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12521598)

作品数:6 被引量:17H指数:3
相关作者:刘晓兰郑喜群邓永平艾瑞波何宁更多>>
相关机构:齐齐哈尔大学齐齐哈尔市环境监测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农业科学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化学工程
  • 1篇生物学
  • 1篇电气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篇溶酶
  • 5篇纤溶
  • 5篇纤溶酶
  • 3篇纯化
  • 1篇蛋白
  • 1篇蛋白质
  • 1篇蛋白质分离
  • 1篇动力学
  • 1篇动力学研究
  • 1篇液体发酵
  • 1篇抑菌
  • 1篇溶栓
  • 1篇溶栓作用
  • 1篇色谱
  • 1篇深层发酵
  • 1篇生理生化
  • 1篇生理生化特征
  • 1篇生物发酵
  • 1篇生物发酵法
  • 1篇体外

机构

  • 6篇齐齐哈尔大学
  • 1篇齐齐哈尔市环...

作者

  • 6篇刘晓兰
  • 4篇郑喜群
  • 3篇艾瑞波
  • 3篇邓永平
  • 2篇蔡尤佳
  • 2篇何宁
  • 1篇王晓杰
  • 1篇李琰
  • 1篇陈丽
  • 1篇韩杨
  • 1篇袁欣

传媒

  • 1篇饲料研究
  • 1篇食品工业科技
  • 1篇食品与机械
  • 1篇食品研究与开...
  • 1篇齐齐哈尔大学...
  • 1篇农产品加工(...

年份

  • 1篇2015
  • 3篇2013
  • 2篇201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离子交换色谱在蛋白质分离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3年
离子交换色谱法是生物工业下游技术领域常用的分离纯化目的产物的手段。从色谱填料、色谱柱的选择和样品处理等方面对离子交换色谱在蛋白质分离纯化中的分离策略进行总结,并列举成功的分离案例。
刘晓兰陈丽邓永平郑喜群艾瑞波任凭
关键词:离子交换色谱蛋白质分离纯化
响应面法优化嗜酸放线菌701产纤溶酶液体发酵培养条件被引量:3
2013年
以嗜酸放线菌701产纤溶酶活力为指标,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放线菌产纤溶酶的液体发酵培养基组分及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研究。通过单因子试验确定最优碳源为葡萄糖、氮源为牛肉膏、金属离子为CaCO3、NaCl,最适小米粉浓度1%、装液量30 mL/250 mL;通过Plackett-Burman设计试验对影响产酶活性的8个相关因子进行评价并筛选出具有显著效应的4个因子:pH、牛肉膏、接种量和装液量;最后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分析法确定了四个因子的最佳水平分别为pH 5.32、牛肉膏1.13%、接种量7.1%、装液量20 mL/250 mL,响应面优化后放线菌产纤溶酶活力可达228.17 mm2/10μL,较优化前提高41.02%。
蔡尤佳刘晓兰郑喜群
关键词:纤溶酶液体发酵响应面优化
一株产纤溶酶放线菌YY21的生理生化特征和抑菌活性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研究一株产胞外纤溶酶的中度嗜酸放线菌YY21,该菌株在GYM和PDA培养基上可以产生基内菌丝和气生菌丝,气生菌丝分化成波曲状孢子丝,孢子呈球形;菌株适宜的生长pH范围为3~7,可以向细胞外分泌蛋白酶、淀粉酶,可以分解含硫氨基酸产生硫化氢,不能产生胞外纤维素酶;能够利用葡萄糖和棉子糖作为碳源;液体培养3d后培养液对大肠杆菌有较显著的抑菌效果,抑菌圈直径达到了36.2mm,培养液中含纤溶酶,在血纤维蛋白平板上溶圈面积可达99.37mm2。
邓永平刘晓兰韩杨郑喜群艾瑞波
关键词:放线菌纤溶酶抑菌生理生化特征
微生物发酵法生产纤溶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13年
血栓类疾病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和健康,溶栓疗法是目前治疗该类疾病安全有效的手段,传统的溶栓药物疗效显著,但是还存在一定缺陷。目前,利用微生物发酵产生的纤溶酶制备溶栓药物已经成为研究热点。文章对不同微生物来源的纤溶酶的发酵、分离纯化及性质等方面的资料进行总结,并对纤溶酶研发领域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
艾瑞波刘晓兰邓永平李琰何宁王晓杰袁欣
关键词:微生物发酵纤溶酶纯化
嗜酸放线菌701深层发酵产纤溶酶动力学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以嗜酸放线菌701为菌株,在摇瓶培养条件下,研究嗜酸放线菌701产纤溶酶发酵过程中菌丝体生物量、纤溶酶生成量及残糖含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采用Logistic和Luedekin_Piret方程,得到嗜酸放线菌701产纤溶酶的分批发酵动力学模型及模型参数,将实验数据与所得动力学模型进行验证比较,结果表明模型值与实验数据拟合性良好,模型基本可以反映嗜酸放线菌701分批发酵产纤溶酶的发酵动力学特征。
蔡尤佳刘晓兰郑喜群柏久明
关键词:深层发酵动力学
脉孢霉纤溶酶体外抗凝与溶栓作用初步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使用实验室制备的脉孢霉纤溶酶组分Ⅱ和组分Ⅲ冻干粉(均达到电泳纯),进行体外血凝块溶解试验、抗凝血实验和对小鼠一般行为的影响和毒理性试验,对不同组分的溶栓、抗凝及毒理效果进行初步研究。体外抗凝试验表明,脉孢霉纤溶酶粗酶液、组分Ⅱ、组分Ⅱ+Ⅲ具有明显的抗凝血作用,其抗凝血效果明显优于尿激酶。体外溶栓试验表明,脉孢霉粗酶液和各组分对血栓的溶解率均高于80%,明显优于对照组;脉孢霉纤溶酶粗酶液、组分Ⅱ、组分Ⅲ和组分Ⅱ+Ⅲ组溶解血栓后的液体中的红细胞分散程度较好,形态完整,尿激酶组血细胞凝集成块状,说明脉孢霉纤溶酶对细胞的损伤小,可以维持细胞的完整形态和功能,其血栓溶解效果要优于尿激酶。小鼠皮下注射试验显示脉孢霉纤溶酶无出血活性。急性毒理试验显示脉孢霉纤溶酶无明显的急性毒性,对小鼠的一般行为和协调运动无影响。
何宁刘晓兰
关键词:纤溶酶酶学性质纯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