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20062109)

作品数:3 被引量:12H指数:2
相关作者:吕淑霞夏杨张苏龙林英王瑄更多>>
相关机构:沈阳农业大学西安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沈阳市科技计划项目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篇生物学
  • 1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副溶血性
  • 2篇副溶血性弧菌
  • 1篇真菌
  • 1篇射线
  • 1篇石头
  • 1篇水土
  • 1篇水土保持
  • 1篇曲霉
  • 1篇株产
  • 1篇纤维素
  • 1篇纤维素酶
  • 1篇小流域
  • 1篇小流域综合治...
  • 1篇流域
  • 1篇流域综合治理
  • 1篇酶学性质
  • 1篇黑曲霉
  • 1篇Γ射线
  • 1篇PCR检测
  • 1篇RAPD分析

机构

  • 4篇沈阳农业大学
  • 1篇西安理工大学

作者

  • 3篇吕淑霞
  • 1篇冯江波
  • 1篇巩琼
  • 1篇李占斌
  • 1篇张良
  • 1篇马镝
  • 1篇王瑄
  • 1篇林英
  • 1篇祝儒刚
  • 1篇张喆
  • 1篇刘月苹
  • 1篇张苏龙
  • 1篇夏杨

传媒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生物技术
  • 1篇微生物学杂志
  • 1篇东北三省生物...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一株产纤维素酶真菌的筛选、鉴定及酶学性质初步研究被引量:9
2009年
经过初筛和复筛从土样中分离出1株高产纤维素酶真菌SNB9,经形态学和ITS序列分析,鉴定为黑曲霉(Aspergullus niger)。生长条件的测定显示该菌生长范围偏酸。发酵后纤维素酶的最适作用pH在4.0~5.0,最适作用温度在45~55℃。滤纸酶活为9.29U/mL,C1酶活为23.69U/mL,CMCase酶活为38.23U/mL,β-葡萄糖苷酶活为65.52U/mL。发酵液中除了纤维素酶,还发现有辅助酶,包括木聚糖酶、淀粉酶、果胶酶、蛋白酶。
张苏龙吕淑霞林英夏杨
关键词:纤维素酶黑曲霉
石头梁小流域综合治理效益分析被引量:3
2007年
石头梁小流域位于北票市娄家店乡北部,1998年被国家批准列入大凌河流域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区。对该流域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经济效益,蓄水保土效益,以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计算,结果表明该流域经过5年的治理,各种效益都比较突出,尤其是山杏经济林的营造,不仅使蓄水保土能力得到很大提高,同时也大幅度地提高了经济效益,更加快了山区人民脱贫致富的步伐。
巩琼王瑄李占斌
关键词:流域水土保持
γ射线对副溶血性弧菌辐射效应的PCR检测
2010年
目的:研究γ射线对副溶血性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的辐射效应。方法:采用0kGy^7.0kGy内不同剂量的60Co-γ对浓度为2.0×108CFU/mL的副溶血性弧菌进行辐射,通过菌落计数计算该菌的致死率与存活率,并采用菌液PCR和常规PCR间接检测DNA浓度研究其致死效应。结果:菌落计数表明,在0kGy^3.0kGy内,该菌致死率随辐射剂量增加而呈线性增长;3.0kGy以上可全部杀灭试验浓度的副溶血性弧菌。常规PCR和菌液PCR结果表明,PCR扩增条带亮度都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大而增强。常规PCR中,辐射剂量3.0kGy以上,电泳条带的亮度明显增加。结论:γ射线辐射剂量与存活副溶血性弧菌数、DNA的释放量都有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辐射致死的主要原因是由射线对菌体细胞膜造成损伤、DNA外流造成的。
吕淑霞刘月苹张喆张良祝儒刚
关键词:副溶血性弧菌
贝类海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的PCR分子检测及RAPD分析
副溶血弧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 ,Vp)是引起人类肠胃炎的革兰氏阴性、嗜盐病原菌, 广泛分布在河口、海水及沉积物、水产养殖区域,寄生在海洋生物中,是主要的食源性致病菌之一。
吕淑霞冯江波马镝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