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GD10CXL05)
- 作品数:3 被引量:7H指数:2
- 相关作者:郭斯萍陈四光林蓉党彩萍更多>>
- 相关机构:广州大学扬州大学广州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一五”规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 试析中西方心理学体系结合的方法问题——兼论“中国心理学史”研究的困境与改革被引量:3
- 2011年
- 近30年前出版的中国心理学史教材,舍人文主义而取科学主义的心理学研究范式,形成了两种研究模式。一种以科学主义心理学的概念体系作为挖掘与整合的主要框架,使得中国古代心理学史的研究停留在外在逻辑水平。另一种是潘菽教授言传身行的科学性原则。潘菽避开了科学主义心理学的研究困境,认为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是否具有科学性,应该检验其是否合乎人的心理实际,是否有助于破解当代心理学的问题与提高心理学的科学性。中国心理学史的改革必须坚持潘菽教授的科学性原则,以开放的学科视角,兼容科学与人文范式,并蓄各种研究方法,才能发展出体现中国文化内在逻辑原则的心理学体系。
- 郭斯萍陈四光
- 关键词:中国心理学史心理学体系
- 无我之我:试论理学之伦理自我观
- 2012年
- 文化心理学的兴起说明文化是心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我是一个主导着心理活动各个方面的、可以集文化与个人于一体的概念,通过对文化与自我关系的研究,可以更深刻地理解文化对人的心理过程与行为的影响。在以理学伦理自我为代表的中国传统自我心理学体系中,中国人的自我具有伦理的、关系的、无我的特点。
- 郭斯萍陈四光党彩萍
- 关键词:西方文化文化心理学理学
- 中国人自我观理性分析——基于儒家伦理文化的视角被引量:4
- 2012年
- 自我是人格结构的核心,而人总是处于一定的文化背景中,研究自我的文化因素成为近年来自我问题研究的新动向。已往对自我的研究,大多放在个体主义文化和集体主义文化背景下进行考察,研究发现西方人属于独立性自我,中国人属于互倚性自我。然而,用集体主义文化来概括中华民族的文化特征,是有偏颇的,以此研究中国人的自我存在不全面性或偏差性。因此,本文从中国儒家传统伦理文化的视角,探索中国人自我观的特点。
- 郭斯萍林蓉
- 关键词:儒家文化社会关系自我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