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10351064001000000)
- 作品数:25 被引量:271H指数:12
- 相关作者:曹俊明黄燕华王国霞莫文艳赵红霞更多>>
- 相关机构: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动物科学研究所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华南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级星火计划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花鲈对6种饲料原料的表观消化率被引量:10
- 2014年
- 采用Y2O3作为外源指示剂,以70%基础饲料和30%待测饲料原料配制试验饲料,测定初始体质量为(23.30±0.32)g的花鲈对鱼粉(FM)、豆粕(SBM)、花生粕(PNM)、棉粕(CSM)、菜籽粕(RSM)和玉米DDGS干物质、粗蛋白、粗脂肪、总能、磷和氨基酸的表观消化率。结果表明,花鲈对6种饲料原料干物质的表观消化率在33.85%~75.08%,其中PNM、CSM、RSM和DDGS与FM相比分别显著降低(P〈0.05)。对粗蛋白的表观消化率为88.10%~94.55%,其中FM显著高于CSM(P〈0.05)。对粗脂肪的表观消化率超过75%,CSM与FM相比显著降低(P〈0.05),SBM和DDGS显著低于其他各种饲料原料(P〈0.05)。对磷的表观消化率为29.03%~87.39%,其中SBM显著高于其他各饲料原料(P〈0.05)。花鲈对FM总能的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其他各饲料原料(P〈0.05),对CSM总能的表观消化率与其他原料相比显著降低(P〈0.05)。花鲈对氨基酸的表观消化率范围为47.27%~98.90%,其中对SBM和PNM氨基酸的表观消化率与FM最为接近。结果表明,花鲈对PNM和SBM的干物质、粗蛋白、磷、总能和氨基酸的表观消化率与FM比较接近,可以作为饲料中替代FM的植物蛋白源。
- 付晶晶黄燕华曹俊明王国霞刘文生莫文艳陈晓瑛吴春玉
- 关键词:饲料原料Y2O3表观消化率
- 饲料中添加β-葡聚糖对黄颡鱼血清免疫、抗氧化指标及肾细胞因子的影响被引量:3
- 2015年
- 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β-葡聚糖对黄颡鱼幼鱼血清免疫、抗氧化指标及肾细胞因子的影响。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200、600和1 000 mg/kgβ-葡聚糖配制3种试验饲料。选取720尾初始体质量为(1.53±0.04)g的健康黄颡鱼幼鱼,随机分为7组,包括1个投喂基础饲料的对照组(G0)、3个连续投喂β-葡聚糖饲料的连续组(SG200、SG600和SG1000)及3个交替投喂β-葡聚糖饲料和基础饲料各7 d的间隔组(IG200、IG600和IG1000)。养殖42 d后测定血清免疫、抗氧化相关指标及肾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浓度。结果显示,与G0相比,各添加组溶菌酶活力均有所降低但差异不显著(P>0.05),IG200酸性磷酸酶和碱性磷酸酶活力分别显著降低(P<0.05)和显著升高(P<0.05)。G0抗超氧阴离子活力显著高于IG600(P<0.05),与其他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各组间一氧化氮合酶活力、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总抗氧化能力和丙二醛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除IG1000外,各添加组肾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与G0相比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果表明,试验条件下,饲料中添加一定水平的β-葡聚糖,不论采用连续或间隔投喂方式,均对黄颡鱼幼鱼血清免疫、抗氧化指标没有明显影响,但间隔投喂1 000 mg/kgβ-葡聚糖能显著升高肾细胞因子水平(P<0.05)。
- 李永娟黄燕华王卫民曹俊明王国霞赵红霞刘少昱邹青
- 关键词:Β-葡聚糖黄颡鱼免疫抗氧化
- 饲料中添加核苷酸对凡纳滨对虾幼虾生长、组织生化组成及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3
- 2011年
