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779066)

作品数:10 被引量:132H指数:7
相关作者:冯绍元霍再林蒋静高光耀郑燕燕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大学扬州大学河北工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农业科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天文地球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8篇土壤
  • 5篇土壤水
  • 3篇地下水
  • 2篇冬小麦
  • 2篇盐分
  • 2篇玉米
  • 2篇入渗
  • 2篇水分
  • 2篇水盐
  • 2篇土壤水分
  • 2篇土壤水盐
  • 2篇土壤水盐分布
  • 2篇农田
  • 2篇小麦
  • 2篇半解析解
  • 2篇LAPLAC...
  • 2篇春玉
  • 2篇春玉米
  • 1篇地下水动态
  • 1篇地下水流

机构

  • 11篇中国农业大学
  • 2篇扬州大学
  • 1篇得克萨斯农工...
  • 1篇河北工程大学

作者

  • 11篇冯绍元
  • 9篇霍再林
  • 3篇高光耀
  • 3篇蒋静
  • 2篇黄冠华
  • 2篇郑燕燕
  • 1篇陆红娜
  • 1篇张自军
  • 1篇孙振华
  • 1篇康绍忠
  • 1篇唐泽军
  • 1篇詹红兵
  • 1篇王雅慧
  • 1篇孙春燕
  • 1篇王永胜
  • 1篇武敏

传媒

  • 3篇水利学报
  • 3篇灌溉排水学报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水动力学研究...

