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2009B030801234)

作品数:4 被引量:15H指数:2
相关作者:席兴华程芳聂爱芹雷璐贇席蕾更多>>
相关机构:深圳市人民医院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中山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单纯疱疹
  • 4篇单纯疱疹病毒
  • 4篇单纯疱疹病毒...
  • 4篇单纯疱疹病毒...
  • 4篇毒性
  • 4篇疱疹
  • 4篇膜炎
  • 4篇角膜
  • 4篇角膜炎
  • 4篇病毒性
  • 4篇病毒性角膜炎
  • 2篇小鼠
  • 1篇单疱病毒
  • 1篇单疱病毒角膜...
  • 1篇动物
  • 1篇动物模型
  • 1篇玉屏风
  • 1篇玉屏风散
  • 1篇生理学
  • 1篇受体

机构

  • 3篇深圳市人民医...
  • 2篇暨南大学第二...
  • 1篇暨南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作者

  • 3篇席兴华
  • 2篇程芳
  • 2篇聂爱芹
  • 1篇席蕾
  • 1篇雷璐贇

传媒

  • 1篇医学综述
  • 1篇眼科新进展
  • 1篇国际眼科杂志
  • 1篇国际眼科纵览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Toll样受体在角膜上的表达及在单疱病毒角膜炎中的作用被引量:2
2012年
Toll样受体(TLR)是新近发现的一类具有高度保守性的蛋白家族受体,它能识别各种病原体及内生配体,并对其作出应答,从而引起一系列炎性反应并开始固有免疫及适应性免疫反应。至今在人类角膜细胞中已发现10种功能性TLR,分别识别细菌、病毒、真菌等致病微生物的病原相关分子结构,并经过下游信号转导通路启动先天免疫。单纯疱疹病毒Ⅰ型感染中Toll样受体的发现为深入研究其发病机制及临床治疗开辟了更为广阔的前景。
程芳席兴华
关键词: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TOLL样受体角膜
单纯疱疹病毒侵入受体在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被引量:1
2011年
单纯疱疹病毒侵入受体(疱疹病毒侵入介质、连接素-1、连接素-2、3-O-硫酸化的硫酸乙酰肝素等)是单纯疱疹病毒(HSV)侵入细胞及在细胞间扩散所必需的物质。不同的受体对HSV在组织的感染和扩散中具有不同的作用。疱疹病毒侵入介质可介导HSV进入小梁网细胞、结膜上皮细胞和角膜成纤维细胞,连接素则介导HSV侵入神经组织和细胞。本文综述近年来HSV侵人受体在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发病过程中的作用等相关研究,为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聂爱芹席兴华
玉屏风散对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模型小鼠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1
2013年
目的观察中药玉屏风散对不同感染时期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herpes simplex keratitis,HSK)小鼠模型细胞免疫水平的影响,探讨其抗HSK复发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不同感染时期模型小鼠脾脏+、+、+淋巴细胞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血清γ-IFN、IL-2、IL-4及IL-10水平改变。观察并比较玉屏风散对不同感染时期HSK小鼠模型CD3+、CD4+、CD8+T淋巴细胞和血清γ-IFN、IL-2、IL-4及IL-10水平改变的影响。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HSK潜伏期(PI28d)和复发期(UVB3d)模型小鼠CD3+、CD4+T淋巴细胞表达明显降低,CD8+T淋巴细胞表达明显升高;外周血Th1型细胞因子IL-2、γ-IFN水平显著降低,Th2型细胞因子IL-4、IL-10水平显著增高。CD4+T淋巴细胞表达的降低与IL-2、γ-IFN水平的降低呈显著正相关。在同一感染期内,玉屏风散治疗组、玉屏风散+阿昔洛韦治疗组治疗末期与治疗开始时比较,HSK模型小鼠体内CD3+、CD4+、CD8+T淋巴细胞表达水平和外周血Th1型细胞因子IL-2、γ-IFN,Th2型细胞因子IL-4、IL-10表达水平均有明显改善,并显著优于单纯阿昔洛韦治疗组及空白对照组。结论玉屏风散具有提高HSK潜伏期和复发期模型小鼠体内CD3+、CD4+T淋巴细胞表达,降低CD8+T淋巴细胞表达,改善CD4+/CD8+比值水平,调节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
聂爱芹席兴华程芳雷璐贇王虹
关键词: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玉屏风散T淋巴细胞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小鼠模型的建立及鉴定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建立不同感染时期HSK小鼠动物模型,为HSK的深入研究建立基础。方法:Balb/c小鼠125只麻醉后在显微镜下用刀片背面尖端于角膜"#"字划痕,其中100只小鼠接种HSV-Ⅰ病毒,另25只小鼠不接种病毒作为正常对照组。术后每天用10g/L荧光素钠染色后裂隙灯显微镜下观察角膜病变发生情况,并取角膜表面泪液进行HEK293T细胞检测以确定裂隙灯显微镜下有无病毒复制。对潜伏感染期小鼠模型采用紫外线B光照射以诱导HSK复发。结果:接种HSV-Ⅰ病毒的小鼠模型眼于接种后3d内全部出现急性上皮性角膜炎表现。经阿昔洛韦滴眼液治疗1wk后角膜炎症消失,但角膜和三叉神经节中PCR检测病毒仍为阳性。潜伏感染期小鼠模型经紫外线B光照射后也都在1wk内复发,并表现为以基质型角膜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角膜病变。结论:采用角膜划痕法对Balb/c小鼠接种HSV-Ⅰ病毒和紫外线B光照射可以成功地制作出原发感染期、潜伏感染期和复发感染期等不同感染时期的HSK模型,而且操作相对简单、方便易行。
聂爱芹席蕾席兴华雷璐贇程芳
关键词: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动物模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