- 选用960尾初始体重为(0.43±0.01)g的凡纳滨对虾,随机分为8组,分别投喂基础饲料和7种添加核苷酸混合物(mix-NT)的试验饲料,5种核苷酸(5'-腺苷酸∶5'-胞苷酸∶5'-尿苷酸二钠∶5'-肌苷酸二钠∶5'-鸟苷酸二钠)按照质量比为1∶1∶1∶1∶1(W/W)混合,添加量分别为0.1、0.2、0.4、0.6、0.8、1.0和1.2 g/kg饲料,试验周期为5周。结果显示,当mix-NT添加量为0.4 g/kg饲料时,凡纳滨对虾的增重率(WGR)、特定生长率(SGR)和摄食量(FI)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饲料系数(FCR)比对照组降低5.5%(P>0.05)。0.6和1.0 g/kgmix-NT添加组的蛋白质沉积率(PDR)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对虾存活率(SR)和肝胰指数(HSI)均不同程度的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饲料中添加mix-NT对全虾粗脂肪、灰分含量的影响显著(P<0.05),各mix-NT添加组的全虾干物质和粗蛋白含量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肝胰腺RNA含量和总蛋白(TP)含量均随饲料中mix-NT添加量的增加而升高,其中0.2~1.0 g/kg组的肝胰腺RN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TP含量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各mix-NT添加组的肠道TP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0.4和0.6 g/kg组的肠道RNA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外源mix-NT显著降低血清尿酸(UA)含量(P<0.05),但对TP、谷丙转氨酶(GPT)、高密度脂蛋白(HDL)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当mix-NT添加量为1.2 g/kg饲料时,血清中谷草转氨酶(GOt)活性显著性升高(P<0.05)。鳃和肌肉酚氧化酶(PO)活性均在0.4 g/kg组达到最大,其中0.1~0.6 g/kg组的鳃PO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各组肌肉PO活性无显著差异(P>0.05)。凡纳滨对虾肝胰腺和血清中溶菌酶(LZM)活性随饲料中mix-NT添加量的增加而显著升高(P<0.05)。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5种核苷酸混合物能显著提高凡纳滨对虾幼虾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摄食量、蛋白质沉积率、全虾粗
- 曹俊明许丹丹黄燕华蓝汉冰陈冰赵红霞蒋卫亮陈晓瑛
- 关键词:凡纳滨对虾核苷酸血清生化指标非特异性免疫
- 5种植物蛋白源替代鱼粉对花鲈养殖水体水质的影响
- 通过14d室内水族箱养殖试验,探讨5种植物蛋白源替代鱼粉对花鲈(Lateolabrax japonicus)养殖水体pH及总磷(TP)、氨氮(TAN)和亚硝态氮(NO2--N)含量的影响.试验选用240尾初始体重为(44...
- 黄燕华付晶晶曹俊明王国霞莫文艳陈晓瑛
- 关键词:植物蛋白源总磷亚硝态氮
- 家蝇抗菌肽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为探讨抗菌肽对凡纳滨对虾(Juvenile Litopenaeus vannamei)生长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用648尾初始体质量为(2.81±0.02)g的凡纳滨对虾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分别投喂添...
- 李林孙育平陈冰黄燕华王国霞曹俊明
- 关键词:凡纳滨对虾家蝇幼虫抗菌肽血清生化指标
- 家蝇抗菌肽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为探讨抗菌肽对凡纳滨对虾(Juvenile Litopenaeus vannamei)生长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用648尾初始体质量为(2.81±0.02)g的凡纳滨对虾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分别投喂添加0、20...
- 李林孙育平陈冰黄燕华王国霞曹俊明
- 关键词:凡纳滨对虾家蝇幼虫抗菌肽血清生化指标
- 5种乳酸菌对奥尼罗非鱼生长、血清生化指标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 为研究饲料中添加不同乳酸菌制剂对罗非鱼生长、体成分、血清指标和肠道菌群的影响,试验选用体质量约为3.49g的罗非鱼,分别投喂基础饲料(对照组G0)和添加相同水平嗜酸乳杆菌、植物乳杆菌、戊糖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粪肠球菌的...
