • 2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作者

  • 2篇刘凡
  • 2篇谭文峰
  • 2篇冯雄汉
  • 1篇廖红
  • 1篇张延一
  • 1篇严玉鹏
  • 1篇赵静
  • 1篇刘名茗
  • 1篇李欣欣
  • 1篇胡红青
  • 1篇王小明
  • 1篇柳飞
  • 1篇孙世发

传媒

  • 1篇地球化学
  • 1篇环境科学
  • 1篇植物生理学报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铁(氢)氧化物悬液中磷酸盐的吸附-解吸特性研究被引量:12
2012年
铁(氢)氧化物对P的吸持和释放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P的生物有效性和水体富营养化。以两种环境中常见晶质铁氧化物(针铁矿和赤铁矿)为对照,采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热重分析(TGA)和孔径分析以及动力学和吸附-解吸热力学平衡等技术方法,研究了弱晶质水铁矿对P吸附-解吸特性,并探讨了相关机制。实验表明,三种矿物对P的吸附分为起始的快速反应和随后的慢速反应,它们均符合准一级动力学过程,反应中OH–释放明显滞后于P吸附,P吸附经历了从外圈到内圈配位、单齿到多齿配位过渡的过程;与晶质氧化铁比,水铁矿吸附容量和OH–释放量更大、慢速吸附反应更快、存在缓慢扩散反应阶段,吸附容量依次是:水铁矿(4.36μmol/m2)>>针铁矿(2.62μmol/m2)>赤铁矿(2.28μmol/m2);针铁矿和赤铁矿吸附P符合L(Langmuir)模型,而水铁矿更符合F(Freundlich)模型。中性盐介质(KCl)中在最大吸附量时P的解吸率依次为:水铁矿(8.5%)<针铁矿(10%)<赤铁矿(12.5%);柠檬酸通过配体解吸和诱导溶解两种机制促进P的解吸,最大吸附量时解吸率依次是:针铁矿(25%)<水铁矿(32%)<赤铁矿(50%)。
王小明孙世发刘凡谭文峰胡红青冯雄汉
关键词:针铁矿赤铁矿
不同结构有机磷在(氢)氧化铝表面的吸附与解吸特征被引量:9
2013年
研究了4种不同分子结构的有机磷[甘油磷酸(GP)、葡萄糖六磷酸(G6P)、三磷酸腺苷(ATP)和肌-肌醇六磷酸(植酸,IHP)]在无定形Al(OH)3、勃姆石和α—Al2O3等3种(氢)氧化铝表面的吸附解吸特征,并探讨了相关机制.结果表明,单位质量(氢)氧化铝对有机磷最大吸附量顺序为:无定形Al(OH),〉勃姆石〉α-Al2O3,这与矿物的结晶度和表面异质性有关.除IHP在无定形Al(OH),上的吸附外,有机磷在(氢)氧化铝表面的吸附密度随相对分子质量增大而减小:GP〉G6P〉ATP〉IHP.而无定形Al(OH),对最大分子尺寸的IHP吸附量却远大于其他有机磷,这是由于IHP表面络合物转化成了表面沉淀,大大促进了吸附.吸附动力学表明,有机磷吸附起始经历快速吸附阶段,极短时间内达到一定的吸附量,随后是一个较长时间的慢吸附过程,无定形Al(OH),对有机磷的起始快速吸附密度最大,不同有机磷在铝氧化物表面的起始快速吸附密度与相对分子质量呈反比.KCI和柠檬酸对有机磷的解吸能力取决于磷化合物和勃姆石的表面亲和力.KCl初始解吸率大小顺序是:G6P(10.53%)〉GP(6.91%)〉ATP(3.06%)〉IHP(0.8%).柠檬酸对有机磷的最大解吸率是KCl的4~5倍.KCl对磷的解吸过程经历了几个小时的快速解吸后达到最大解吸率,随后是慢速的扩散再吸附,解吸率反而逐渐下降.对IHP,除扩散再吸附外,表面沉淀也促进了再吸附.因此,有机磷与(氢)氧化铝界面发生较强的专性吸附反应,其分子结构和尺寸以及矿物的结晶度和晶体结构等是影响有机磷的界面反应和环境行为的重要因素.
柳飞张延一严玉鹏刘凡谭文峰刘名茗冯雄汉
关键词:有机磷解吸分子结构结晶度
大豆毛状根-VA菌根真菌双重培养体系的建立被引量:5
2011年
以大豆毛状根为宿主,接种VA菌根真菌珠状巨孢囊霉(Gigaspora margarita),经过3.5个月的双重培养,观察到VA菌根真菌珠状巨孢囊霉对大豆毛状根的侵染,辅助细胞形成,并获得VA菌根真菌成熟孢子,在无菌条件下建立了大豆毛状根-VA菌根真菌双重培养体系,为研究菌根真菌侵染大豆根部形成共生体系及相关分子机制提供了一种有效的研究方法。
李欣欣赵静廖红
关键词:VA菌根真菌珠状巨孢囊霉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