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地震科技星火计划项目(XH12001)

作品数:8 被引量:23H指数:3
相关作者:武安绪李腊月武敏捷邢成起韩孔艳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市地震局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地震科技星火计划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震局震情跟踪合同制定向工作任务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天文地球

主题

  • 5篇地震
  • 4篇首都圈
  • 2篇地震前
  • 2篇电磁卫星
  • 2篇震前
  • 2篇图像
  • 2篇钻孔应变
  • 1篇倒谱
  • 1篇地壳
  • 1篇地壳形变
  • 1篇地震波
  • 1篇地震波形
  • 1篇地震波形数据
  • 1篇地震活动
  • 1篇地震前兆
  • 1篇地震前兆异常
  • 1篇地震台
  • 1篇地震台网
  • 1篇地震学
  • 1篇地震学研究

机构

  • 12篇北京市地震局
  • 3篇中国地震局地...

作者

  • 12篇武安绪
  • 5篇武敏捷
  • 5篇李腊月
  • 3篇林向东
  • 3篇李红
  • 3篇岳晓媛
  • 2篇邢成起
  • 2篇徐平
  • 1篇董鸿燕
  • 1篇辛雪侠
  • 1篇冯刚
  • 1篇王丽红
  • 1篇韩孔艳
  • 1篇胡乐银

传媒

  • 4篇国际地震动态
  • 3篇中国地震
  • 1篇地震

年份

  • 5篇2015
  • 1篇2013
  • 6篇2012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西水准时空图像动态演化特征研究
2015年
地震的孕育和发生是地壳内应力-应变能量的逐渐积累和快速释放过程,必然导致地壳内部和外表的形状变化。因此,地壳形变与地震之间应存在某种联系。观测结果表明,地震容易发生在形变高梯度带上,这种地区通常又是地壳构造比较脆弱的地段。
武安绪
关键词:地壳形变图像应力-应变
2012年河北唐山M_S4.8地震前首都圈东部视应力时空变化特征被引量:7
2015年
本文采用近震源Brune模式,采用国家数字测震台网数据备份中心提供的地震波形资料,测定了2011年1月至2012年5月期间首都圈东部85次ML≥2.0地震的视应力,分析了2012年4月28日河北唐山MS4.8地震前动力学参数的时空变化特征,并讨论了震源参数的标度关系。结果如下:1视应力时序变化显示,唐山MS4.8地震前首都圈东部视应力出现了明显的升高变化过程;2视应力空间分布显示,唐山MS4.8地震前,首都圈东部视应力在震源区出现了相对高值集中区。
岳晓媛武安绪冯刚武敏捷李红
数字地震波形分析与地震学研究应用软件
<正>地震学在地震预测、台网建设、工程建设、事件识别等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数字地震波形分析也是这些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1~2]。随着数字测震台网的不断建设和系统改造,资料的不断积累和丰富,带来数字地震波...
武安绪徐平林向东武敏捷岳晓媛李腊月李红
首都圈地区震源机制解综合研究被引量:4
2012年
对首都圈地区2002年1月~2010年6月619个ML≥2.0地震的震源机制解的基本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并且依据区域构造特征将首都圈划分为3个区域,用聚类统计方法中的最长距离法对各分区的机制解进行了聚类分析,研究了各分区的构造应力张量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首都圈地区震源机制解P轴方位的优势分布为NNE-NEE向,T轴方位的优势分布为NNW-NWW向,绝大多数地震震源处的应力场以水平作用为主,破裂以水平走滑为主。首都圈西部最大主压应力方位为NE75°,中部最大主压应力方位为NE62°,东部最大主压应力方位近EW向,区域构造应力场以水平向挤压为主要特征。
武敏捷武安绪徐平林向东董鸿燕辛雪侠李腊月
关键词:震源机制解系统聚类应力张量首都圈
数字地震波形分析软件的研制及其应用
2015年
随着地震台网的持续建设,观测资料的不断丰富,面临资料的快速处理与台网成果的及时产出。为了更快更好完成此类工作,无疑需要方便快捷的地震波形分析工具,有效挖掘海量地震波形数据,开展地震研究,提炼预报信息。为此,结合地震学研究、监测预报应用,研制了《数字地震波形分析软件》。
武安绪
关键词:数字地震波形分析地震波形数据地震台网
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综合分析首都圈跨断层形变资料被引量:10
2013年
基于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大同6.1、张北6.2和文安5.1级地震前后首都圈地区的跨断层形变资料进行了综合分析,计算了断层垂直形变速率及其各个主成分和能够反映断层总体活动水平的综合指标W。结果表明,主成分分析方法能够最大限度地保留原始信息,去除相关干扰信息,有助于对前兆资料的分析研究;综合指标W可以较好地反映前兆资料的异常变化,能够代表一个地区前兆观测资料的总体映震水平;首都圈跨断层流动形变资料对大同6.1、张北6.2、文安5.1级地震都有较好的映震能力,从中可以捕捉到中强地震孕育、发展、发生过程中的前兆异常信息。
李腊月邢成起武安绪韩孔艳王丽红
关键词:首都圈主成分分析映震能力
钻孔应变仪方位角的定向反演
2015年
日月引潮力在地球内部产生的周期性变化的应变场叫做固体地球的应变固体潮,其观测结果能反映地球介质的某些弹性性质(如勒夫数等),也能反映区域应力场的变化引起的局部地壳弹性参数的变化。理论研究表明,大地震前伴随扩容过程出现明显的应变固体潮变化。因此,应变固体潮的研究引起了许多大地测量、地球物理和地震预报工作者的极大关注。
武安绪
关键词:钻孔应变仪方位角应变固体潮反演日月引潮力固体地球
钻孔应变时间序列的群子统计与定量模拟
群子统计是一类有别于传统的统计理论,对于任何独立系统中存在两种以上成份的统计是适合的,具有一定的物理意义,在化工材料研究中己获得实际应用。本文把该理论应用到地震前兆时间序列分析中,以钻孔应变观测资料为例,通过群子统计方程...
武安绪
关键词:钻孔应变时间序列
文献传递
首都圈断层活动及其与地震关系探讨被引量:3
2012年
对首都圈地区10处跨断层流动观测场地40多年来的观测资料进行了系统研究,计算了断层水平扭错量、水平张压量和垂直升降量。结合首都圈地区地质构造特征和该区1970年以来的区域地震活动特征,分析了首都圈地区现今断层活动特征及其与地震的关系。结果表明,首都圈地区断层活动较复杂,目前总体活动水平与往期相比并不高,大多数断层左旋活动增强,右旋活动相对减弱;张性活动也有逐渐增强的趋势;断层垂直活动量小于水平活动量,地壳运动仍以水平运动为主;断层活动与地震活动存在一定的关系,强震前断层活动明显增强,并具有一定的异常特征。
李腊月邢成起武安绪胡乐银武敏捷
关键词:首都圈断层活动地震活动
震前电离层异常图像识别
2015年
地震电离层异常的发现源于Barnes对美国阿拉斯加地震的研究,研究表明电离层扰动与地震存在一定的关联。利用电磁卫星观测记录识别中强地震前兆异常,近几年已取得了重大进展。其中,时空背景场的分析与短临异常的提取是涉及到的最关键的问题。PI方法(Pattern Informatics Method,PI)最初是根据地震活动研究提出的。通过对该算法在空间归一化、阀值形式、累积方式、空间概率上进行一定改进,形成MPI方法,且用到卫星资料背景消除和异常分析中。
武安绪
关键词:地震前兆异常电离层异常图像识别电离层扰动电磁卫星
共2页<12>
聚类工具0