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8BAI58B02)

作品数:4 被引量:26H指数:3
相关作者:范志红史海燕魏嘉颐于健春康维明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协和医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2篇豆浆
  • 2篇营养
  • 2篇体力活动水平
  • 2篇绝经
  • 2篇绝经后
  • 2篇绝经后妇女
  • 2篇抗营养
  • 2篇抗营养因子
  • 2篇骨矿
  • 2篇骨矿物
  • 2篇骨矿物含量
  • 2篇骨密度
  • 2篇妇女
  • 1篇炎性
  • 1篇炎性因子
  • 1篇胰蛋白酶抑制...
  • 1篇皂苷
  • 1篇植酸
  • 1篇铁调素
  • 1篇贫血

机构

  • 2篇中山大学
  • 2篇中国农业大学
  • 2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北京协和医院

作者

  • 2篇范志红
  • 2篇钟微
  • 1篇马志强
  • 1篇杨晓光
  • 1篇葛军娜
  • 1篇康维明
  • 1篇陈裕明
  • 1篇苏宜香
  • 1篇于健春
  • 1篇李静静
  • 1篇黄振武
  • 1篇朱晓倩
  • 1篇魏嘉颐
  • 1篇史海燕

传媒

  • 1篇卫生研究
  • 1篇中国食物与营...
  • 1篇食品科学
  • 1篇协和医学杂志

年份

  • 3篇2012
  • 2篇201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肿瘤相关性贫血被引量:10
2011年
肿瘤相关性贫血指因为肿瘤或放化疗引起的红细胞数量减少或血红蛋白低下[1]。早在19世纪人们就认识到肿瘤相关性贫血[2],但直到最近15年其病理生理学机制才逐渐清晰。
葛军娜于健春康维明马志强
关键词:炎性因子肿瘤相关性贫血铁调素
不同预处理对家庭制豆浆抗营养因子含量的影响被引量:10
2011年
目的:研究不同预处理对家庭制豆浆中抗营养因子含量的影响。方法:对大豆在室温和冷藏条件浸泡、干炒及发芽2d处理后制成豆浆,以与干豆制浆为对照,比较其单宁、植酸、皂苷和胰蛋白酶抑制剂的保存率。结果:发芽处理豆浆组分的单宁、植酸、皂苷、胰蛋白酶抑制剂的保存率分别为31.83%、27.28%,20.19%、12.89%;室温浸泡处理12h分别为34.56%、43.72%、32.10%和9.91%;干炒处理消除抗营养因子的效率不及发芽和浸泡处理,但与干豆制浆处理差异显著,各抗营养因子的保存率分别为64.05%、54.59%、28.78%、10.88%。结论:与干豆制浆相比,各处理均显著降低了豆浆中抗营养因素的保存率。其中发芽处理对于降低单宁和植酸的效果最显著,12h浸泡处理对降低胰蛋白酶抑制剂最为有效。
史海燕范志红魏嘉颐
关键词:豆浆抗营养因子植酸皂苷胰蛋白酶抑制剂
绝经后妇女体力活动水平与骨密度的关系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检验绝经后妇女体力活动(PA)总量及不同强度PA与骨密度(BMD)和骨盐含量(BMC)的关联。方法从广州市社区招募315名50~70岁停经妇女。通过面对面访问调查其日常PA情况及一般情况和膳食情况等相关协变量。采用双能X-光骨密度仪检测全身、腰椎(L1-L4)及左侧股骨(总股骨、股骨颈、大粗隆、股骨干和Wards区)的BMD和BMC。结果以PA能量代谢当量(MET值)进行三等分位法分组,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总体上各部位BMD和BMC随PA总量增加而呈增高的趋势。PA总量低、中、高水平组全身BMD的均值(SE)分别为(1.045±0.008),(1.043±0.008),(1.068±0.008)g/cm2,高PA组显著高于低和中PA组(P=0.049和0.028)。其他部位BMD在三组间无统计学差异意义(P>0.05)。高PA组总股骨、股骨颈、股骨干和Wards区的BMC显著高于低PA组(P=0.004~0.042)。不同强度PA对BMD影响不同,低强度PA越少、中等强度PA越多以及适量的高强度PA均增加BMD。结论较高的PA水平,尤其是增加中等强度和适量的高强度PA更有利于绝经后妇女的骨质健康。
钟微李静静黄振武杨晓光苏宜香陈裕明
关键词:骨密度骨矿物含量绝经后妇女
绝经后妇女体力活动水平与骨密度的关系
目的检验绝经后妇女体力活动(PA)总量及不同强度PA与骨密度(BMD)和骨盐含量(BMC)的关联。方法从广州市社区招募315名50~70岁停经妇女。通过面对面访问调查其日常PA情况及一般情况和膳食情况等相关协变量。采用双...
钟微李静静黄振武杨晓光苏宜香陈裕明
关键词:骨密度骨矿物含量绝经后妇女
文献传递
不同预处理方法对豆浆中抗营养因子的影响被引量:7
2012年
豆类中除营养成分外也含有多种抗营养因子,制作豆浆时不同预处理方法可能影响到豆浆中抗营养因子的残留量。本文就浸泡、萌发和去皮3种不同预处理方法对豆浆中胰蛋白酶抑制剂、植酸、单宁等抗营养成分的影响进行综述。与干豆制浆相比,浸泡和萌发处理均可降低所制豆浆中抗营养因子的含量,其中萌发大豆处理去除抗营养因子的效果最佳。
朱晓倩许钰麒范志红
关键词:豆浆抗营养因子浸泡萌发去皮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