- 周晓波黄燕华曹俊明邝哲师王国霞黄文庆刘小玲
- 关键词:奥尼罗非鱼乳酸菌体成分生化指标肠道菌群
- β-葡聚糖对花鲈免疫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被引量:15
- 2015年
- 通过室内循环水养殖试验和氨氮急性应激试验,研究了饲料中添加β-葡聚糖对花鲈免疫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选用体质量为(8.35±0.17)g的花鲈720尾,随机分成6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鱼,分别投喂基础饲料和添加200、400、600、800、1000mg/kgβ-葡聚糖的试验饲料。6周生长试验结束后,对花鲈进行非离子氨质量浓度为3.29mg/L的氨氮应激试验,持续时间为96h。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400-800mg/kg组免疫球蛋白M含量显著升高(P〈0.05),各添加组补体3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00-800mg/kg组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400mg/kg组血清酸性磷酸酶活性、200-600mg/kg组血清一氧化氮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其他添加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400mg/kg组血清总抗氧化能力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400-800mg/kg组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P〈0.05)。各组血清过氧化氢酶活性差异不显著(P〉0.05)。应激后,200-600mg/kg组碱性磷酸酶活性、400mg/kg组和600mg/kg组酸性磷酸酶活性、400mg/kg组总抗氧化能力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400mg/kg组和600mg/kg组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试验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适量β-葡聚糖能提高花鲈的免疫和抗氧化水平。
- 曹俊明吴春玉黄燕华王国霞赵红霞莫文艳齐飞伏枥龙
- 关键词:Β-葡聚糖免疫抗氧化
- 硒源对凡纳滨对虾生长、体组成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被引量:12
- 2016年
- 水温(29.0±1.3)℃,将初始体质量(0.41±0.01)g的凡纳滨对虾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饲养在室内循环水养殖系统中,投喂基础饲料(对照组)及在此饲料中分别添加硒含量相等(0.30mg/kg)的亚硒酸钠、酵母硒和蛋氨酸硒的4种饲料,养殖56d,比较了不同硒源对凡纳滨对虾生长、体组成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蛋氨酸硒组对虾的生长性能显著高于对照组和亚硒酸钠组(P<0.05)。外源硒可显著影响对虾体蛋白和脂肪含量(P<0.05),蛋氨酸硒组对虾机体营养成分显著优于其他组(P<0.05)。添加外源硒组对虾的血清总抗氧化能力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蛋氨酸硒组对虾血清丙二醛含量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由此得出,饲料添加0.3mg/kg的硒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凡纳滨对虾的生长和抗氧化能力,蛋氨酸硒优于酵母硒和亚硒酸钠。
- 李小霞陈锋潘庆王玲冯田甘炼付京花曹俊明
- 关键词:凡纳滨对虾硒抗氧化能力
- 五种植物蛋白源替代鱼粉对花鲈血清生化指标、转氨酶活性及抗氧化应激参数的影响被引量:5
- 2015年
- 选用480尾体重为(9.69±0.15)g的花鲈(Lateolabrax japonicus)随机分成6组,分别投喂含40%鱼粉的基础饲料(鱼粉组)和用23.30%豆粕、22.40%花生粕、23.82%棉粕、27.77%菜子粕、38.98%玉米DDGS蛋白替代16%鱼粉的5种替代饲料(替代组),饲养28 d后测定血清生化指标、转氨酶活性和抗氧化应激参数。结果表明,各替代组血清中血糖(GLU)、尿素氮(UN)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与鱼粉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DDGS组血清总蛋白(TP)含量显著低于鱼粉组(P<0.05),血清胆固醇(CHO)和甘油三酯(TG)含量显著高于豆粕、花生粕、棉粕和菜子粕组(P<0.05)。与鱼粉组相比,各替代组血清谷草转氨酶(AST)活性无显著性差异(P>0.05),花生粕、棉粕、菜子粕和DDGS组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活性显著降低(P<0.05)。各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无显著性差异(P>0.05),菜子粕和DDGS组血清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低于鱼粉组(P<0.05),菜子粕组血清羟自由基和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高于鱼粉组(P<0.05)。当蛋白替代16%鱼粉时,豆粕对花鲈血清生化指标、转氨酶活性及抗氧化参数的影响最小,是替代鱼粉的适宜植物蛋白源。
- 付晶晶黄燕华曹俊明王国霞莫文艳陈晓瑛黄文庆
- 关键词:植物蛋白源血清生化指标抗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