年份

  • 6篇2010
  • 4篇2009
  • 1篇2008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冬小麦生长条件下土壤水与地下水转化试验研究被引量:7
2010年
基于不同地下水埋深土壤水与地下水转化田间试验,探讨冬小麦生长条件下不同地下水埋深对土壤水与地下水转化的影响机理。试验结果表明,地下水埋深为1.5 m,在冬小麦需水高峰期,地下水为冬小麦生长提供的水资源量占耗水量的30%以上;随着地下水埋深增大,地下水对冬小麦需水的动态调节作用减弱;当地下水埋深为3.5 m,地下水已基本失去对冬小麦需水的动态调节能力。
冯绍元郑燕燕霍再林王雅慧
关键词:冬小麦土壤含水率地下水埋深
沟灌条件下层状土壤入渗与排水实验研究被引量:6
2009年
利用室内土槽对沟灌条件下层状土壤的入渗与排水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土壤的分层性状及分层土壤的分布形状对土壤水分的入渗和排水都产生一定的影响。土壤层间界面对土壤水分湿润锋的传播产生一定的阻碍作用;由于土槽中分层土壤的水平分布不同,相对于南侧,北侧由于土壤较密实,测压管水头变化慢、入渗慢,持水能力较大,排水强度也较小。实验条件下,北侧稳定排水强度为0.021 L/min,南侧稳定排水强度为0.030 L/min。
郑燕燕冯绍元霍再林
关键词:沟灌层状土壤
考虑弥散尺度效应的溶质径向运移动力学模型及半解析解被引量:9
2009年
将弥散度概化为径向距离的线性函数,并考虑溶质的动态吸附和一阶降解,建立了考虑弥散尺度效应的注水井附近反应性溶质径向运移动力学模型(SDM,Scale-dependent Dispersion Model),采用Laplace变换和deHoog数值反演方法对模型求解,并与弥散度为常数的溶质径向运移模型(CDM,Constant Dispersion Model)进行对比,分析弥散尺度效应与吸附和降解对溶质运移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弥散尺度效应的增强,溶质穿透曲线分布范围越广,浓度峰值越小且达到浓度峰值所需的时间越短,浓度分布曲线也有类似的变化规律,但弥散尺度效应对浓度分布曲线中浓度峰的运移过程没有显著影响;当CDM的弥散度为SDM弥散度最大值的4/5时,CDM和SDM模拟的穿透曲线近似一致,但是这种近似的精确程度会随着SDM弥散度与距离比值的增大而有所降低;由于吸附和降解的存在,溶质在运移过程中会出现损耗和滞后的现象。为检验模型的适用性,本文还应用SDM和CDM模拟室内的径向弥散实验。结果表明,与CDM相比,SDM能更好地描述非均质介质中溶质径向运移过程。
高光耀冯绍元霍再林詹红兵黄冠华
关键词:LAPLACE变换半解析解
北京顺义地区典型农田土壤水分特征曲线测定与分析被引量:14
2010年
利用离心机测定北京顺义地区典型农田土壤的含水量及其对应负压值,采用van Genuchten(1980)模型进行了土壤水分特征曲线拟合。根据农田土壤物理特性参数测定的数据,比较了不同质地、不同种植条件、不同深度的土壤特征曲线的特征。结果表明,土壤质地及种植条件等对原状土的土壤水分特征曲线有显著影响。
张自军冯绍元唐泽军陆红娜
关键词: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土壤质地
冬小麦农田不同地下水位时土壤水—地下水转化试验研究
本文通过控制地下水位的蒸渗仪试验研究了不同灌溉水量及地下水位条件下土壤水与地下水转化规律,试验中设计3种灌溉制度(灌溉水量)及5种地下水位。研究结果表明,充分灌溉条件下,当地下水埋深小于2.5m时,灌溉水会产生明显深层渗...
霍再林冯绍元郑艳艳王雅慧
关键词:土壤水地下水冬小麦
文献传递
考虑弥散尺度效应的抽水井附近溶质运移模型及半解析解被引量:7
2010年
为考虑溶质径向运移的弥散尺度效应,将弥散度概化为径向距离的线性函数,并考虑溶质的吸附和降解,建立了抽水井附近溶质运移的简化模型(SDM,Scale-dependent Dispersion Model),通过Laplace变换和de Hoog数值反演方法求得SDM的半解析解,并采用混合拉普拉斯变换有限差分法验证了半解析解的正确性。通过SDM与弥散度为常数的溶质径向运移模型(CDM,Constant Dispersion Model)的比较,分析了弥散尺度效应对反应性溶质径向运移过程的影响,并利用渗流槽中的径向弥散实验资料检验模型的适用性。结果表明:随着弥散尺度效应的增强,抽水井处溶质穿透曲线分布范围越广,浓度峰值越小且达到浓度峰值所需的时间越短;当CDM的弥散度为SDM弥散度最大值的1/4时,CDM和SDM模拟的抽水井处穿透曲线近似一致;由于吸附和降解作用,溶质在运移过程中会出现消耗和滞后的现象;与CDM相比,SDM的模拟结果与径向弥散实验结果吻合更好,说明本文建立的考虑弥散尺度效应的简化模型可以用来模拟较大区域上溶质的径向运移过程。
冯绍元高光耀霍再林詹红兵
关键词:抽水井LAPLACE变换半解析解
灌溉水量和水质对土壤水盐分布及春玉米耗水的影响被引量:31
2010年
【目的】研究灌溉水量和水质对土壤水盐分布和春玉米耗水的影响。【方法】在石羊河中游,通过2007—2008两年的灌溉试验,对供试春玉米采取不同的水量和水质处理,测定土壤含水量和含盐量及玉米生长指标。【结果】灌溉水量对土壤含水量变化的影响在60—100cm土层较为明显,2008年9g·L-1处理和6g·L-1处理20—100cm土层平均含水量保持在25%以上;土壤含盐量随灌溉水矿化度的增大而增大,随灌溉水量的减少而降低;供水不足时,作物耗水量及土壤储水变化主要受水量的影响,供水充足时则主要受灌溉水质的影响;咸水灌溉条件下,一定的水分亏缺同样能够提高水分利用效率(WUE),但是当土壤含盐量超过一定水平时,WUE将随灌溉水矿化度的提高而显著降低;咸水灌溉使春玉米产量降低19.4%—57.9%,连续两年充分灌溉下矿化度为9g·L-1处理的产量仅为淡水的42%。【结论】咸水灌溉下,合理的降低灌溉水量有利于提高WUE,减少盐分积累,3g·L-1的水配合适当的淋洗可以作为后备灌溉水源。
蒋静冯绍元王永胜霍再林
关键词:土壤水分分布土壤盐分分布耗水量
神经网络与地下水流动数值模型在干旱内陆区地下水位变化分析中的应用被引量:21
2009年
建立了基于人工神经网络(ANN)和地下水流动数值模拟(FEFLOW)的考虑动态边界的干旱内陆区地下水位动态模型(ANN-FEFLOW),并对模型进行了评价。模型中将地下水位动态边界运用ANN表征为自然条件、人类活动等多个因子非线性影响作用的结果。运用ANN-FEFLOW模型对我国典型干旱内陆区石羊河流域民勤绿洲地下水位模拟结果表明,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ANN-FEFLOW模型在临近动态边界区域地下水位模拟精度明显高于FEFLOW模型。相对静态边界条件区域地下水模型,ANN-FEFLOW模型能较为真实的反应边界地下水动态对区域地下水的影响。
霍再林冯绍元康绍忠蒋静
关键词:人工神经网络FEFLOW地下水动态
咸水非充分灌溉对土壤水盐分布及玉米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8
2008年
通过不同矿化度的咸水灌溉春玉米试验,研究了石羊河流域中游咸水充分灌溉和非充分灌溉对土壤水盐分布及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含水量峰值均出现在灌溉期,充分灌溉变化幅度高于非充分灌溉;土壤含盐量随灌水矿化度的增大而增大,相同灌水矿化度下,非充分灌溉处理的土壤含盐量均较充分灌溉处理低;非充分灌溉处理土壤盐分累积层较充分灌溉处理上移;80~100cm土壤含水量和含盐量保持稳定,不受灌溉水量和水质的影响.与淡水充分灌溉相比,咸水灌溉下玉米产量降低约15~22;9g.L-1、6g.L-1、3g.L-1咸水非充分灌溉下玉米收获后1m土层平均土壤含盐量分别比充分灌溉降低8.1、12.4和18.4,而产量仅分别降低3.4、6.8和3.0.
蒋静冯绍元孙振华霍再林
关键词:咸水灌溉非充分灌溉土壤水盐分布春玉米产量
北京市大兴区典型土壤水分入渗规律田间试验研究被引量:23
2009年
对北京市大兴区3种典型土壤的水分入渗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试验研究。用双套环法田间现场测定了大兴区11个试验点的土壤水分入渗过程,运用经验模型对各试验点的入渗曲线进行拟合。结果表明:入渗过程达到稳定的时间由快到慢依次为壤质砂土、砂质壤土和粉砂壤土;初始含水率与入渗初始阶段的速率呈线性相关关系;土壤结构和干扰等条件基本一致的前提下,稳定入渗率由大到小依次为壤质砂土、砂质壤土和粉砂壤土;土壤质地大致相同的条件下,土壤容重越大,其稳定入渗率越小。总体上,Horton入渗模型在该研究区域适用性较好。
武敏冯绍元孙春燕霍再林
关键词:入渗土壤类型田间试验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